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报》
构建与学术的桥梁 拉近与权威的距离
图 | pixabay
大家都知道,论文的通讯作者对一篇论文来讲是最重要的。论文出任何问题,首先找的就是通讯作者。那么如何做好一个合格的通讯作者呢?
1. 就一个课题组来讲,通讯作者通常是导师。 一篇文章的idea可能主要来自导师。有的通讯作者还会负责论文的写作,也有的是学生负责完成论文的初稿,导师认真修改。总之,通讯作者要对这篇文章非常了解,要负责回复来自期刊编辑的各种问题。
2. 在论文投稿前,通讯作者要发email给所有的共同作者(co-authors) 征求意见,在所有人都没问题的时候,才能投稿。 这是非常严肃的问题。这里举个例子,我在澳大利亚的一哥们有个博士生,投了一篇英文摘要给一个会议(通讯作者是导师)。英文截止日期快到了,就事先没把摘要发给我和其他共同作者看,擅自就投出去了,毕竟就一篇会议论文摘要,又不是期刊论文,而且时间上通知所有共同作者也来不及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这是学生自己的解释。然而,过了几天,会务组发信给所有共同作者,摘要接收了。也就在同时,共同作者的一位,也是我那哥们的大老板(也是学生的副导师)很客气地给我那哥们发信问,这篇文章怎么回事?他之前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这个摘要的信息。哥们儿很不好意思,把学生叫来问清楚原委,狠狠批评教育一顿,并马上把论文摘要撤回了。这个例子说明什么呢?论文投稿不遵守规矩,出问题,第一责任是是导师,是通讯作者。另外,多说一句,我们国内很多论文投稿,是学生用导师的邮箱代替导师作为通讯作者投稿,这是很危险的。一旦论文出问题,期刊主编第一时间会找导师,而不是学生。这种事,任何解释都是徒劳的,而且是越抹越黑。
3. 论文在修改阶段或接收后添加一个作者可以吗?原则上是可以的,但通讯作者要跟期刊主编解释清楚,为什么要加多一个作者。 有时,加多一个作者后,主编会把这篇文章作为一篇新的文章,重新送审。老实讲,这种做法会给主编留下不好的印象。另外,论文投出后,随便更换共同作者的顺序,也都是非常不专业的的做法,会被认为非常不严谨,有的论文会因此被拒搞。
4. 论文投稿最好用大学的官方邮箱。如果用126、163 甚至qq邮箱,原则上不是不可以,但会显得不专业。 因为大学的官方邮箱是唯一的,可信的。其他的邮箱,主编无法判断是否是通讯作者本人的。
5. 论文的英文写作问题。作为通讯作者一定要严格把关,否则很多不错的工作都是死在了语言的表达上,非常可惜。 有的朋友可能天真地认为,只要论文的内容好,语言问题交给编辑改就行了,这是非常愚蠢的想法。你想想一个编辑每天要负责处理几十篇甚至更多的稿件,英文看不懂,会分分钟被拒掉。另外,导师作为通讯作者,英文太差是会让人轻视的。有一次,一位资深的期刊主编拿着一篇文章问我,你们中国的投稿,投之前,教授都会认真改过吗?这篇文章,内容还不错,但英文太差了!这是教授改过的论文吗?我大概扫了一遍论文,英文确实漏洞百出。老头不断摇头。
6. 我之前也听一朋友说他们系里有个老外,经常收到国内研究生的来信,要加他作为共同作者一起发表论文。开始这个老外还很高兴,觉着自己影响力还不小,但考虑到这个学生做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且也没有贡献,就婉拒了。 可这个学生没多长时间又发信要求这个老外只要改改英文就可以。老外考虑再三还是拒绝了。可这个学生百折不挠,又发信要求老外作为共同作者,并说出了实情:毕业论文压力太大,挂个老外,帮忙改改论文,并借助老外在业内的名气,论文可能发表容易些。老外看到这第三封信更加困惑了,找我哥们了解情况,你们中国的学生这是怎么了?我那哥们搞得就像自己的事一样脸上很是挂不住,但也无话可说。最后,我那哥们跟我说,有些学生简直是逼疯了,脸都不要了!
7. 最后说一下,作为通讯作者,在回复审稿人意见时的身段定位。我发现很多国内的老师也好,学生也好,在回复审稿人意见的时候,表现的太过谦卑。 比如,审稿人提了一个意见,也不管对错,先来一个I am sorry 。这个sorry完全没有必要,有什么可抱歉的?作为通讯作者回复审稿人的意见时,给予足够的尊重是必要的,但完全不必要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太低,而是要以一个平等的身段去回复审稿人的各种正面的,负面的问题,不卑不亢,才能受到尊重。
8. 现在能想到的就这么多,不足之处大家继续补充。
作者 | 王善勇 授权发布
编辑 | 张磊
精
彩
回
顾
《测绘学报》2019年第3期网刊发布
关于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开放报名! 首届DataEarth《测绘学报》杯开发者大赛万元奖金等你来拿
今年的硕士、博士确定能毕业么? 教育部今年拟抽检6000篇学位论文
2019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出炉
杨必胜、张小红、赵齐乐等测绘信息领域专家入选第四批国家“万人计划”入选人员
关于召开“测绘前沿科技大讲堂与科技期刊论文写作理论与方法高级研修班”的(一号)通知
权威 | 专业 | 学术 | 前沿
微信投稿邮箱 | song_qi_fan@163.com
微信公众号中搜索「测绘学报」,关注我们 ,长按上图二维码,关注学术前沿动态。
欢加入《测绘学报》作者QQ群: 297834524
进群请备注:姓名+单位+稿件编号
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之间一直是缠缠绵绵到天涯的关系,很多人对这两者并不陌生,但是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又感觉比较绕,小编今天特意收集了平时大家提到的关于两者之间的一些问题,做成问答集锦,你想知道的,都在里面啦~
第一作者通常主导大部分的实验工作,在一般的情况下,引用一篇论文时,提到的就是第一作者的名字,如 Tomas et al. report that...。
以第一作者的身份进行论文发表对博士生的科研路是很重要的,不止中国,全球大部分的博士毕业标准都要求学生要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至少一篇论文。
对博士后及资深教授来说,作为第一作者的期刊论文发表是争取基金、职称晋升及续聘时的重要因素。 据此,期刊论文的作者名单里,第一个名字一直是最抢手的位置。
在第一作者之后,作者顺序是根据对研究的贡献度排序,贡献度越高的排名越前。 不过,有时候可能会有多位作者贡献度相同,这时候就可以列为共同一作、共同二作 ...
小编划重点:
第一作者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要毕业、评职称、争基金...没头发可以,没它不行~
通讯作者是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在投稿、同行评审和整个发表流程中负责和期刊沟通。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来说,研究成果算是通讯作者的。能当通讯作者的人一般有以下几类:
1论文的法定负责人
通讯作者也是论文的主要受益人之一。也可以这么说,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这项科研成果的主要贡献者,而论文的通讯作者是这项成果的责任者和受益人。
2导师、教授、科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其主要贡献是提供研究指导、研究经费、试验场所、实验室、仪器设备等与实验相关的物质资源。
3论文的任何作者
要是一篇论文有数个作者,通讯作者可以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位。至于到底是谁,主要看通讯作者在这项研究中真正起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要是他在整个实验中做到了关键的作用,那么他就理所当然地即可做第一作者,也可做通讯作者。
小编划重点:
对于学生来说,通讯作者一般是他的导师。
对于研究机构来说,通讯作者一般是项目负责人。
对于出版机构来说,通讯作者可以是机构老板。
另外!!!一定要有固定的通讯地址!
通讯作者未必是第一作者,但第一作者可以是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多数情况和第一作者是同一个人 ,只有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时候,才有必要在文章脚注中附加通讯作者的标识。
所以,总的来说都重要!对于作者来说 ,第一作者很重要,谁是通讯作者没关系,但是通讯单位很关键,很多单位评职称看通讯单位,不看通讯作者。对于导师来说 ,通讯作者重要,因为导师永远当通讯作者,至于谁是第一作者不重要。对于出版机构来说 ,通讯作者非常重要,因为机构老板也常是通讯作者...
小编划重点:
通讯作者不是随便挂的,一旦出现通讯作者,这篇文章的科研版权就要非常注意了~
共同作者排在第一位的是最好,所有东西都可以申请。 因为排第一的肯定是第一作者,大家引用的时候都会缩写成“First-Author, et al,但是排在第二位就要小心了,排在第二位的虽然也是共同第一作者,但是有些单位只看第一位的 ,所以评职称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单位科研处排在第二的共同作者能否评职称。
不过事无绝对,以下一些例子里面的共同一作和第一作者的贡献量和含金量差不多,排序嘛,就比较随便了···
1按作者名字的字母顺序决定作者排序
2抛硬币决定作者顺序
3根据对星战的痴迷程度决定作者顺序
4根据门球比赛结果决定作者顺序
小编划重点:
国内对作者排序还是很重视的,很多机构和单位甚至只认可排序靠前的,所以能排前面就别排后面啦~
并不是要求所有的论文都一定要写通讯作者。对于没有通讯作者的稿件,默认第一作者为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多数情况和第一作者是同一个人,这样的话实际上是省略了通讯作者。只有在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时候,才有必要加通讯作者。不赞成一味地模仿国外杂志,加不加通讯作者应根据需要而定。
小编划重点:
通讯作者非必须,随意模仿不可取~
目前,最常见的做法是权力最大的排最后,权力排倒数第二,也就是大老板排最后,小老板排倒数第二 。一般期刊只能允许两位通讯作者,在文章中标注,列出他们的邮箱,偶尔也会看见有些期刊会有三个通讯,不过也有些期刊不准共同通讯,只能一个人。所以在投稿前一定要仔细阅读稿约。
小编划重点:
根据权力大小排就对了!
可以。第一作者兼任通讯作者没什么问题,更何况,对单一作者的论文来说,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肯定是同一个人。如果你的教授对研究也出谋划策,拟出初始计划和研究设计,一定要将他列为共同作者。至于具体怎么做,还是需要跟导师商量,达成一致,避免日后产生争议。
小编划重点:
导师可以既当第一作者,又当通讯作者。
一般来说,期刊对于作者顺序变更不会有太大的意见,但非必要最好避免更换通讯作者 ,因为期刊编辑和通讯作者之间已经有过交流,有一定的熟悉程度。
不过,如果有不可抗拒的因素需要换通讯作者跟作者顺序的话,一定要跟编辑沟通解释清楚,因为这会涉及到之后的一系列问题,例如评职称、申奖金等等。另外,修改作者的时候,一定要附上新的版权~
小编划重点:
作者顺序可以改,通讯作者最好不要改!
通讯作者的作用就是期刊编辑最主要的联系窗口,相关的沟通事宜都是通讯作者负责,不是通讯作者最好不要和期刊编辑联系 ,为避免将事情复杂化,最好是将事情积极反馈给通讯作者,再由通讯作者和期刊编辑沟通。
小编划重点:
让通讯作者架起沟通的桥梁~
通讯作者是要对论文的全程进行把关的。特别是对里面内容的真实性,论证的根据等,有没有达到发表的水平。所以,通讯作者,既是一个署名权,更重要的是对这篇学术论文承担的责任。如果这篇文章出问题,通讯作者是第一责任人! 当然那些没有被告知,就被别人列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还是会有背黑锅的时候···
小编划重点:
通讯作者负责就要负到底!
如果在学术界口碑好、有名望教授当自己论文的通讯作者,会增加论文的投中率。因为通讯作者需要对论文把关,好口碑的教授一般学风严谨,出任通讯作者也是以自己的名誉来做担保,所以编辑在审查的时候,也会增加对论文的好感度,最后能不能投中关键的还是看论文的质量。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你的导师,或者论文的指导专家一类的人物,只要是通讯作者不论是否第一作者,他都可把该论文记在他的课题中,当然一般通讯作者会是一些杂志的编委之类,...
当学术论文的作者由多人合作完成时,就需要确定其中的一人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由他来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系和接受读者的咨询等其他事宜。通讯作...
答案:通讯作者指课题的总负责人,通讯作者是论文对外责任的承担者,是文章最重要的作者,在论文投稿、修改直至被接受发表的过程中的一切联络工作,一般由通讯作...
[回答]1.通讯作者往往指课题的总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和把关。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要负责与编辑部的一切通信联...
性质不同:通讯作者是文章的负责人;第一作者是文章的执行者作用不同:通讯作者承担课题的经费、课题设计以及对文章的书写的把关;第一作者在创新性科研成果中...
[最佳回答]就是论文的联系人.我投过论文的,我是第一作者,我导师是通讯作者.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不是一个人.当不是同一个人时,表明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系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着文章可靠性的责任。通讯作者的好...
论文著作权属于第一作者。补充资料: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论文属于文字作品,是著作权的保护客体。自论文诞生的那一刻起,作者就自动取得它的著作权,...
是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之外的共同作者co-author。所谓论文参与作者,一般就是指既不是本文的责任作者,也就是通讯作者,也不是具体完成任务的作者,也就是第一...
国内比较看重第一作者,第一作者署名的论文数量是考核的中药标准。通讯作者是指idea的提出者。第一作者就是排在第一位的作者。比如,你上研究生期间,你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