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对论文引用的材料增加、删节或调整; 材料是文章中的“血肉”,它是证明观点的论据,是论点成立的依托。
那么对选用材料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必要,即选用说明观点的材料;二是真实,即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实际,准确可靠;三是合适,即材料引用要恰当,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在修改论文中,要看引用的材料是否确凿有力;是否有出处;是否能相互配合说明论点;是否发挥了论证的力量;是否合乎逻辑;是否具有说服力。要把不足的材料补足,要把空泛的陈旧的平淡的材料加以调换;要把不实的材料和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坚决删除。
修改材料一般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是查核校正,即先不考虑观点、结构、语言,只查核材料本身是否真实、可信、准确,包括对初稿中的定律、论断、数据、典型材料、引文出处等进行核对,发现疑点和前后矛盾的地方,一定要搞清楚、弄明白,如果引用了经典作家的话,如有条件最好核对原文,把一切失误、失实和有出入的材料给予删除或改写准确,保证论文建立在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材料的真实性是论证论题的最基本条件,对于不实的材料,引用只会造成论文的不真实,虚假。
第二步,根据论证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的要求,对材料进行增、删、调。对于缺少材料或材料单薄、不足以说明论点的,就要增补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新材料,使论据更加充实,使论证变得更充分有力。对材料杂乱、重复,或材料与观点不一致的,则要删减,以突出观点,不能以材料多而取胜,应以适度为佳。对于陈旧、一般化的材料,则要进行调换,换上更合适的材料。论文材料的选择关系到论文内容的充实性,太少会让读者觉得泛泛而谈,太多则会让读者觉得赘余,所以数量上的把控也是尤为重要的。
结构是论文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是论文内容的组织安排。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论文内容的表达效果。结构的调整和校正,关系着全文的布局和安排。调整结构,要求理顺思想,检查论文中心是否突出,层次是否清楚,段落划分是否合适,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如何,全文是否构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整体。调整的原则和要求,是要有利于突出中心论点,服务于表现中心论点。
修改结构,应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层次是否清楚,思路是否通畅。
一般可以先从大小标题之间的关系来看文章的思路和层次。如果论文不设小标题,则必须从内容去判断。例如,文章在内容上是否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联系;全文的布局、层次和段落的安排是否有条理;层次的脉络是否分明、顺畅;各段的分论点是否明确、协调;对杂乱无章的阐述要疏理通顺;删去重复和矛盾的地方,补上缺少的部分,达到全文意思上连贯通畅。这也涉及到材料的使用,对于那些多余的材料,不能为文章提供清晰层次和思路的内容,要彻底删除。
第二,结构是否完整。
论文要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一篇论文要有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协调一致,即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有材料有分析的论证,有鲜明有力的结尾。同时还要审视各个部分的主次、详略是否得当。对于缺少的某个部分要及时的予以补充,同时合理的安排各部分的内容。
第三,结构是否严密。
一篇论文必须是论点与论据,大论点与小论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如果论文结构松散,要加以紧缩,删去那些多余的材料,删去添枝加叶、离题太远或无关紧要的句段。为使结构严谨和谐,对全文各部分的过渡和照应、结构的衔接、语气的连贯等方面,也要认真地考虑和修改。
论文的语言修改,主要是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表达清楚而简练,用最少的文字说明尽可能多的问题,是一篇高质量论文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使文章精练,必须把啰嗦、重复的地方,改为精练、简洁的文字;二是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为了语言的准确性,就要把似是而非的话,改为准确的文字;三是语言的可读性,为了语言的可读性,要把平淡的改为鲜明,把拗口的改为流畅,把刻板的改为生动,把隐晦的改为明快,把含混、笼统的改为清晰、具体。
在修改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尽可能利用准确、生动、简洁的语言,对生造词语、词类误用、词义混乱等用词不当、词不达意的毛病,要坚决改掉,坚决消灭错别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自造词。鲁迅说他自己写文章“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这样一种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第二,对结构残缺、结构混乱、搭配不当等不合语法的句子,要注意改正,使之合乎语言规范。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代作家皮日休说:“百炼成字,千炼成句”。字句要好,就必须反复锤炼、反复琢磨修改。
第三,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力求上下贯通,语气一致,通顺流畅。
第四,检查标点、规范书写。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用得恰当,能够准确地表达内容;反之,就会影响内容的表达,甚至产生歧义。检查标点符号,主要是看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正确,以及调整点错位置的标点符号。修改时,要按约定俗成的用法,严格按规定的格式进行书写。另外,修改时,一定要把潦草的字和不规范的字改正,抄写时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楚。还有,在修改中,对论文中的图表、符号、公式要检查,要合乎规范,对比较复杂的容易出错的,更应仔细校正。
即使是院士,论文投稿前也要做内容检查和润色,全面审视论文结构,发现论文中的错误和不足,反复修改、加工与润色。自己对稿件认真负责,才能让期刊编辑和专家也对你的稿件认真负责。
为了文章投稿后能够更顺利地被接收,我总结了论文润色的八个要点,分享给大家:
一、检查各部分内容是否全部呼应论文主题
检查论文的观点:是否与研究内容相符?话题太宽泛还是太狭窄?整篇论文是否按预期发展进行?
检查论文比例是否平衡:有没有某些部分与其他部分不成比例?有没有在一个琐碎的论点上花了太多时间而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论点?有没有尽早提供更多细节,这能让你的论点最终变得更加简洁凝练?
二、检查论文逻辑结构
学术论文的上下文之间需要具备合理的逻辑结构,从引言到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结论,一环扣一环前后衔接,自然过渡。引言部分应该包括对论文其余部分的组织方式和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来源的描述。一篇条理不强、逻辑混乱的文章,基本上不会通过编辑部初审。
所以作者需要检查内容过渡是否流畅,是否能够使读者顺利从一个点过渡到另一点?每个段落的主题句是否适当地介绍了该段落的含义? 如果重新整合一些内容来叙述,论文读起来会更好、更合理吗?
写作逻辑十分考验作者的思维能力,这份能力来自于阅读大量文献的积累和学术汇报的锻炼,如果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建议请教发文经验丰富的朋友或专家。
三、统一写作风格
学术论文的写作风格需要严谨、简洁、客观。在学术写作中,作者应该从权威的角度来探讨研究问题,整篇论文以一种恰当的叙述语气,公正地表达他人的观点。因此,应使用中立的语言,而不是对抗或轻视的语言,同时也要自信地陈述你论点的优点。
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表达,例如,“他们”、“我们”、“人们”、“那个组织”等,以及使用不确定的词语“超级”、“非常”、“难以置信”、“巨大”等,因为读者无法明白确切的意思。
全篇论文应统一使用主动或被动语态,而不是两种语态任意混搭。
四、语言校正与润色
检查专业词汇的拼写、使用是否正确,检查论文内容是否具有语法错误,检查语言表达是否不够清晰或频繁使用中式英语。
一般来说,当不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研究人员用英语展现他们的工作时,往往会出现某些普遍的错误和问题。在校对、修改学术和科技论文时,有太多方面和细节需要注意。诸如① 冠词和介词之类的微小词汇,它们在不同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使用模式;而代词的使用就必须注意语法和语义的准确性,以避免混淆;② 谨慎使用动词时态能准确建立研究过程的时间顺序,也有助于形成有说服力的学术或科学论证逻辑。③ 确保名词或代词及与之相关的动词在数和人称上的一致性;④ 区分具有相似拼写但意义大相径庭或意义相似但有细微差别的词;⑤ 避免为了准确性而过度使用形容词和副词......等等
五、检查图表
图表制作的原则就是规范与美观相结合,好的图表应能够有效地区分出关键数据和逻辑关系,能够将要表达的信息清晰、直观地传递给审稿人和读者。
一篇论文的图表质量(包括图表的类型选择、图表的标识、字体、字号、清晰度、数字表达、比例尺与中英文标题、是否跨页排版等)如果给评审者的印象是规范美观、较为规范或者是还有待改进、问题较多,甚至是认为图表含义不清、制作粗劣,这些都会给论文评审造成截然不同的影响。好的图表同时也要与行文紧密结合,行文中应给出对应的图表位置标识。
六、检查论文重复率
SCI投稿目前有95%以上的期刊是使用iThenticate/CrossCheck检测文稿。学术出版社收到的稿件,通常会被自动送入iThenticate/CrossCheck系统并生成查重报告,查重报告结果会显示在编辑/编委操作界面。一般而言,SCI论文总重复率不超过20%,其中单个来源的重复率<4%。 当然,也有很多期刊对重复率的要求是不超过15%。不同期刊要求不同,投稿时需要注意阅读投稿指南。
七、检查参考文献的精准度。
在引用您的资料时,请确保它与您要证明的论点相关。一篇论文对同领域文献的掌握和全面地梳理,反映了论文是否立足在相关领域创新的前沿。对于文献的把握有度,力求能全面系统,至少也要做到对本学科主流期刊近五六年主要研究文献的基本熟悉。
八、遵照期刊的Author Guidelines调整格式
大多数出版社都会在投稿指南中指出其需要的最佳格式。诸如图表类型,图片类型、分辨率、大小,参考文献引用格式,甚至字体字号行距等。
因此作者需要检查自己上传的文件类型、论文中的插图是否符合期刊和出版社的要求,如果有支撑文档如何上传、是否有严格要求等。
相关问答
不用想的那么复杂,科技论文的写出来是让人看的,华丽的词藻复杂句子一大堆让人看不明白一点意义没有。别有语法错误,简单句子说明白就行。不用想的那么复杂,...
你就搜:论文英文润色母语润色,,,,怎么润色的问题就解决了。每个写英文论文的作者都感觉自己有语法错误,不管英文水平有多高,英文母语润色一下总会修...
文心一言可以对论文进行润色,但并不能完全替代人工编辑的作用。它可以对词汇和句子结构进行优化,提升文本的流畅度和可读性,但不能进行深层次的语言修辞和思维...
一般SCI论文的版面费在1000-1500美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的话就是7000-10000人民币左右,但是也有少数期刊的版面费非常高,达到15000元以上。而且论文还需要请专...
看你们学校老师是什么要求。一般来说开的都是文化公司的发票,但有的学校只认杂志社发票才会提供报销。看你们学校老师是什么要求。一般来说开的都是文化公司...
论文润色后,重复率可能会提高,但这并不是必然的。论文润色通常包括语法、拼写、句式和用词等方面的修改,以便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准确性。如果润色过程中增加了...
允许和普通的改写不同,AI润色不仅能够对语法、标点符号、拼写进行修改,还能在保留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改善句子的流畅度、表达逻辑以及表达方式。经过Ai润色后...
润色时间取决于原始论文的长度、复杂性、润色服务商的工作负荷和指定的交付时间。一般来说,随着原始论文的长度和复杂性的增加,润色所需的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确实价格都很不一样。其实各家公司的服务内容也不尽相同。撇开非纯语言润色内容,核到每个词的单价,基本要分两类业务,一是一次性润色,一种是一段时间内免费根...
分好几档水平的润色。为了能一次性过这个语言关,选好点的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