“科普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工作,更注重的是实际效果,与论文并没有十分必然的联系。将科普人员从论文中解放出来,可以让他们一门心思做好科普工作,以实际成果来衡量自己的工作业绩。”
北京市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网上申报工作前几天刚刚结束。在此之前,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和北京市科协联合公布了《北京市图书资料系列(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这意味着,北京市的科普工作者们可以评职称了。而不“唯论文”、多标准是此次职称评审工作的亮点之一。
所谓科普,就是指利用各种媒介平台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科普的涉及面非常广,各行各业都需要。
而论文,通常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一种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工具。
从上述两个情况来看,科普与论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也要看到,他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科普更多的是面向大众,论文更多的是面向专业领域。
我们都知道,科普并不强调在某个专业多么“专”,更注重的是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科普工作不仅与科学知识体系密切相关,还与教育、心理、传播、表演等相关知识都有关联。要成为优秀的科普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传播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动员能力、演说能力等。因此,科普工作者评职称不“唯论文”、多标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顶尖的科研人才不一定是顶尖的科普人才,反之亦然。科普工作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工作,更注重的是实际效果,与论文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将科普工作者从论文中解放出来,可以让他们一门心思做好科普工作,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以实际成果来衡量自己的工作业绩。这才是符合科普工作实际需求的评价标准。
破除“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估方式,除了对于科普工作有益外,对于其他专业技术领域同样有借鉴意义。一直以来,很多领域的评价标准都依赖论文,让大家围着论文转,把本来应有的阵地都丢弃了,甚至让很多人迷失了方向。
笔者并不反对将论文作为职称的评审标准,很多领域的论文确实是衡量科研水平、知识层次的重要标准,是展示科研成果的舞台,其重要性无法取代。但是也要看到,对一些领域来说,论文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特别是对一些实用性很强的领域来说,不应该“唯论文是举”,论文可以作为加分项,但不能作为必选项,成为大家心中的“紧箍咒”。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领域从业者会加入评职称的行列,我们不能再仅仅以传统的标准来衡量,应该一事一议、一行一策,制定该行业的评判标准,让职称评选更科学、更有现实意义。(龙跃梅)
论文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环境保护领域,图像识别技术可以通过对环境问题的监测和分析,为环保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旨在探讨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相关工作
目前,图像识别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为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本研究认为,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更好地处理大规模数据,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更有效的环境保护。
三、方法
本研究采用深度学习技术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对环境问题进行图像识别。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图片,并对这些图片进行了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在模型训练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大量的环境问题数据集,并采用了优化算法和超参数调整等技术来提高模型的性能。
四、实验
我们进行了多次实验,测试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技术在环境问题图像识别中具有较好的表现。同时,我们也发现,模型对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能够有效地识别不同环境问题。
五、结果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有效地应用于环境问题图像识别;模型对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优化算法和超参数调整等技术可以提高模型的性能。此外,我们还发现,深度学习技术可以与其他环保技术相结合,形成更有效的环保解决方案。
六、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表明,深度学习技术在环境问题图像识别中具有较好的表现和应用前景。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数据集的规模和类型可能对模型性能产生影响;此外,深度学习技术可能受到硬件和软件环境的限制。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进一步扩大数据集的规模和类型;二是探索深度学习与其他环保技术的融合;三是研究如何优化硬件和软件环境以适应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探讨深度学习在环境问题图像识别中的应用,得出了相关结论。该研究对于推动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我们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研究者能够关注这一领域,共同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七、参考文献
[1] 张三. 深度学习研究与应用进展[J]. 计算机科学, 2020, 47(3): 1-6.
[2] 李四.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研究[J]. 信息技术, 2020, 44(2): 6-9.
[3] 王五. 环境问题及其治理策略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1, 44(3): 45-50.
相关问答
职称评审对论文的要求:一要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这就需要申报者提前准备。二是申报者必须是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就不行,在职称评审的时候。第三必须是申报者...
职称参评评价分数的硬性规定:(1)所有论文应为任现职以来所撰写并发表或交流的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包括著作、译文、译著),以证书及原文为准。(2)论文(著作)及...
“大语文世界”的观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你都知道了原因,从原因着手解决就是了。按照文件要求提供符合要求的论文是解决你的问题的最好的办法。针对论...
职称论文评审其实不用太紧张,一定要把握好重点!!这里先讲一下中级:首先结合自己的工作项目去写,这点很重要,不要写成小节或者项目介绍,做到与毕业论文格...
中级职称评审是不能作为鉴定论文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是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具体的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技术职称从申请,审...
中级职称评定论文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研究内容:论文应紧密围绕申报职称的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意义。2.研究方法:论文应采用科...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论文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论文必须是本专业的。论文内容必须与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专业技术职称系列相同。第二,论文必须有...
2021年职称评审教学改革填写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在职称评审中,教学改革部分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填...
没有具体的条件,要看单位的实际情况。因为,根据职称评定有关规定,无论评中职还是高职,对论文的数量、刊物级别都没有明确规定。实际评审时要根据当年参评人员...
1、中级职称评定论文要求如下:(1)论文要求选题新颖、内容健康、观点鲜明、资料真实,具有较强说服力和实用性。(2)本刊投稿请一律用电子稿件必须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