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实习生刘俊麟)徐誉滕的歌曲《量子纠缠》背后延伸的是前沿的量子科技,张韶涵的歌曲《隐形的翅膀》藏有炫酷的科幻元素……日前,第三届“歌曲中的科学密码”科普征文活动颁奖及第四届“歌曲中的科学”科普征文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沙举行,一批围绕经典歌曲解析科学知识的代表作品纷纷获奖,也给了新一届参赛者启示:科普创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人人都能成为科普作家。
此次活动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化学会指导,中南大学、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等单位承办。征文要求每位作者限投稿一篇,图文并茂,字数建议不超过1500字。参选作品需切合“歌曲的科学”活动主题,选取一首歌曲解读歌词中的科学知识。歌曲语种不限,参选作品应为原创,主题鲜明,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
在奖项设置方面,活动按参赛人数的20%左右评出获奖作品;还从一等奖中遴选出现金大奖,最高金额5000元。此外,凡是获奖者均有获奖证书及奖品,获得奖励的学生参加者可获得湖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会员资格(免会费)。对于化学化工科学知识为主题的征文将纳入化学化工专项赛,组委会还将对优秀作品予以额外奖励。
本次征文活动的发起人、2019年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中南大学徐海教授介绍,前三届“歌曲的科学”科普征文活动在长沙市科协、长沙市教育局支持下获得圆满成功,共收到国内外投稿约1.1万篇。“科普必须以受众为中心,要通俗易懂、接地气、正能量。歌曲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具有巨大的流量,对科普大有助力;而歌曲作为文化娱乐的载体,则需要科普的正能量。因此,娱乐可以给科普流量,科普可以给娱乐正能量。”徐海说。
如何才能拿到高分,更容易获奖?徐海支招,首先不建议写太热门或冷门的歌曲,比如第一届征文活动中写《青花瓷》的文章就接近80篇;此外,作为科普征文,能让评委及读者有收获感,并不是一看都很简单的科学知识,而是感觉学到了有趣的科学知识。
来源: 长沙晚报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9日电 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到电动车和风能、太阳能等大型储能装置,如今锂离子电池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
小电池大作用,这个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发明终于获得诺贝尔奖的认可。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来自美国的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日本科学家吉野彰,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贡献。
本届诺贝尔化学奖花落锂离子电池可谓众望所归。早在20世纪70、80年代,三位获奖研究者就确立了现代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框架,20世纪90年代起,锂离子电池开始大规模进入市场,如今已几乎无处不在。
锂离子电池主要由阴极、阳极、电解液、隔膜、外电路等部分组成,依靠锂离子在阴阳极之间的移动产生电流。电池阴阳极材料的选择对于能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目前最普遍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使用钴酸锂材料为阴极,碳材料为阳极,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催生了对新能源储能的需求,也推动了电池研发,为未来锂离子电池打下基础。当时正致力于超导体研发的惠廷厄姆创新地使用二硫化钛作为阴极材料存储锂离子,以金属锂作为部分阳极材料,制成了首个新型电池。但由于金属锂化学特性过于活泼,这种电池具有易爆炸的潜在危险。
这时,正如其名的意译“足够好”(Goodenough)一样,古迪纳夫贡献了“足够好”的新灵感。这位创造了诺奖获得者高龄新纪录的老人曾作为航空气象兵参加二战,战后又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在1980年发现,用钴酸锂作为阴极材料,比之前的二硫化钛更适合存储锂离子。目前,97岁的古迪纳夫仍在致力于电池研发。
在远隔重洋的日本,吉野彰研发的阳极材料和古迪纳夫的阴极材料形成“天作之合”。吉野彰发现,石油焦炭可作为更好的阳极,但因找不到合适的阴极材料而苦恼。直到他读到古迪纳夫的论文,才兴奋地说“他的发现给了我所需要的一切”。至此,以钴酸锂为阴极,以碳材料为阳极的锂离子电池诞生了。
1991年,两人合作发明的锂离子电池正式上市销售,它轻巧耐用、安全可靠,在性能下降前可充放电数百次。
当获奖后接受采访回答研究初衷时,吉野彰说自己完全是“好奇心驱使”,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只不过是嗅出了潮流发展的方向,你可以说我的嗅觉很好”。
诺贝尔委员会成员奥洛夫·拉姆斯特伦评价获奖成果时说:“这一神奇电池所带来的巨大的、惊人的社会影响有目共睹。”诺贝尔委员会还说,获奖研究有助于我们从由化石燃料驱动的生活方式转向由电能驱动的生活方式,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也至关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诺贝尔化学奖颁给锂离子电池研究,再度印证了诺贝尔奖对跨学科研究的日益重视。诺贝尔委员会在颁奖现场接受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未来可能更多的新发现来自于多学科的研究合作,我们看到了化学和生物、物理相结合,可能还会有科学与工程、设计的结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问答
科普论文是科学普及的一种形式,旨在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撰写科普论文时,应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1.确定主题:选择一个广泛且具有吸引力的科学主题。确保...
科普征文是以科学知识为主题,向读者普及科学知识的文章一、主题突出一篇科普文章,最好只有一个主题,文章应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在展开之前,要列出展开提...
[最佳回答]科学发展未来世界机器人宇宙星际人类发展时空穿越.
区别在于指向不同,类型不同等,科普文是指科学普及类文章,比如说十万个为什么就是科普文,而论文是指理论性文章,比如说毕业论文区别在于指向不同,类型不同等,...
科普论文和文论是两种不同的论文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1.内容:科普论文主要针对的是科学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解释科学原理、概念、方法和技术...
[最佳回答]科普小论文[原创]在小学大约2年级的时候,在语文课本上我读我一篇科学文章——地球的吸引力,故事的主要内容讲了,世界名科学家牛顿在小的时候就聪...
是指模仿已有的科普文章的风格和内容,创作出一篇新的科普文章。这种写作方式可以帮助初学者提高写作技巧,同时也可以让读者通过阅读不同作者的文章,了解到同一...
科普阅读征文是一种科普宣传活动,通常由相关机构或组织发起,旨在鼓励公众阅读科普读物,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科学认知水平。在科普阅读征文活动中,主办方通常...
专业性论文和科普性论文是有区别的。专业性论文着重他的科研性,前瞻性,引领性,创造性。专业性论文一般发表在学术性科研性权威性较高的刊物中,审核严格,发...
科普阅读征文是一种科普宣传活动,通常由相关机构或组织发起,旨在鼓励公众阅读科普读物,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科学认知水平。在科普阅读征文活动中,主办方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