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类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英语教学论文发表 英语教学类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学术论文有规律可循。

摘要 :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学术论文写作中存在许多内容和格式方面的问题,这反映出写作者对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缺乏了解。本文首先指出在内容写作方面,写作者在写作前应首先确定学术论文的类型,根据类型确定内容写作的思路,同时提出应了解我国外语教学理论所处的发展创新阶段的特点,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注重实验和推广,还指出应加强理论分析、做到分析充分,避免重复研究,最后,强调了独创性的重要性和抄袭现象的弊端。其次,本文从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论文主题、结论、参考文献七个方面,说明格式写作的规范,并结合实例分析了论文题目含糊、不具体、摘要缺少要点、关键词不准确等常见错误,说明只有遵循论文各个要件的写作规范才能保证论文的质量。

关键词 :学术论文;内容写作;论文要件;格式规范

一、引言

在从事学术期刊的编辑与校对工作的过程中,笔者接触到了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1988:1-2)。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有些论文(本文中所出现的“论文”均指“学术论文”)内容不完整或不合理,写作的格式不符合学术论文的要求规范,严重影响了论文的严谨性。故本文仅以中小学英语教师发表论文中的常见问题为样本,借以分析和说明如何写出规范的学术论文。文中所有举例随机选取自国内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术期刊,大多未标明出处,仅做客观分析所用,对论文本身不含任何褒贬之意。本文包括学术论文的内容写作和格式规范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根据研究类型确定内容写作的思路、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现状、内容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分析了内容写作的要求;第二部分则说明了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论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这七个论文要件的写作规范,然后结合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大多数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学术论文较侧重对教学实践的研究,缺乏对教学理论研究的关注,因此,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实例进行说明,以使观点更加直白,清晰,从而更易理解,最终达到帮助英语教师理解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进而提高学术论文质量的目的。

二、学术论文的内容写作

内容写作在本文中指写作者(本文对“写作者”、 “研究者”与“英语教师”不加区分)在论文内容方面的构思和创作。本文划分为内容写作与格式规范两个部分来阐述论文的写作规范,这是因为前者则是论文的精髓,是每篇论文不同于其他论文的特质,而后者是论文的框架,在学术论文的范围内,论文格式规范对所有论文而言是一致的。以下从根据研究类型确定内容写作的思路、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现状、内容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分析了学术论文在内容写作方面的要求。

(一)根据论文的类型确定内容写作的思路

学术论文作为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分为不同的研究类型,写作者应依据论文的内容确定适合采用哪种具体的类型。依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型研究;依据不同的数据来源,研究可以分为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文秋芳 等,2004:9)。论文的类型可根据研究类型分类。基础理论研究论文的对象是理论问题;应用型研究论文的对象则是实际教学中的问题。文献研究论文主要分析他人的研究成果;实证性研究论文则须研究者进行数据和材料的搜集工作。束定芳、华维芬(2009:203)指出,实证研究指的是以系统的、有计划的材料采集和分析为特点,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而非实证研究指的是不以系统采集材料为基础的研究,包括个人感想、操作描述及理论探讨、介绍和综述。这几种研究类型的论文写作均包含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

不同的论文类型决定了内容写作不同的写作思路。基础理论研究论文以验证已有的理论或者延伸已有理论、探索新的理论为目的,其研究不涉及实际问题的探讨;应用型研究论文则以最终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文献研究论文需要搜集、分析和整理已有的研究成果,最终得到某个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成果;实证性研究论文区别于文献研究论文的关键是研究中所需的数据和材料是研究者本人从一线教学当中搜集而来的,研究者通过分析这些材料进行实际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只有清楚了学术论文的不同研究类型,写作者才能结合个人的研究目的完成内容的写作,构架出条理清晰的学术论文。

(二)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现状

我国英语教师的学术论文以外语教学理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我国外语教学理论也就构成了写作的主要内容,因此,写作者应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束定芳、华维芬(2009:1)指出自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已经跨越了起步阶段 (1949—1977)、引进阶段(1978—1987)、提高阶段(1988—1997),进入到发展创新阶段(1998—至今)。发展创新阶段的特点是研究者积极研究和采用国外最新外语教学理论研究成果,努力结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开展更为全面系统的理论探讨和深入具体的实证研究,并不断提出自己新的主张和看法(同上,2009:2)。经历了对学术研究的不重视、片面关注国外相关理论的研究、强调以教师的教授为主的几个阶段,我国外语教学理论开始走向了正轨,引进国外先进理念的同时考虑到了国内的实际教学情况,以深入研究现有理论和发展探索新的、适合我国情况的理论为目标,同时关注到了教与学的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因此,现阶段的研究更加规范、深入、系统和完整,理论建设逐步走向构建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之路,内容写作呈现出起点高和内容丰富的特点。

在内容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写作者应该遵循我国外语教学理论所处研究阶段的特点。在规范性研究的基础上深化现有研究成果,关注国外的最新理念和国内教学实际,同时积极探索和发展新的适合我国外语教学的理论,用有思想深度的内容写作来进一步指导我国的教学实践。

(三)内容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到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论文来看,目前内容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是缺乏理论分析。上文提到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论文内容多以实际教学的探讨为主,缺乏对教学理论的研究。束定芳、华维芬(2009:206-211)指出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等。目前有些教师开始在实际教学中探索适合学生和当地教学的理论,但往往仅限于教师本人的教学,还未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推广和实施,因此其有效性尚待验证,适合于教学的理论也无法扩大其影响,这也就造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的缺失。理论分析的缺乏体现了论文内容结构的不合理,重实践,轻理论。具体到论文中,理论分析的缺乏还体现在许多论文缺少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理论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对前人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加以说明从而找出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在论文中对此加以深入研究。

其次,内容写作方面存在分析不足和分析有误的问题。学术论文重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得出研究结果,用以解决问题,指导实践教学或深化理论研究。但许多论文在分析问题方面做的还不够充分,指出问题时只是简单罗列,不加说明,或稍加说明,不能做到结合主题充分进行分析。分析不足必然导致论文的内容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说明问题的层次上,缺乏理论分析的内容。分析不足反映了写作者对于所研究的问题的理论水平和认识不够,仅仅是一知半解。还有些论文的分析不能做到始终围绕主题展开,后文的分析逐渐出现了偏差或失误,前后文逻辑关系不一致。

再次,内容写作方面还存在着重复研究的问题。论文中非常多见以公众早已熟知或已被证实的理论成果作为论文主题进行重复验证和研究的,其实详尽的文献搜集和分析工作就可以避免出现这一问题,也可以保证论文的价值。例如一篇论文题为“词块教学与初中生词汇学习的关系研究”,词块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词汇学习,这是早已被证明的事实,这样的论文缺乏研究价值,如果写作者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一定的搜集和分析,就可避免这种情况。

最后,内容写作中缺少独到的观点,存在抄袭的不良倾向。许多写作者人云亦云,一味倡导、推崇或赞美某种理论,缺乏个人的思考和批判精神。推介性的论文因缺少概括、分析和加工易导致抄袭。抄袭是论文内容写作中不可容忍的问题,它一方面损害了写作者的个人声誉,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影响了学术期刊的质量,并可能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写作者应杜绝抄袭行为,尊重其他作者对其作品的权利,规范使用引用格式。

研究者在内容的写作过程中应尽量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在研究实际教学问题的基础之上,更加重视理论研究,针对教学实际开展适合我国学生的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并逐渐将其在更多的地区进行实验推广。例如张正东的外语立体化教学法与包天仁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都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关注或实施。其次,在论文中加强分析,做到深入研究;最后,应重视文献的搜集和分析工作,避免重复研究,杜绝抄袭现象,这样才能保证论文内容写作言之有物并有所创新。本文以上部分探讨了学术论文内容写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以下重点就写作中常见的格式规范问题提出笔者的观点和建议。

英语教学论文发表 英语教学类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三、学术论文的格式规范

(一)题目的写作规范和常见问题

题目最能反映论文的中心思想,因此应简洁、清晰、扼要。题目中不应使用缩写词、字符和代号等。例如一篇论文的题目为“PBL 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这其中“PBL”即为代号,它指代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这一代号的使用损害了题目的清晰性,应修改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此外,题目切忌含糊或不够具体。“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这个题目不仅含糊不清,而且让读者认为这篇论文是散文或者政论。再如一篇论文的题目为“英语教师如何不断成长”。从题目中读者完全判断不出论文的主题是什么,这样题目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其实这篇论文探讨的是教师培训方面的内容,因此题目可依据内容修改为“国培计划对教师培训的效果研究”,这样读者就可以通过题目快速了解论文的主题。又如一篇针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和研究的论文,题目为“英语学习策略浅见”。首先,这个题目过于宽泛,如果论文的研究内容要囊括英语学习策略的方方面面,一篇几千字的论文是难以表述完整的,并且也很难探讨出有价值的成果。其次, “浅见”、 “浅析”、 “初探”等这类的词汇在论文题目中也非常多见。学术研究以专业性为特点,以探讨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目的,那么任何学术论文的出发点都应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某一问题做出深入的、更进一步的探索和发现,因此如果作者认为自己的论文只是“浅见”,那就等同于在否定论文的价值。

论文的题目应尽量细化。题目应反映出论文研究的问题,即论文的主题是什么。如果研究对象是某个理论,那么题目就应体现论文是将这一理论运用在某个教学阶段加以验证和实验,比如“运用过程写作法指导高中英语写作”,或是深入探索和延伸这一理论,比如题目“英语‘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题目还应尽量体现研究的方法,比如“双重代码理论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证性研究”。此外,更高的要求是题目中应体现出写作者对文中研究问题所持的观点,例如“加强英语精读 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知识是决定英语写作成功的关键因素”, “读写结合应成为我国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如果论文题目的拟定遵循了以上几点要求,就可以做到简明、扼要、准确地反映出论文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二)摘要的写作规范和常见问题

摘要是读者检索和了解论文主要内容的窗口,应准确、具体且高度浓缩。摘要中应包含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解决策略或启示这五个要点。需要注意的是摘要中需要明示作者的观点,让读者阅读完摘要后就能基本了解论文的内容和价值。摘要的字数不应过少或过多,比如《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对摘要字数的要求为 200字左右。

论文写作中摘要部分的常见错误是:1.摘要过于简练;2.未明示作者的观点;3.遗漏了摘要中应包含的主要项目。例如一篇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题的论文,其摘要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压抑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拓展他们的思维,提高教学成绩”。暂且撇开论文价值大小的问题不谈,这一摘要只有短短一句话,要涵盖以上提及的五个要点是不可能做到的,摘要过于简练就无法完整地反映论文内容。又如一篇主题为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探究的论文摘要如下: “英语语音的教学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本文结合江西省九江市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语音教学的优势,并探讨了有效的语音教学策略,旨在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首先摘要中未指出研究的背景是什么,即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策略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其次,论文提及了研究的问题,即“有效的语音教学策略”,但未具体指出这些策略的具体内容;接着“引起更多研究者关注”的说法似乎是论文的目的,但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研究语音教学策略的目的更多的应该是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应用在教学中,促进语音教学的发展。因此,这一摘要中未体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解决策略或启示,遗漏了四个要点。此外,虽提到了研究的问题,却没有体现出作者所指的“有效的语音教学策略”具体包括什么,未明示作者的观点。在已发表的论文中类似这样的摘要占有绝对的比重。

鉴于以上提及的几点问题,笔者建议在摘要写作完成后,应检查是否包含了以上几个要点,或者可首先从文中抽离出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再通过逻辑清晰的表述将其按照摘要写作的要求串联起来,从而使摘要精确地体现论文的主要内容。

(三)关键词的写作规范和常见问题

关键词是为了帮助读者检索到论文,而从题目、摘要、章节的标题或正文中抽取出的关键性词汇。多数论文中列出的关键词不准确,与论文的中心议题无关或关系不密切。例如一篇题为“北京市历年高考英语试题写作题的分析”的论文列出的关键词为: “真题”、 “模拟题”、 “异同”。这三个词汇或许是论文某一部分讨论的内容,但从论文的题目及主题来判断,这些词语不可能是论文研究的重心,因此将其作为关键词的做法不恰当。还有些论文的关键词过少或过多,有的论文只列出了一个关键词,有的论文的关键词则多达十个以上。通常,关键词数量一般在 3—5个,以分号相隔列出。

关键词可反映出一篇论文区别于其他类似主题论文的不同侧重点和研究角度及研究成果。因此,写作者可从论文主题、文中主要理论、主要研究结果等方面的词汇中检查是否有遗漏,以保证关键词的准确性。

(四)引言的写作规范和常见问题

引言是论文正文的第一个部分,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价值、论文结构三个部分。引言首先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即为什么要选定某个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应说明研究的价值,英语学术论文研究的价值或是发展某个理论,或是证明某个理论对于实际教学或教学研究的价值,最后简要概括论文的结构,使读者明确论文将如何展开。

论文引言中常见的问题有以下两点:

1. 表述与摘要雷同

摘要和引言都包含研究背景的介绍这一内容,于是有些写作者便将摘要或引言中的这一部分直接复制在了另外一个部分中。事实上,引言中的背景介绍较之于摘要更加详细,而摘要需高度概括全文。因此,写作者需要考虑如何在引言部分根据整篇论文的内容来写出研究背景的简介、论文的基本框架和作者的研究方向。

2. 内容空洞

引言的位置在论文的开头部分,因此引言中需要介绍写作背景,但是许多论文在引言的背景介绍中没有与论文内容紧密相关的实质性内容。例如一篇探讨课堂观察方法的论文引言为: “只会说家乡话,难以走出家门!只会说中国话,无法面对世界!英语作为地球村的通用语言之一,其地位不可替代……”。这些语言说明了英语的重要性,但其与“课堂观察”这一主题差之千里。引言中写作背景的介绍应紧密贴合论文的主题,直接指出与论文主题相关的问题所在,例如“课堂观察”这个主题的背景介绍可以这样表述,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教学评价的手段现在被普遍应用于日常教学当中,但课堂观察还存在着观察目的不明确、观察方法不规范的问题……”。这样首先指明了论文要解决的问题,也便于引言后的部分可以沿着这个思路进行下去,以免偏离主题。

(五)论文主体的写作规范和常见问题

很多写作者不清楚学术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如何展开的,因此在写作中经常出现遗漏某一部分的现象。文秋芳等(2004:218)认为论文主体部分由引言、文献回顾、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和结论组成。这是指论文除标题、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之外的主要写作内容。本文认同这种说法,但是笔者认为从论文格式方面来讲,论文正文的整体框架可大致分为引言(introduction)、论文主体(main body)和结语(conclusion)三部分。论文主体部分又包括文献回顾、研究过程、研究结果与讨论这三部分内容。论文主体是论文分析和展开的过程,包含了作者的创新思想和独到见解。下面本文将分别叙述每个部分的写作规范和常见问题。

1. 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及常见问题

文献综述是学术论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用以说明前人截止到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有哪些尚待证实的,从而说明写作者研究的问题是有效且有价值的。实际上,这一部分内容的调查与搜集是论文写作之前首先需要完成的工作。文献综述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写作者所列出的文献并非全部与论文主题相关。因此,在搜集到文献后,还应对其进行筛选,只保留与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此外,还应注意在介绍完前人的研究成果,即文献综述之后,应找出突破口,即尚待解决或验证的问题,明示写作者的研究方向。比如一篇探讨农村高中生英语语用失误的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为:“国内学者也对学习者外语语用能力作了一些实证研究,如何自然、阎庄(1986)……邬颖祺、陈国华(2006),李洪波(2007)等,这些研究几乎得出相同的结论:学习者的外语语言水平与他们的语用能力并不正相关。纵观研究语用失误的论文和论著,我们不难发现被试几乎都是大学生,而有关中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生)的语用失误问题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却几乎没有涉及。”一般情况下,如果写作者列出的文献与自己的论文所针对的教学阶段不符,那么这些文献背离了论文主题。除非是在类似本文这种为了说明文献的匮乏的情况之下,这些文献才具有了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综述最后所指出的缺少针对农村中学生语用失误的研究指明了论文研究的方向。

目前已发表的论文中,文献综述缺失及不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文献综述不仅为写作者的写作理清了思路和方向,并且对于读者也具有重要的价值。读者通过阅读一篇论文的文献综述就可以快速了解与论文主题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关的成果和研究现状,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展开阅读。因此,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写作者应重视这一部分的写作,遵循相应的写作要求。

2. 研究过程的写作规范及常见问题

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问题(或假设)、研究对象、研究的工具、数据的搜集和分析,每个部分的写作都应切合各自具体的写作规范。在研究过程中的第一部分,作者首先要说明即将进行研究的问题或者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假设。通常应采用假设的方式,且假设的数量应控制在三个之内,假设的结果在论文最后的研究结果中予以直接的体现。这部分通常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问题或者假设过于宽泛,与论文主题不贴合,或者研究问题过多;而假设很少见于中小学教师的论文中。比如一篇题为“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的论文列出的研究问题包括: (1)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特点是什么?(2)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否存在显著的文理差异和性别差异?(3)学习成绩高低分组之间的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否存在显著差异?(4)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是否与英语学习成绩存在相关性?(5)农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是否能预测全体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展开过程中只提供调查数据,没有相应的理论分析过程,这样的论文不能称其为论文。此外,在一篇论文中要解决这么多的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研究问题过多也会导致论文分析过于宽泛而缺乏重点。因此研究问题的选定应与论文主题直接相关,而论文研究的结果与研究问题或假设应保持统一,这样就能保证论文整体结构清晰。

以探讨实际教学为主的论文中,研究的对象多为学生或教师,在提及具体的研究对象时不应出现与研究无关的内容。论文中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说明,但如果研究对象为具体的某校、某教师或学生,则应隐去学校的名称和教师或学生的姓名,用“某高中”或“教师A” “学生 B”来代替。这样做是出于对学校及教师、学生的尊重,以避免宣传嫌疑和隐私泄露;其次除个案分析外,对于研究本身来说,具体的某校、某教师等也不是研究的重点,因此也没有必要说明。

研究工具这一部分应介绍测量变量的工具是什么,其设计步骤有哪些,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现阶段的论文中常见的研究工具是访谈和问卷、个案研究等,较常见的问题是对研究工具的介绍不具体,比如采用调查问卷,就应说明问卷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从几个方面调查了什么问题。很多写作者只是将很多想到的问题全部罗列进表格中,问题之间的关系不清晰,针对的某项具体内容也无法辨识,这样的研究工具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后面的数据统计失去意义,无法从数据分析中得出有用的或者有效的结果。因此,写作者应合理地设计研究工具,使其服务于研究内容。

数据收集应说明数据的收集人、收集地点、收集方式等,很多写作者容易遗漏对数据收集的说明。比如数据收集形式为访谈,那么就应说明访谈的形式是个人访谈还是其他形式,访谈的采集为录音还是现场记录等。数据收集也是保证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的重要的一部分,应详细说明。

数据分析部分需要说明分析的步骤和信度。如采用某种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就首先要说明软件的名称,并对数据进行详细地描述和分析。写作者往往简单罗列统计出的数据,事实上,应对数据进行筛选,选择反映一定问题的数据,对不反映研究问题的数据则可略去不提。

3. 研究结果与讨论的写作规范及常见问题

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需要注意分析的结果应与之前的问题或假设相对应,或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或佐证假设,或推翻假设;讨论部分需要分析结果的成因,并且给出对策或解决办法(启示)。常见的问题是很多论文中将原因分析与解决办法这两部分混杂在了一起,结果致使论文逻辑不清晰,因此写作者应加以区分,分别处理比较妥当。

写作者经常需要用图表呈现和统计出研究的结果,这时就需要注意图表的准确性。例如有些图表使用百分比时应尽量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图表的名称、编号需要分别注明,但也有很多学术期刊,比如《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采用根据论文的章节来编制序号的做法,出现在论文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个表格的序号为“表 1.1.1”,之后的表格以此类推,图与表分别排序。论文中关于图表部分问题较多的是很多写作者没有注明图表的名称。图表的名称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图表分析的主要内容,不可遗漏。

(六)结论的写作规范和常见问题

学术论文在论文结束之前需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以再次强调写作者的观点和研究结果,除此之外,更加严谨的做法还需要写作者结合论文的研究结果说明该项研究的不足并且指出如何改进,即建议未来研究的方向。大多数论文在这一部分中往往直接以口号性的语言结尾,或者将论文的研究结果延伸到一个过于宽泛的环境中。例如一篇探讨英语阅读教学的论文在结论中这样写道, “通过有生命的教学活动,学生才能孕育出更多的精彩,让求知之芽扎根于理想的沃土之中,并长成参天大树”,类似语言表意不明确,损害了论文整体的严谨性。还有些论文则完全省略了这一部分,或者直接以前一部分的研究结果或者讨论作为了论文的结尾,这些做法都不可取。

结论部分是对论文内容的强调和补充。对全文的总结强调了写作的思路和研究的结果;而结论中指出的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的方向则是对论文的有力补充,使读者知晓该研究所处的特殊环境及写作者对今后研究的思考,指明了该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因此结论可使论文更加严谨和清晰。

(七)参考文献的写作规范和常见问题

在读者没有阅读论文全文之前,大体了解论文价值有两个途径,其一是摘要,其二则是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主要有三种:芝加哥论文格式(Chicago Manual Style)采取尾注或脚注形式,即在正文需要加注点的右上方按照顺序加注数码,在一页的最后或论文正文的最后注明文来源;现代语言学会论文格式(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Style, MLA)采取的是文中夹注,文后注明参考文献的形式;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论文格式与现代语言学会论文格式相似,同样是文中夹注,文后注明参考文献,但具体规定不同(Slade,2000:F20,F21,F22)。应用语言学领域中的研究论文用英文写作时通常按照美国心理学协会所要求的格式,中文论文则部分保留了这一格式。《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对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格式有详尽的说明,因此笔者不再赘述,仅从以下论文写作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加以说明:

1. 参考文献缺乏完整性和统一性

规范的参考文献是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的基本要件。不同的刊物对参考文献要求的格式不同,但都包括构成一个文献的主要内容。写作者在投稿之前可尽量先了解投稿的刊物对稿件格式的要求,尤其是对参考文献格式的要求,并对自己的论文按照其要求做出调整,如果没有这种途径则可使用惯用的格式。

例如以下两个出现在同一篇论文中的文献:

[1]Ellis. SLA Research and Language Teaching[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97:27.

[2]Silberstein, S.(1994)Techniques and Resources in Teaching Read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这两个文献中明显存在三处不同:首先第一个文献在编著者的位置只列出了作者的姓氏,而第二个文献中则列出了作者的姓氏及名字的首字母;其次第一个文献中注明了文献类别为专著,第二个文献中文献类别缺失;此外,专著的出版年份的位置也不相同。类似这样的文献不完整、不准确、不统一的现象同时出现,影响了论文的严谨性。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写作者不了解参考文献格式造成的,写作者如果投稿给特定刊物,也可通过阅读已发表的论文来了解该刊物具体的要求。写作过程中应保持文献格式的完整和统一,以便在论文修改过程中查证文献的方便以及保证论文的严谨性。

2. 参考文献与论文内容无关

文后所选的参考文献必须贴合论文的主题或相关部分的理论或研究。宋学侠(2011:6)总结了引用时应该注意的五个问题,如“引语与所论证的论题必须具有相通性,才能具有可参考性”, “引语必须忠于作者愿意,不可根据自己论证的需要而断章取义”等。参考文献是由于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引用前人,尤其是在特定研究领域的权威人士的研究成果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为了将个人的观点与他人观点加以区分,同时也为了读者查证的方便而出现的在文后将引用的出处列出的做法。大多数期刊对参考文献的数量没有规定,但有些写作者不加选择地盲目引用,导致参考文献数量过多,且更重要的是所列参考文献甚至与论文的内容无关。

例如在一篇研究中学语法教学的论文中,列出了这样一个文献:

谢永华.打工族子女的家庭教养缺陷及学校教育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1999(1).

这个文献很显然与语法教学关系不大,将这一文献列出可能会使读者怀疑论文本身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出现与论文主题无关的文献可能是由于写作者写作思路过于分散造成的,比如这个例子中语法教学的分析应限制在学校教育中来进行探讨,将这一问题的分析延伸到了家庭教育中显然就会导致主题过于分散。因此,在论文写作中应保持思路的统一,写作者在写作完成后也应通读论文,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必要的修改。

3. 参考文献的出版年代过于久远

参考文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论文的价值,如果写作者所参考的文献是这一领域中权威、前沿的研究成果,那么论文本身的研究就更加有价值。常见的问题是写作者列出的大部分文献年代过于久远,使用这样的文献会让读者质疑论文写作者是否了解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因此,参考文献可以有年代较久远的,用以回顾某一理论的历史沿革,但同时也应包括最新的文献,两年内的文献应尽量达到两项为宜。

4. 参考文献未在文中注明

学术论文要求文中的引用必须在文中注明,未注明的引用则视为抄袭。文后参考文献应与文中夹注相对应(agreement of text and reference list):文中的引用必须在参考文献中列出来源;同样,在文后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引用之处予以夹注(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1:215)。因此,写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可能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但文后参考文献中需要列出的只是论文中引用的部分,如果只是为写作提供了思路而未引用的文献则不应列出。

学术论文中常见的文献在文中的标注形式有两种,一种为夹注,即在引用后添加括号,括号内注明文献来源;另外一种是在引用后添加数字角标,具体的文献则以脚注或尾注形式处理,数字角标的使用也决定了文后参考文献的排列方式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而第一种形式的排列方式较多,有些是以文中出现的顺序,而更多的则采用作者姓氏的首字母的顺序来排列,如果文献中包括了中文和英文两种文献,则一般英文在前,中文在后。

(八)其他问题

除了上文提到的主要问题外,学术论文中经常出现的其他问题还有:

1. 中英文混用

在以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中,经常出现中英文混杂使用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很多写作者在写作中需要使用英文形式的术语或者名词,而这些词或者较常见,或者在文中属于中心词,所以写作者就直接将其列出。例如,本文前文中的举例,一篇论文的题目为“PBL 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的英文表达的缩写。再如,另外一篇论文的题目为“利用 Schema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对于不熟悉这个领域的读者来说,题目中出现的英文妨碍了他们从高度浓缩的题目中理解论文主题,其实,直接使用“schema”的中文翻译——图式理论,可以使论文的题目更加浅显、易懂。

中英文混杂使用的情况违反了学术期刊的出版要求。新闻出版总署(2010)规定: “出版媒体和出版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外国语言文字的使用规范化,尊重并遵循汉语言及所使用的外国语言文字的结构规律和词汇、语法规则。在汉语出版物中,禁止出现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外国语言文字”。正确的用法应是将英文词语翻译为中文,但中文后可以添加括号,将英文形式写在括号中作为注释,且常见词后不应夹注英文释义。

2. 摘要、引言、结论用语雷同

摘要、引言、结语三者都在不同程度上需要总结和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其内容有一定的重合,一般要求三者间保持一致性,互相照应,以保证论文的分析不偏离主线,同时做到区别用语,区分三者的不同要求。但是有些论文可能由于写作顺序的混乱或者后期未对论文进行检查和校对,导致三者之间出现雷同。

区分三者可从其不同的侧重点入手。摘要是对全文的概括,也是对研究的问题、研究的过程、结论等的简要、精确的阐述。引言简要说明研究的动机或研究方法,并包含对全文框架的概括说明,从而使读者理解全文的构思。结论即结束语,是对全文的总结,但不必对文中所有内容都进行说明,重点是突出主题,需要明示作者的观点。

3. 主题句缺失

论文每个部分都会分为一个或多个段落,主题句可以实现段落间的紧密连接。学术论文不同于一般的论文,其他论文可以采用多种阐述形式,比如故事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描述,但学术论文却要求观点鲜明,表意准确,因此在段首给出主题句就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主题句缺失的现象在学术论文中非常普遍,需要写作者提高这方面的意识。

4. 语言过于浪漫化

学术论文要求使用客观表达,以保证论文的严谨性。但实际中很多作者偏爱文学化、修辞化的语言和表达,例如:“问渠哪得趣如许,为有源头阅读来”, “‘课堂意外’生成课堂精彩”。这样的表述多见于诗歌、散文中,在学术论文中使用这类语言显然会影响论文整体的严谨性、客观性。浪漫化表达的出现与写作者对学术论文的概念和要求缺乏了解不无关系。类似表达出现较多的论文多为感想类的论文,因此,如果写作者了解了学术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5. 学术概念未加界定

学术论文不同于一般论文的表现之一就是学术论文中包含有较多的学术概念。在学术概念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写作者需要对它们进行明确的界定,以使读者清楚地理解其含义。这一点常常被忽略。学术概念的使用也应注意在全文中保持一致,不应出现多个相似的说法。例如一篇论文的题目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论文中出现了“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观念”、“批判性写作”、 “反思”、 “批判性思维教育”等多种说法,并且互相换用,令读者不知所云。学术概念通常与论文主题紧密相关,因此术语的界定是保证主题清晰的必要因素。如果缺失了界定,就会损害论文的严谨性。其次学术概念的界定往往不是唯一的,不同的研究者对其可能会有多种解释,因此写作者还应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学界普遍认可的或者作者认为合理的界定。

四、结语

基础教育阶段的论文比较关注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对外语教学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也将逐步深入。本文通过介绍学术论文的内容写作方面所涉及的根据论文类型确定内容写作的思路、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内容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英语教师写作时应依据研究内容选择合适的论文类型,并遵循一定的写作思路,同时注意根据我国外语教学理论的实际情况选择写作主题,同时加强理论分析,深究实践中的问题,以弥补学术研究不足的问题;加强文献搜集,避免重复研究和抄袭现象的出现。格式规范方面则应加强相关内容的学习,同时通过实际的写作来体会和掌握规范写作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笔者确信,论文写作有一定的规范要求,英语教师只要遵循规律,就能够写出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论文,希望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能够提高加强对学术论文写作规范的学习意识,提高理论分析水准,使自身的论文写作更加清晰和规范。本文已对学术论文的内容写作和格式规范进行了说明和阐述,但因篇幅有限,对其中某些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未做详细说明,例如参考文献的具体格式及统一标准等,读者可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多加了解。

英语教学论文发表 英语教学类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参考文献

[1]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Fifth edition)[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

[2]Slade, C. Form and Style: Research Papers, Reports and Theses (Tenth edi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001.81 GB 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EB/OL]. http://wenku.

baidu.com/view/b4a1da19a300a6c30c229fca.html,1988-01-01/2013-05-03.

[4]束定芳,华维芬. 中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1949-2009[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5]宋学侠. 教学论文写作的步骤[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1(11-12).

[6]文秋芳,俞洪亮,周维杰.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新闻出版总署. 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 [EB/OL].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0/12-21/2735579.shtml,2010-12-21 /2013-05-03.

Writing Norms of Research Papers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Abstract: English teachers of basic education make various mistakes, mainly on content and format, in writing research papers which reflects the fact that writers do not fully understand the norms of paper-writing. The paper presents that writers need to decide the research category of their papers and determine the writing clues correspondingly. Meanwhile, they are also supposed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ories in China so as to carry out theoretical research suitable to our national situation, whose experiments are also emphasized. The enhancement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alysis in depth, the avoidance of repetitive research, the significance of creativity and the harm plagiarism may bring about are stated. The paper then in the following part elaborates the writing requirements of title, abstract, keywords, introduction, the body, conclusion and references. The common mistakes include vague titles, abstract lacking necessary points, incorrect key words etc. At last the paper claims that the value and exactness cannot be guaranteed unless the writers obey the writing format norms.

Key words: research papers; content writing; elements of paper; format norms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3年第6期,第一作者:牛晓燕;第二作者:李永大)

英语教学论文发表 英语教学类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大学英语教学论文发表

作者:新风学术网 

英语教学论文发表 英语教学类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

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一直被列为基础课中的必修课。写英语教学论文不是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堆积,而必须留意融会贯通,把这些原材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变为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对于大学期刊的英语教学方法的一个探析还有了解,相信很多人也是很重视的,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因为英语方面的一个成绩的体现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个就业问题。下面我们谈谈英语教学论文发表。    大学英语教学论文发表技巧     1. 首先文章的写作。发表论文前首先要有写好的文章。    选题很重要 从期刊编辑的角度看,他们每天都会收到大量来稿,根本不可能阅读每篇邮件,基本上就是扫扫标题而过(不要评论人家不负责任,你试试看),所以论文的选题角度就很重要,最好的效果就是让编辑一看到就会眼睛发亮。因为大家都是刚刚进行学术研究阶段,对一个选题的深入研究比较难,往往需要多年的积累。但是,我们可以考虑改变策略,实现侧面击破。    2. 资料搜集与整理    一般来说,主题确立之后,就会自然地进入考察或搜集、整理资料的阶段。也可以说,这是论文写作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有一位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位演化的学科,经济学的进展方式是:考察资料、形成假说、检验假说,就经济运行情况取得有时是勉强一致的意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金融论文的撰写程序。由此可见,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考察或搜集资料的重要性。    有了资料,论文才可“言之有物”.其实,大家平时就要注意搜集、积累和占有材料:凡是你觉得特有利用价值的,就应把它搜集起来;积累材料要下大力气,花苦功夫,日积月累;占有材料应务求其多,力求其详。当我们选定一个题目后,再进行目的性、针对性更明确的搜集,紧紧围绕自己选定的主攻任务,时时联系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去搜集那些有典型意义的与自己确定的中心论点关系最密切的材料。    3.论文必须符合相关发表要求,这也是必须的;    论文格式必须符合规范;都是我们必须要做的,还有就是能走关系那就更好了(花钱找人代发,现在好多都是这样的吧);其次就是避开论文发表高峰期,每年都会有论文发表高峰期,避开这个时期,论文通过的几率明显会增大一些。    4.论文发表途径。    当然如果你想一两个月或者更快地发表,可以寻找其他渠道,比如一些论文发表网,但是选择论文发表网要慎重,选择不好,不但花了钱,还耽误加分。    5、对于期刊的选择。    一般,不要急于投稿发表,要先看看文件对期刊的要求,认可那些期刊,不认可那些期刊。鉴别期刊真伪,首先要到新闻出版总署网站查询其备案情况,然后再去一些数据库查询期刊的收录情况,例如: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另外通过杂志社网站投稿的,需要特别注意,不是每一本刊物都有官方网站,每一本刊物也不会做多少官方网站,这里需要大家辩别真假官方网站,堤防上当受骗。    下面就来介绍几个优秀的论文发表期刊:    核心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 周期: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1251/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0429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主管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审稿制度和编辑体例均严格遵从国际惯例,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由北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语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负责编辑,并实行同行专家匿名审稿。本刊由北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排印出版,邮局订数长期保持1万份以上,近年平均每期印数1.5万份,在全国各类学术期刊中首屈一指。    省级期刊《英语教师》 周期: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2-1319/G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8852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主管单位:天津市新闻出版局《英语教师》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是一本面向基础教育英语教师、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英语教学专业期刊。为给所有英语教师搭建相互了解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从今年开始,《英语教师》将论文覆盖的范围从中小学英语教学扩展到了包括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和公共英语教学在内的各级各类英语教学。    核心期刊《外语界》 周期:双月国内统一刊号:CN:31-1040/H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5112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主管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界》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目前国内唯一集中反映外语教学和科研最新成果与动态、探讨外语教学理论、交流外语教学实践经验、评介外语教学和科研图书资料的综合性刊物,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欢迎。是了解外语教学界动态的窗口,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外语教学理论、方法和经验的必备读物。

相关问答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教学法方向都能写些什么?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引言一般...

英语论文的格式及字体字号要求-懂得

一、论文的题目要求21131、论文题目以最恰当、最简明5261的词语4102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并有助1653于选定关键词和编制目录。2、...

sci论文发表流程?

发表流程1、SubmittedtoJournal投稿流程一般如下:杂志官网首页,打开submitpaper,以通讯作者的身份register一个账号,然后以authorlogin身份登录,...

英语教学类论文核心期刊发表..._职称英语考试_帮考网

以下是一些英语教学类论文核心期刊:1.TESOLQuarterly2.EnglishTeaching:PracticeandCritique3.ELTJournal4.Journa...

英语论文写作指导?

写作英语论文时首先应该构思整体的提纲,然后构思每一部分(introduction,methods,results,discussion)的提纲,最后构思每一段的提纲。只有当提纲构思....

发表SCI论文为什么要用英文?这样会不会降低中文在科技领域的传播?

首先,SCI本身就是一个基于英文的论文数据库,不仅没有中文,也没有日文、韩文。不是说SCI不收录这些国家的期刊,而是要求论文或者摘要等信息必须翻译成英文。也...

英语专业的论文是用英文写的吗?

英专也就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英文。英语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

英文论文怎样写?

写英文论文时,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主题选择: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确保它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并且在该领域中有足够的研究资料可供参考。2.研究和...

英文论文中引文占比多少?

英文论文的引文占比最好不要超过15%,不然就可能被系统判定为学术不端行为。众所周知,英文论文对于查重的标准还是很严的,通常情况下不能有大范围抄袭的情况。...

论文是关于什么的回答时请注明清楚。要有_作业帮

[最佳回答]Publishedin1847,WUTHERINGHEIGHTSwasnotwellreceivedbythereadingpublic,manyofwhomcon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