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缺乏对生活的感悟,缺少作文素材的积累。
不少小朋友认为,生活中没有什么事值得去写。
每天走重复路,做平淡事,平平凡凡,普普通通,既没有惊险刺激,也没有令人心动的事发生。
其实,如果用心仔细观察生活,体会生活,从生活中悟出道理,那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在一家超市里,父亲、母亲、儿子一家三口在完成了家庭购计划之后,父亲让儿子将使用过的购物手推车送回到原来的地方。
“儿子,你看到没有,手推车扔得到处都是,没有一个人送还,这是超市专门雇人负责归拢手推车的原因。”父亲耐心地教导着儿子:“你认为送还手推车是不是一
儿子陷入了深思,短暂的沉默之后,母亲插言道:“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别太苛求儿子了,我们
当父亲正要放弃自己的要求时,他看到,一个老大爷和一个老奶奶一人推着一辆手推车,将它们送还到了原来的地方。
看到此情景,父亲再次对儿子说道:“这世界上共有两种人:一种人用过手推车后,将它随处一扔了事;另一种人则会将它送回去。我希望你做送回去的那种人,现在你把手推车送。
小故事,大道理。
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写作素材。
生活从来不缺少美,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美的眼睛。
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需要我们仔细去体味:
世界上有这样两种人: 一种人总是去做自己认为正确、有益的事;另一种人则是寻找理由不去做这样的事情。
第一种人无疑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这种人无论别人做不做,他们都会坚定地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因为在世风日下的环境中,他们不想让世界改变自己。
而第二种人由于听之任之,随心所欲地放纵自己,最终只能被世界改变了自己,失去自己心底最真、最纯的东西。
是改变自己,还是改变世界,别让世界改变了你。
萧伯纳说:“聪明的人应该懂得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只有那些不怎么聪明的人才会去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但历史往往是后一种人创造的。”改变自己还是改变世界?成长路上,需要每个人做出自己的正确选择。
改变,当你来到这个世界时,你可曾想过自己给多少人带来多少痛苦?当你降临到这个世界时,你又可曾想过你将带来多少悔恨?
改变,当你呱呱坠地,来到每个人的面前时,你可否知道你让多少人痛哭流涕?你狞笑着,挥舞着手中的利刃,改变了一个又一个曾经有过冒险和梦想精神的人,使他们由踌躇满志至缩头缩尾,犹豫不决,让他们面对所谓的“现实生活”。
改变,我也在经受着你的灵魂拷问;改变,你也把我放在大熔炉里历练------
你的利刃也许会刺穿我并不坚强的灵魂,让我在失败的泥潭中无法自拔;你的到来也许会让我众叛亲离,使我独自咽下痛哭的泪水。你,如同泥泞的沼泽,让我深陷失败之中;你,如同黑暗的深渊,让我独处寂寞之境;你,如同无底之深海,把我牢牢地禁锢其中。
改变,但我不惧怕你,我不会因你而改变我自己。
心如囚笼就是最坚固的铠甲,使我不受你的剑所伤;拥有顽强毅力的我不会为你所动,我将一直走下去;我的柱杖将帮我度过最泥泞的沼泽,使我不被玷污;内心的强大将驱散黑暗,使我不被吞噬;我用坚强的翅膀将飞过那最宽广的海洋,使我不至被大海淹没。
我从不担心在你面前暴露我的劣势,因为唯有如此,我才有机会看到自身的不足,拥有自我改变,自我完善的机会。我从不害怕在你面前痛哭流涕,因为只有如此,我才能够勇敢地咽下自己的泪水、苦水和汗水,勇敢向前,面向未来。
我不会轻易地去改变自己,因为只有如此,我才有机会改变这个世界,做一个“不怎么聪明的人”,就像萧伯纳说的那样。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始终坚信:攀登和跋涉终能立足于山巅。是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还是改变世界以适应自己?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远帆济沧海。我选择改变世界!
【总评赏析】
这篇优美的议论文,开篇引出自己的论点,提出问题,接着用拟人化的写法把改变进行了详细、充分的论证,对话式的结构设计,让读者如在面前,聆听教诲。娓娓而谈,道理通俗明白,令人信服。
感谢您曾经来过,您的每一次点赞和评论,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作文路上,刘老师与你一同奋力前行。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刘老师谈特殊教育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代替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赞扬传统书信的交流方式
从这个角度立意,我们可以写自己身上发生的跟书信有关的人和事,引起读者对书信的共鸣;可以欣赏父辈们、前人们的手写书信,体会其中的“字字推敲,款款情深”;也可以写传统书信代表一种传统文化,我们不可以摒弃,而应该在新的时代下更好地传承。
2.肯定新的交流方式
从这个角度立意,我们可以写“沟通方式的变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事物,并尽可能地接受新生事物;我们也可以写“理性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看到书信这种交流方式的确跟不上如今时代的发展步伐。
3.沟通在人心,不在形式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能够打动人心的,永远是感情和诚意,而不是信纸、电脑、手机等沟通形式。从这个角度立意,我们可以提醒人们沟通不在于用何种形式而在于是否传递真情。
一考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场围绕家书兴替的讨论就此展开。学生甲认为家书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认为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当然不用写信……说到底,这是一场有关科技与传统的争论。
其实,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京都的建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的设计模仿的是中国隋唐的长安城和洛阳城而建的。其中,洛中最显京都街道棋盘式的布局,这里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既有千年古刹,也有西式建筑。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两层楼木屋,充满古色古香的韵味。在京都市区,甚至6公尺以上的建筑都被视为破坏景观,极易引起市民反对,所以没有高层建筑,也没有高架桥。走在京都的街道,你会看到很多的手工纺织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满传统味道的景象。
同样,你也能在京都领略到现代气息。在京都最新的车站,你能感受到现代科技带来的完善设施:交通、停车场、文化店、饭店、百货公司等全球数一数二的各类设施,尤其是车站内高11层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货公司商场及科技游乐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个多元化的建筑。站在这个多元化车站的顶楼眺望,看到高台寺周边的庭园,低矮的两层楼木屋,你才会真正惊诧于京都的魅力,绝不是精彩绝伦的现代建筑,更多的是千年传统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又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中国馆内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制作的《清明上河图》;上海馆中由声、光、电演绎的多媒体影片《永远的新天地》;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等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展品。
京都的灿烂和世博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不矛盾,我们既不能以传统文化消亡为代价来推进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不能无视现代科技的发展来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唯有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两翼齐飞,整个人类的发展才有更加灿烂的未来。
名师点评
本文以所给材料为思考依据,提出“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可以完美融合”的观点。为证明观点,作者列举了两则事例,皆取自现实生活,引人深思。文章论述逻辑清晰,论说有力。
一考生
书信在减少,而现代交流方式更加流行,代表着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在逐渐改变。木门换成防盗门,门锁换成指纹鉴别的,我们的安全措施在不断改变;汽车变火车,火车变飞机,我们的交通工具也随着人们的需求逐渐改变……但是,这些改变并不代表我们内心的改变,我们应正确地对待这些改变。
首先,我们应正确认识改变。改变并不代表消失,就像从古代延续至今的书信。它比起电话、短信、邮件,可能并不快捷方便,但是它却最充满诗意,最能表达人的情感。同时,这种书信承载了我们华夏几千年的文化,怎能被人们抛弃,怎能消失?也许正如同学丙所说,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但是书信的本质是不会消失的。
其次,我们应该正确判断改变的利弊。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变得多元化,并不是所有的改变都是正确的,我们应该发扬那些正确的改变,摒弃那些错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变得更加便利,可人与人交流的心却不能改变,应该一如既往地真诚热情;我们的防盗措施越来越高级,但却不能让竖起的铁门将我们的心也隔开,改变我们心的温度,让它变得冰冷,待人冷漠;我们的交通在逐渐发达,人们努力改变,提高着行驶速度,可是交通质量怎么也在改变呢?越来越多的高空坠机、高铁追尾事故发生,速度提升了,但交通安全却让人感到担忧。这无疑是坏的改变,我们应该在深刻认识后将之再次改变,将交通质量提升。
最后,改变也可以是一种自我认识的提升,我们应该正确对待,在适宜改变时抓住改变的机会,提升自我。试想,如果没有改变,怎么会有班固投笔从戎,收复我西域千里江山?如果没有改变,齐白石与川端康成怎能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为世人留下精美的画作与启迪人心的文学巨作?如果没有刘翔从跳高到练跑步的毅然改变,怎会有黄色闪电惊艳世界的那一刻?
改变是多种多样、有好有坏的,我们应该做的便是正确对待它。只有正确对待改变,我们才能提升自我,使社会有更大的进步。
名师点评
1.文章关注社会生活,选材丰富。本文不仅列举了班固、刘翔等人的事例,还由材料中的书信问题联系到身边的安全措施、交通工具等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2.作者既关注社会的改变,也关注个人的改变,论述的三个层次逻辑关系紧密,中心突出,思路清晰,有说服力。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广州一模语文作文是吧……我当时写的是革命世界与革命自己
[最佳回答]我曾经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世界上的人们都发现了一个上帝之门,只要打开它,你就能实现自己许下的心愿.有一次,全世界的人们都来到这个大门前,这个门富...
穆罕默德曾当着他的信徒说,他有能力移山,只要叫三声“山过来”,山就会过来,然而穆罕默德叫了三声“山过来”,山仍然“不动如山”。于是穆罕默德对信徒说:“...
...如果我们能够尽快调整自己适应变化,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当我们面对变化时,我们会害怕,会感到无所适从,这很正常。只要我们能够认真科学的对待畏惧,它甚...
[最佳回答]人总有一死有的一世平平没人记得,有的一世轰轰烈烈后人评论,了不起.我们应做那种人.
[最佳回答]1.开篇首段可以先宏观的介绍书本知识的益处.2.继续列举几位历史上通过读书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最后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名人事迹,可简单的介绍,亦可摘...
关于革新的议论文论据大全改革创新,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高考革除旧弊就要具备与旧事物斗争的勇气;开创未来就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革新者是披...关...
设问句是提出问题自己回答或者提出问题不用回答。其句子特点就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句的表达感情色彩更加强烈,突出强调意图很明显,常用在议论文中。本句可以改...
[最佳回答]自己写吧,多活跃活跃自己的思维,现在还可以找帮手,到了高考考场上你就是悬赏一百分也没人能够帮你的.自己写吧,多活跃活跃自己的思维,现在还可以找...
[最佳回答]变化记得有人说过:“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我们都抓住了变化的尾巴.死死的.当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无穷无尽的变化着.变化就像瓶子永远里不开瓶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