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鞋子》:奔跑中的童话

作者:杜宜浩

今天我们迎来了第70个国际儿童节。相信每代人对于童年的回忆都会定格于不同的画面,在这些记忆中儿童电影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儿时观影中的触动转化为我们的成长经验,同时它也成为标记童年的标尺。在当今世界影坛,伊朗的儿童电影以独特的儿童视角、现实主义的影像风格和深刻隽永的主旨表达成为最特殊的存在,在这些影片中《小鞋子》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它既可以看作是奔跑中的童话,也可以作为一则社会现实的寓言。

童话论文 《小鞋子》:奔跑中的童话

《小鞋子》海报

奔跑中的伊朗儿童电影

伊朗电影因20世纪60年代末的伊朗“新浪潮”电影而走向世界影坛,1979年到2000年间,伊朗有近300部电影在国际各大电影节获奖,新千年后继续为国际所关注。伊朗电影最突出的特点是儿童电影数量众多,并且艺术水准较高,这是其他国家未曾有的现象。

伊朗儿童电影的创作态势可以用“奔跑”来形容,这与伊朗电影的创作环境有极大关联。在伊朗,宗教与政治几乎是无法触碰的话题,甚至女性形象也成为电影表达的禁忌,多数伊朗导演在创作中尽力规避这些题材,将表现对象转向儿童。同时,伊朗儿童电影蓬勃发展来源于国家的扶持,1960年代,伊朗王后倡导创办的青少年教育智力发展中心(简称Kanun)成为伊朗儿童电影最初的发源地,包括阿巴斯在内的众多导演都曾有过为Kanun拍摄儿童片的经历,对伊朗儿童电影的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其他国家仅仅承担教育功能的儿童电影不同,伊朗儿童电影几乎都是以儿童的眼光来审视成人世界,表现社会问题。现实主义风格是伊朗儿童电影的一大特征,这与1960年代伊朗“新浪潮”电影中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推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影片的现实主义风格不仅表现在启用非职业演员、长镜头拍摄,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另外,伊朗儿童电影还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蕴含着对民族文化和精神的思考,超出了儿童电影本身的意指范畴。而这些特征在《小鞋子》中均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儿童视角与成人话语

故事围绕“鞋子”这一核心意象展开,以鞋子的丢失作为开端,以鞋子问题的解决作为结局,由此建立了孩子与成人两个世界。故事逻辑的通畅皆源于孩子的讲述视角,对成人来说并不构成问题的鞋子,在孩子的逻辑中却成为无法逾越的难题,恰恰是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和处理问题让影片充满了童趣。

童话论文 《小鞋子》:奔跑中的童话

《小鞋子》剧照

在多数伊朗儿童电影中,儿童世界通常都是作为成人世界的镜像而存在,这在《小鞋子》中也有所体现,虽然儿童的视角能够给观众带来天真无邪的感受,但成人世界却又不断地投影在儿童视角的叙事中。影片最大的转折出现在父子两人前往富人区求职的段落,骑着自行车的父子很容易让人回想起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中的父子形象。在家中滔滔不绝地数落老婆和孩子的父亲,在富人面前竟然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失语者”。“鞋子”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依赖成人解决,阿里使劲了力气也未能赢得球鞋,最终是父亲用赚来的钱实现兄妹两人的愿望。导演马基德•马基迪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在电影中把孩子置于这种艰苦的条件中,是为了向今天的孩子们传达一种责任感,让他们知道必须努力塑造自己。”这里的责任感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使孩子对生活现实完成认知,正像在影片中我们通过阿里的眼睛看到了成人世界的秩序和规则,除去童话色彩,《小鞋子》也是成人世界的寓言。

如果将伊朗与中国的儿童电影进行对比,能够看出两个国家对于儿童电影理解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按照表现内容的不同,儿童电影可以分为“幻想型”和“现实型”,伊朗儿童电影属于很典型的“现实型”。而当下中国主流儿童电影倾向于“幻想型”,即强调想象力,注重通过神秘和奇特的艺术效果来展现和释放儿童的内心情感,且以动画片为主。近年来,虽然也出现了《孙子从美国来》《如果树知道》《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等以儿童为表现对象的现实型电影,但影片主旨过于晦涩和成人化,并非儿童能够接受。反观以《小鞋子》为代表的伊朗儿童电影在儿童接受与主旨传达之间达到了平衡。

从影片的社会价值来看,儿童电影是应该受到重视的电影类型。正如马基德•马基迪在谈论儿童片拍摄时所说的——要带着使命感拍电影,因为它不仅为儿童编织起童话般的梦境,还充当着传递价值的重任。

(作者系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讲师,电影学博士)

一种生命本真的自在释放

杨新宇供职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中国电影史的教学与研究,不承想他竟然还是一个超现实主义的诗人。他最近突然出了本诗集《软雾中的奔虎》,在送我的签赠本扉页上还额外题了一句“她的蓝色化为露水”,这句诗的全文也不长:“每夜/月亮冷的时候/她的蓝色化为露水/我们的心情/会和别的时候/有些不同”,诡异得很,但又有种莫名其妙的可爱。难怪他做电影研究时偏爱超现实主义的影片。

童话论文 《小鞋子》:奔跑中的童话

《软雾中的奔虎》杨新宇 著 海豚出版社

他因为看不懂《荒原》,有点瞧不上艾略特,但非常推崇狄兰·托马斯。狄兰·托马斯诗中装了导火索的植物,他的诗是奔跑的种子、随便放肆的花朵,更升级成了奔放的动物意象,或是幻化为云朵,吹动自己的风,表现出一个颓丧中年超现实的可笑幻想。

奔虎,是城市里书斋枯坐的文人的梦,那与荒野自然相连的一部分,是真是幻,是内心一种割舍不下的热望,是生命本真的一种自在释放。也许人生本就是围城,纵然现代人不可能再重回自然之怀抱,但我仍对这部分诗作格外喜爱,我喜欢那有出息地开放的花朵,喜欢那应该有个夏天样子的夏天。“吹动万物,也吹动他自己”的大风,不会出现于现实中,然而在平静的日常生活中,内心之风暴却会一次次袭来。“灵魂应该用来压住生命/还是应该随风舞蹈/我的房间里/这时忽然有一只老虎”,这超现实的一幕颇可玩味,这是灵魂的显影吗?不免让人想到细嗅蔷薇的猛虎,想到里尔克的豹,想到狄兰·托马斯的《死亡也一定不会战胜》,这只老虎终有一天会在软雾中开始背对死亡的奔跑吗?

不过这本诗集最大的特点,不是超现实,而是“不伦不类”。杨新宇在序中说,自己二十年中所写寥寥无几,如要出版,恐怕“薄得太令人气短”,这让我们非常羡慕民国时期的诗人,他们写个十首、二十首诗就可以出版一本诗集,像邵洵美有一本诗集就叫《诗二十五首》。而杨新宇为了把书印得稍微厚点,还拉来了女儿杨孟悠写的童诗作为援助,竟然还有词,竟然还有几首外国诗歌的翻译,但是用来凑数的每一类诗词中却都颇有惊喜,比如儿童诗。儿童诗一向是很难作的,我也正处于给孩子找儿童诗读的阶段,好的儿童诗很难觅,不是太像儿歌,就是太幼稚且毫无童趣,但杨孟悠的诗,却颇具想象力,既饶有天真烂漫之趣,如这首《闹钟》:“闹钟也是需要休息的/只不过它的生活过于拘谨/每天都在同一时刻起床//它醒来时/一定是看到主人丑陋的睡相/才吓得惊叫了起来”,读过的人都一致认为有皮克斯动画的味道;又有哲思自然而然蕴蓄其间,如这首《梦》:“梦是一个不会低头的家伙/就像童话里固执的主人/绝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昨天你做了个噩梦/梦见被可怕的怪物追捕/今天你又做了个美梦/美到把自己笑醒//这就是梦的道歉。”甚至杨新宇填的词,也有让人惊喜之处,如这首《捣练子》,“鳞跃水/叶生烟/紫燕闲情穿雨帘/离恨年年催草绿/伤心处处落梅天”,让人叹为观止。

作者虽也算是学院派的知识分子,但并不青睐论文式的诗歌写作,大概也写不来。他是一个依赖灵感的写作者,但是我们这一代人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可供写作的人生经验非常有限,因此写作者转向既有的经典作品寻求写作资源和灵感。作为文学与电影的研究者,杨新宇的诗中,美其名曰“用典”也好,“致敬”也好,存在着大量的潜台词,仿佛是不同文本、不同媒介间的对话交响,诗集中专辟一辑“风把春天吹来吹去”,为了表达对不同文本的理解和想象。因此你看到的蝴蝶少不了庄子的影子、爱情童话叠印着蒹葭的画意、春天的消息里闪烁着李商隐的哀愁、狄兰·托马斯笔下催开花朵的力,化为一滴滋生汁液冲上高枝的春雨,唐诗、宋词、冯至、纪弦、昌耀、叶芝,乃至流行歌曲,混杂的文本众声私语,一唱一和。而《都市风光》《马路天使》《小城之春》《烈火青春》《青蛇》等一系列电影诗,或许是他最具个人印记,也最有特色的作品。这些诗,是以心会心的交响与对话,一棵树可以与另一棵树相互呼应,一朵云可以和另一朵云无心相逐,电影、小说、诗歌也可以交相辉映,秘响旁通。但这种致敬式的写作,并不意味着完全为经典所碾轧,也时有青出于蓝之处,像《当你老了》,感人至深,大约是可以流传下去的诗作,应该能得到读者的喜爱吧。

作为学者,杨新宇的文风略显浮夸,好发怪论,喜欢“大言欺人”,他这行文粗暴的特点竟也体现在诗歌中,别人慎用的四字成语以及文言虚字,他却频繁使用,有时竟也能带来陌生化效果,形成诗歌的节奏,甚至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如“多少叶/方丹即陨/何曾见/苹果与葡萄共生的树”,就把叶子一红就落的平常意思说得花枝招展。他的诗句偶有喜剧性,多是简单粗暴所致,但也有沁人心脾令人莞尔的,像《当你老了》中的“我一半的生命看过你春华秋实的美”,就把变老说得深情款款回味无穷。

这部诗集体现出作者在诗歌创作上明显的成长印迹,从青少年时期的青春浪漫,转向中年的深沉,也展现出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风格转变,唯一的遗憾是,薄薄一小册,写得太少了一点。(李欣)

相关问答

第一部童话集?

叶圣陶创的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童话集是《稻草人》。《叶圣陶代表作: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bim在建筑结构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一、BIM应用中国尊中国尊,总建筑面积约42.7万平方米,地上108层,地下7层,建成后将取代国贸三期成为北京第一高楼。该项目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内编号为Z15地块正...

小学四年级科学小论文?

怎样写科技小论文科技小论文是青少年对开展参加科技活动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文体。它不同于诗歌、散文、童话和寓言的写作风格,也不同于记...

自定文体(记叙文、读后感、演讲稿、故事、诗歌、童话、寓...

[最佳回答]其实这种事情应该自己去想象,自己去考察.我也要去参加呀,不过我自己和同学去考察.我查过了,关于家乡嘛.官桥有三四个古迹:例如,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南京女大学生,命喪版纳,魂归可可西里,折射出怎样的教育问题?

黄某蒙,女,24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大四学生,在可可西里清水河南侧无人区,被包括警方在内的搜寻人员发现,但却不是完整的人,而是一副人体骨骼组织,...我们...

网传陕西宝鸡职大一学生论文没通过,一言不合就喝药自杀,你怎么看?

感谢“我是三国迷”邀请。一个大学生以这样的方式提交自己的毕业论文太过沉重了。“论文”是否通过已经不重要了,人生已经结束了,这样的代价太高了!1.此生...

苏霍姆斯基的作品?

苏霍姆林斯基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教育活动中,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

历史上终身未娶的和未嫁的名人都有哪些?

纵观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未娶和未嫁的名人志士,肚子一生,直至终老。有一句话是若你未嫁、我未娶,我们结婚可好。话里话外无不透出爱情的魅力。借用19世纪...

苏姆霍林姆斯基,著作?

苏霍姆林斯基在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

7岁的儿子了解到人类地球太阳等都是有限的生命会流泪怎么办?

你好,孩子感受到生命有限会流泪,这本质上是孩子对逝去、对死亡感到遗憾,感到难过。这就牵扯出了一个话题:死亡教育。这时,也是家长进行死亡教育的好时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