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也是当今社会的热点,向来不避讳热点,高考如果考到了谣言,怎么写呢?
先来看《创新作文》上的这篇范文
谣言止于智者
“ 所以暂时将你眼睛闭了起来,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耳边伴着轻松悦耳的旋律,我却心生困惑。若是我们都闭上了自己的双眼,仅仅凭借耳听这个世界会如何?我们在黑暗迷茫的世界中又会如何?
闭上你的眼看不到是是非非?凭借你的耳,可辨孰对孰错?面对2020年十大谣言,各种貌似新奇却又不乏荒谬的谣言和流言,以及众多收智商税的声音,多少人最初选择了听信亲信,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面对繁杂的流言如何保持初心不被外界所迷惑,如何能让这些流言、谣言止传于我,就显得尤为重要。(前两段引现实,提出要阻止谣言)
智者用而定心,用心寻向。
我们这一代不少人都曾看过电影——《悲伤逆流成河》故事的主人公易遥,便是被流言和谣言击垮的人。她曾经拥有的美好,对生活的念想,被流言和谣言一点一点夺去,最终导致生命归于虚无。他被错误的荒诞至极的谣言所污蔑,被毫无关系的罪名压到了谷底。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是流言和谣言吗?不,是人心。辱人之话,起初并未激起大波澜,但当话语被人传播,成为流言和谣言,成为罪名,那便足以将一个人活活逼死。(此段是举例说谣言的弊端,并无承上段。)
有的人呢,被蒙住了双眼,也被蒙住了心中仅存的那一丝善意,一抹理性。他们是智者,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头脑,他们相信凭耳朵听到的事实,却不曾用他们的头脑去思考一下,辨别一下,逐渐地他们从旁观者成为施暴者,那些流言和谣言则变成了真理。(这段说谣言得以传播的原因。)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一片片稀碎的雪花堆积成山,崩塌一瞬,正值花季的少女,奔向大海,奔向救赎,逃离了这个偌大却又拥挤容千万人,却又容不下她一人的“正义的天堂”。(这段说谣言的弊端)
人物存在于电影之中,而我们却又真切地知道艺术源于生活。而这样的故事也绝非孤例。校园暴力,网络暴力近年来频频发生,键盘侠们以传播谣言辱骂他们为荣,认为自己为社会除暴安良是正义的化身。(有哪些谣言的例子)
何其可悲?
谣言止于智者,恰如《逍遥游》中“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处于一个信息高速发展,人人皆有言论自由的时代,我们不要被天花乱坠的“真理”蒙住了双眼,不迷信、不盲从、追随真相的诡计,做智者,做谣言的终结者,在万变寻行不变,唯有蒙眼不蒙耳,不蒙心,理性思考,笃信真相,方明辨是非如此。谣言不攻自破,人心亦得以安宁。(这段说如何阻止谣言)
这篇作文开头一般,结尾可以。中间举到《悲伤逆流成河》的例子不够恰当。因为写作议论文最好不要举影视剧中的例子,议论文需要论据确凿,虽然文艺作品源于现实,但毕竟被加工过,更何况对一部文艺作品,大家也是褒贬不一。
这篇作文最大的问题是结构不清晰。见上面的括号内的分析。可是《创新作文》上一片叫好,所以才写作下面这篇范文,给学生一定要最好的。
下面对这篇范文进行改进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来写作。
首先写谣言是什么
再次分析谣言的危害
最后如何止住谣言
谣言至于智者
这是最好的时代,打开手机,方寸之间,便知天下事;这是最坏的时代,网络信息真假难辨,一不小心就被谣言渐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出自狄更斯《双城记》可以应用在很多地方。)
远的谣言不说,只说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冠病毒,国产食盐成分有毒,乙肝会遗传,这些谣言就使得多少人中枪。谣言虽假,但却传播迅速。谣言如病毒一样侵害社会肌体,可谣言不会自行消失,只能止于智者。(提出谣言的现状,引出中心)
谣言本假,为何传播迅速?谣言起于谋者,传于愚者。编造谣言,要么是谋私利,要么是打击报复,要么是发泄不满,总之动机不正。更可笑的是,总是有一群愚者,被这些动机不纯者利用。他们加入传谣的大军,并乐此不疲。(谣言得以传播的原因)
大力打击谣言,迫在眉睫。因为谣言有百害而无一利,因为谣言很难肃清。谣言轻则可以乱人心绪,重则可以毁人心志,甚至动摇社会的安定。信息社会,谣言传播的速度就如原子分裂,一个谣言,瞬间可以传遍大江南北。在传播谣言的过程中,少不了键盘侠们的身影。键盘侠们以传播谣言、辱骂他们为荣,认为自己为社会除暴安良是正义的化身,殊不知,这造成了校园暴力,网络暴力近年来频频发生。何其可悲。(谣言的危害)
谣言止于智者。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智者?首先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唐太宗能听逆耳之言,明观天下,终创盛世。再次,事不目见耳闻,而断其有无,可乎?妻子、小妾、客人都夸邹忌比徐公美,可邹忌见到徐公后,方知妻子之言怀偏爱,小妾之言怀敬畏,客人之言怀欲求。最后对于谣言要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怀疑过后,要等有充分的证据后再反驳,无知的指责只会让谣言更增气焰。(如何阻止谣言的传播)
谣言止于智者,智者用耳定心,用心寻向。
谣言止于智者,恰如《逍遥游》中“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处于一个信息高速发展,人人皆有言论自由的时代,我们不要被天花乱坠的“真理”蒙住了双眼,不迷信、不盲从、追随真相的诡计,做智者,做谣言的终结者,在万变寻行不变,唯有蒙眼不蒙耳,不蒙心,理性思考,笃信真相,方明辨是非如此。谣言不攻自破,人心亦得以安宁。(呼应开头、深化中心)
后记:阅读了大量的高考作文书籍,有的作品令人拍案击绝,有的乏善可陈。如果实在找不到好的范文,我会把它改好,送给我的学生们,也送给学子们。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怎么找问题,怎么改,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半月谈评论员 张漫子
2月19日,有媒体报道,粉发女孩因不堪网暴自杀。这一新闻再次刺痛公众神经。半年前,23岁的杭州女孩郑灵华,因染粉色头发、带着硕士录取通知书去看望久病在床的爷爷,而遭遇大规模网暴。“陪酒女”“老少恋”“炒作爷爷”“吃人血馒头”等耸人听闻的“罪名”向她袭来,让这位原本元气满满的少女在与抑郁症抗争多日后,以自杀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此类惨剧并非首次发生。前些天,因开拖拉机自驾去西藏走红的“管管”也因网暴服农药自杀;去年,被网民谩骂“快去死”的寻亲男孩刘学州也因不堪网暴,留下遗书后离开人世。这些悲剧中的年轻人,和我们一样都是网络世界的普通人,却因网暴而猝然离世,他们的死警醒社会:网暴就是作恶。
恶言,有时比利刃还要锋利。在网络空间,一条无中生有的信息、一句看似没那么要紧的玩笑、一次轻如鸿毛的跟帖,一旦经过网络的“放大器”,就可能在短时间内掀起骇浪。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开放性、群体性,一些只言片语或视频片段情绪先行,冲击力极强的画面配上颠倒黑白的文字,再经键盘侠们别有用心的煽动,失去判断力的网民被带进谣言的漩涡,恶语如同一把把尖刀,将当事人刺入无底的深渊。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我们无法想象这位花样女孩在生命最后的日子如何捱过无尽的煎熬与折磨。别再责难受害人的“软弱”了!网暴对当事人的伤害之深往往是局外人难以体会的。面对爆炸式袭来的、针对个人的有害的海量信息,一个普通人很难承受那种铺天盖地的压力。
真正需要反思的是,如何遏制层出不穷、防不胜防的网暴?
遏制网暴,须让网暴者付出法律的代价。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当道德约束不了恶行时,法律必须长出牙齿,对网暴者重拳出击。当前,针对网暴的立法和执法都要加强,只有藏匿于网络的网暴者被“揪”出来,曝光于现实,付出代价,才能使其收敛,望而却步。
遏制网暴,要防患于未然。我们必须看到,网暴受害者在事后诉诸法律渠道维权,收集证据、起诉肇事者、等待判决的过程十分漫长,维权成本十分高昂,绝望之中的他们往往等不及正义到来就已濒临崩溃。
遏制网暴,关键在于第一时间斩断传播链,为受害者筑起保护墙,将网暴的苗头及时扑灭。当网暴发生时,处于“第一现场”的平台须履行主体责任,通过算法识别、人工接诉等机制快速鉴定网暴言论,及时予以删帖、封禁账号等处罚。而作为旁观者的网民,此时不能做“乌合之众”,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数”,必须挺身而出对网暴说“不”,捍卫每一个无辜受伤的人。只有当正义之声压倒恶言恶语,受害者才能感受到温暖的支持,消除无力感、孤独感,从而才会有坚强面对的可能。
我们必须用行动告诉网暴受害者:正义永远与你同在!
来源: 半月谈
相关问答
正值抗击疫情期间,这次全中国都团结一心迎接着春天的到来。疫情作文,目前应当是中小学生写作的一个着重点,孩子们也非常积极投入到对疫情的关注、对逆行者的歌...
[最佳回答]我拥有我快乐“嘿,”“膘姐,这个月又胖了,恭喜哦!”“肥肥,精神不错嘛!”………面对着这些挖苦似的玩笑话,我只有佯装笑颜.然而在干涩的表情下,隐...
[最佳回答]光阴似剪,日月如梭,一转眼,一个学期的时光就这样逝去了,也不容你有些留恋,回想往事,心中有一些感慨,在这些年中,我付出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收获与...
[最佳回答]名人事例:1.明朝时的谈迁,读了不少明代史书,觉得其中错漏甚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在此后的26年中,他忘饥废...
[最佳回答]世间有许多微笑,有蒙娜丽莎那动人的微笑;有父母那亲切的微笑;有同学那纯真的微笑;有老师那……在我心灵的深处,隐藏着一个难忘的微笑,这个微笑,时时...
[回答]整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林清玄的四卷:《天真的心》《纯善的心》《美好的心》《庄严的心》.作者用各种不同的散文向我们表达了他对我们少年人生的见解...
[最佳回答]中文如果地震来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如何能自救?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
[回答](1)本题考查的是议论文的题目的作用,通读全文,这篇文章首先提出听话也有艺术,接着阐述了听话包括听、了解与欣赏,然后举了陶渊明的例子阐述应该怎样...
简单一句话:如果能继续思考、有效转换,就是有效的。否则只是看个热闹。辩论和写议论文还是有诸多相通之处的,比如两者都需要下定义,“说纽带”的作文要求我...
父母真的老了,才去开始关怀父母。在还是学生的年纪,懵懵懂懂,可...关怀父母,一直都是父母关怀我们,我们大都是工作,成家,自己做了父母以后,才猛然发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