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
01
铝合金材料发展现状、趋势及展望
管仁国,娄花芬,黄晖,梁霄鹏,肖翔,李慧中,李芳,王建军,运新兵,曾黎滨
2020年第5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5.013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5.013
02
先进铜合金材料发展现状与展望
姜业欣,娄花芬,解浩峰,李廷举,宋克兴,刘雪峰,运新兵,汪航,肖柱,李周
2020年第5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5.015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5.015
03
智能制造推动我国制造业全面创新升级
钟志华,臧冀原,延建林,苗仲桢,杨晓迎,古依莎娜
2020年第6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6.018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6.018
04
我国洁净煤技术2035发展趋势与战略对策研究
孙旭东,张博,彭苏萍
2020年第3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3.021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3.021
05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王天枢,林鹏,董芳,刘显著,马万卓,付强
2020年第3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3.014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3.014
06
面向2035的新材料强国战略研究
谢曼,干勇,王慧
2020年第5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5.001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5.001
07
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谭旭光,余卓平
2020年第5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5.019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5.019
08
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初探
陶永,蒋昕昊,刘默,刘继红,赵罡
2020年第4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4.013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4.013
09
我国深海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研发现状与展望
杨建民,刘磊,吕海宁,林忠钦
2020年第6期
10.15302/J-SSCAE-2020.06.001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6.001
10
能源新技术新兴产业发展动态与2035战略对策
张博,孙旭东,刘颖,彭苏萍
2020年第2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2.006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2.006
11
面向数字化转型的“互联网+”战略升级研究
何伟,张伟东,王超贤
2020年第4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4.002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4.002
12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谈仲纬,吕超
2020年第3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3.016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3.016
13
面向智慧能源系统的数字孪生技术及其应用
唐文虎,陈星宇,钱瞳,刘刚,李梦诗,李立浧
2020年第4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4.010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4.010
14
稀土功能材料2035发展战略研究
朱明刚,孙旭,刘荣辉,徐会兵
2020年第5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5.006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5.006
15
金属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研究
郭绍庆,刘伟,黄帅,向巧
2020年第3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3.009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3.009
16
我国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战略研究
李仲平,冯志海,徐樑华,吕春祥,李龙,朱世鹏
2020年第5期
doi: 10.15302/J-SSCAE-2020.05.005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0.05.005
2021年度
01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框架研究
舒印彪,陈国平,贺静波,张放
2021年第6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6.003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6.003
02
我国电力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舒印彪,张丽英,张运洲,王耀华,鲁刚,元博,夏鹏
2021年第6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6.001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6.001
03
电解水制氢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俞红梅,邵志刚,侯明,衣宝廉,段方维,杨滢璇
2021年第2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2.020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2.020
04
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康红普,王国法,王双明,刘见中,任世华,陈佩佩,秦容军,庞义辉,曲洋
2021年第5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5.016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5.016
05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交通运输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路径研究
李晓易, 谭晓雨,吴睿,徐洪磊,钟志华,李悦,郑超蕙,王人洁,乔英俊
2021年第6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6.008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6.008
06
我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研究
张贤,李阳,马乔,刘玲娜
2021年第6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6.004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6.004
07
海上风电支撑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思考
刘吉臻,马利飞,王庆华,房方,朱彦恺
2021年第1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1.021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1.021
08
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刘应都,郭红霞,欧阳晓平
2021年第4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4.019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4.019
09
我国生物质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田宜水,单明,孔庚,麻林巍,邵思
2021年第1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1.004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1.004
10
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与对策探讨
黄维和,韩景宽,王玉生,沈珏新,程蕾
2021年第1期
10.15302/J-SSCAE-2021.01.017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1.017
11
我国智能建造关键领域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
陈珂,丁烈云
2021年第4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4.007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4.007
12
我国能源绿色开发利用路径研究
李全生,张凯
2021年第1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1.012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1.012
13
全球能源转型及我国能源革命战略系统分析
赵云龙,孔庚,李卓然,麻林巍,倪维斗
2021年第1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1.005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1.005
14
全球作物种业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种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郑怀国,赵静娟,秦晓婧,贾倩,齐世杰
2021年第4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4.022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4.022
15
面向2035年智慧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赵春江,李瑾,冯献
2021年第4期
doi: 10.15302/J-SSCAE-2021.04.001
www.engineering.org.cn/ch/10.15302/J-SSCAE-2021.04.001
注:优秀论文根据中国知网论文被引频次评选得出。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研交流的新高地
在中国科研领域,有一个平台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卓越的服务,吸引着广大科研人员的目光,它就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这个平台是国内唯一免费全文期刊库,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发起, 期刊上网工程历时多年,得到广大学术期刊的支持,目前已收录近千家科技期刊、逾130万篇各领域科技论文全文,全部提供给广大科研工作者及爱好者进行免费下载。
图 1
自2003年创办以来,该平台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精心打造下,已成为国内科研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几个突出的重点更是令人瞩目。
一、快速发表,共享最新成果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之一,便是其高效的论文发表机制。传统期刊的论文发表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评审、修改、编辑、印刷等流程,这不仅大大延长了科研成果的传播时间,还可能让许多宝贵的创新思想在等待中失去价值。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则打破了这一瓶颈,通过“先发布、后评审”的方式,允许科研人员在研究成果完成后立即上传至平台,实现快速共享。这种即时性不仅极大地缩短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社会的距离,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宝贵平台。此外,平台还聘请了众多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评价,确保学术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学术界的相互学习与进步。
图 2
二、免费获取,推动知识普及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资源的获取成本往往成为制约科研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被锁定在付费墙后,使得广大科研人员和学生难以触及。而“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则以其完全公益性的定位,彻底打破了这一壁垒。平台上的论文均可免费下载和阅读,无需任何注册费用或订阅权限。这一举措不仅大大降低了科研成本,也为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无论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还是深耕多年的资深专家,都能在这里找到所需的科研资料,共同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三、多维度服务,助力科研创新
除了快速发表和免费获取论文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还提供了多维度的服务,全方位助力科研创新。平台不仅涵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还根据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设置了多个特色栏目。例如,“首发论文”栏目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及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优秀学者及主要论著”栏目则通过免费为优秀学者建立个人学术专栏,展示其学术成就,引导年轻学者成长;“名家推荐精品论文”栏目则收录了由知名学者推荐的国内外精品论文信息,帮助用户快速了解本专业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成果。此外,平台还提供了强大的检索功能和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服务,确保用户能够轻松找到所需信息。
图 3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以其快速发表、免费获取、多维度服务等突出优势,正逐步成为科研交流的新高地。 它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高效、便捷的学术交流平台,也为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将继续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为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科研创新贡献更大的力量。
相关问答
况。已审核待编辑的状态意味着您的论文已经通过了初步审核,但还需要进行编辑和格式化。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因为编辑人员可能需要处理大量的论文。...
[最佳回答]科技与生活科技无处不在,科技使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我们的衣食住行一刻也离不开科技的贡献.20世纪的发明与创造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变化.拉链:天衣无...
[最佳回答]最近这几年,大家觉得天气一下子就变热了,原本凉爽的秋天现在几乎要到10月下旬才开始,8月份最热的天居然达到了40度以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人类...
2113我谈环保袋——科技小论文5261现在,环境保护已经4102成了社会上的人人注重的话题。1653我们是资源有限的国家,人人都应该保护环境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