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的《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 中信所 供图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信所)12月29日在北京发布的《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科技论文表现亮眼,包括世界热点论文数量首次排名第1位,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保持第1位,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5个领域排名世界第1位,高被引论文数量、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2位等。
根据《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中信所将中国科技论文的整体表现概括为八方面特点:
一是中国热点论文世界占比持续增长,世界热点论文数量首次排名第1位。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2位,占世界份额提升近3个百分点。
近2年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两个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数进入本学科前1‰的论文称为热点论文。各学科论文在2011-2021年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称为高被引论文。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发布的《2022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 中信所 供图
截至2022年9月,中国的热点论文数为1808篇,占世界总量的41.7%,数量比2021年统计时增加19.3%,世界排名升至第1位。美国的热点论文数为1730篇,居第2位。
中国高被引论文数为4.99万篇,占世界份额为27.3%,数量比2021年统计时增加了16.2%,世界排名保持在第2位,占世界份额提升近3个百分点。美国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为7.85万篇,占世界份额为42.9%,仍居第1位。
二是中国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论文数量世界排名继续保持在第2位,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排名保持在第1位。
2021年被引次数超过10万次且影响因子超过30的国际顶尖期刊有18种,2021年共发表论文3.21万篇,其中,中国发表2045篇学术论文和述评文章,排在世界第2位,与2020年持平。
各学科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都居本学科前10%且每年刊载的学术论文及述评文章数大于50篇的期刊,被遴选为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在其上发表的论文属于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2021年共有371种国际科技期刊入选世界各学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22.87万篇。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8.05万篇,占世界份额的35.2%,排在世界第1位。
三是按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统计,中国在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5个领域排在世界第1位,比上年度增加1个领域。
在22个学科中,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技术5个领域论文的被引次数排名世界第1位,生物与生物化学、环境与生态学、地学、数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综合类、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等10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2012-2022年中国有12个学科产出论文占世界该学科论文比例超过20%。
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占世界论文总数比例的变化趋势。 中信所 供图
四是中国卓越科技论文总体产出持续增长,更多发表在国内重要科技期刊上的论文入选卓越科技论文。
中国卓越科技论文由中国科研人员发表在国际、国内的论文共同组成。2021年,中国卓越科技论文共计48.05万篇,比2020年增加1.67万篇,其中卓越国际科技论文21.13万篇;卓越国内科技论文26.92万篇,相比去年增长8.6%。2021年分布在医学领域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较多,卓越科技论文数量达到2万篇以上的学科有临床医学,化学,环境科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生物学,农学和地学等8个学科。
五是中国高水平国际合著论文数量稳步增长,中国为主的合著论文占高被引论文比例接近三分之一。
2021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国际合著论文为14.92万篇,比2020年增加0.46万篇,增长3.3%。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4.4%。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全部国际合著论文的68.3%,合作伙伴涉及173个国家(地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日本排名前6位。
E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中国作为第一作者)占世界论文总数比例的变化趋势。 中信所 供图
2021年中国发表的被引频次进入前1%的论文中,以中国为主发表的合著论文3643篇,占比33.13%。2018-2021年间,在被引用频次各学科前1%的合著论文中,以中国为主发表的合著论文占比逐年上升,2021年达到72.9%。
2021年中国作者参与发表的国际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大于50个的论文有532篇,增长9.7%。涉及的主题覆盖粒子与场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多学科物理研究、核物理研究等。
中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和作为参与方产出合著论文较多的合作国家(地区)。 中信所 供图
六是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进入本学科前列的中国科技期刊数量上升。
2021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领域排名前四分之一(Q1区)的中国期刊共有21种,比2020年增加3种;影响因子进入Q1区的期刊有108种,比2020年增加23种。
中国国际科技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6.115,相比上一年度增长率为42.4%。影响因子大于10的期刊已由上一年的17种增至38种。影响因子大于20的期刊共14种。中国国际科技期刊的平均总被引频次为4063次,增长22.4%。总被引频次超过万次的期刊由12种增至19种。总被引频次超过2万次的期刊共5种。
七是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持续提升,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吸引高水平论文的能力不断加强。
据2022《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统计,2021年CSTPCD收录2126种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期刊,发表论文45.90万篇;收录社会科学领域期刊397种、论文5.05万篇。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972,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7.1%;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均值为1574次,2001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9.6%。
2021年,2018种中国科技期刊发表4.18万篇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产出的科研成果,论文主要分布在农学,临床医学,环境科学,地学,计算技术和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等领域。统计表明,随着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更多重要科研成果刊发在中国科技期刊上。
八是F5000平台向世界推送中文优秀论文和中国作者,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中信所利用科学计量指标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法,每年遴选5000篇优秀中文学术论文,建设“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F5000),用英文长文摘的形式,集中对外展示和交流中国的优秀学术论文。通过与国际重要信息服务机构和国际出版机构的合作,将论文集中链接和精准推送给国际同行。为中文发表的论文、作者和中文学术期刊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提供了一条高效渠道。
F5000平台已获得733万次检索,吸引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140余个国家的国际用户访问,国际访问用户主要来自国际大学和科研单位,包括美国的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以及一些著名的国家实验室等。
据了解,自1987年以来,中信所一直承担着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情况的统计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国科技论文产出整体分析报告,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对中国在科技期刊、专利产出、学术图书出版等领域情况的统计分析。(完)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孟凌霄
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及被引用次数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2023年,中国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为14227篇,占世界总量的27.7%,世界排名第一。按第一作者、第一单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发表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11.85万篇,占世界总量的33.6%,被引用次数为81.89万次,论文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均排在世界第一位。
《报告》统计,截至2024年7月,中国的热点论文数量为2071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48.4%,数量比2023年统计时增加了2.5%,世界排名保持第一位。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二位,CNS期刊论文世界排名升至第二位。
我国国际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化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农业科学和数学7个学科领域被引次数排在世界第一位,比2023年统计时新增环境与生态学。
《报告》显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影响力稳步发展,持续吸引国家重大科研成果发表在中国期刊上。2023年,中国科技期刊发表了3.64万篇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产出的科研成果论文,主要分布在临床医学,农学,计算技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环境科学和地学等学科。
相关问答
现在主要是电子的形式,投稿过程中需要点击同意才能进入下一步。其实很多杂志是不需要上传纸件的版权协议的。当然版权协议肯定是要的,...其实很多...
随着高校建设的不断发展,相信上海科技大学在未来还会有非常不错的表现,而其也一定会成为很多同学心目中的理想学府。大学视野为您解疑答惑,如有更多问题,欢...
肯定有限制的,2113有问题我可以帮你解答1.题名规5261范题名应简4102明、具体、确切,能概1653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
[最佳回答]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从1972年环境问题出现以来,一直都是从生产上来控制,大家都倾向在生产的过程中,尽量的减少排污,减少排放,但是后来发现,问题并没有...
[最佳回答]答案(1)略。凡属于我国2014或2015年的科技成就即可。如2014年9月,我国首次实现了超级稻百亩片过千公斤的目标等。(2)②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
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九大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首先选择大牛做审稿人,提升稿件质量。想巧一点,可以把国内自己杂志提升(guiding)为一区杂志,想必好多毕业生会积极投稿的。首先选择大牛做审稿人,提升稿件质...
..②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搞好宏观调控。建设生态文明,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运用经济...
1.打开浏览器搜索知网,点击官网进入。2.进入主页,点击右上角的登录按钮。3.登录界面选择校外访问。4.搜索要查询的学校或直接点击下方需要的学校进入。5.输...
[回答]《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分为核心版及扩刊版。其核心版选用的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了全面、准确、公正、客观的评价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