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王义伟/文 10月10日上午,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发表了他的第一次双十讲话。
当天傍晚,国台办作出反应。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以答记者问的方式指出,赖清德在讲话中继续鼓吹“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编造“台独”谬论,宣扬分裂主张,煽动两岸敌意对抗。这充分表明,赖清德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充斥对抗思维、不断挑衅滋事,蓄意加剧两岸紧张局势,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陈斌华表示,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更不是分裂的借口。当前反对“台独”分裂的斗争不是制度之争,而是统一和分裂的斗争。赖清德处心积虑为分裂国家拼凑依据,强行灌输其“台独”主张,重弹“民主对抗威权”的老调,以所谓“民主自由”为幌子,继续“倚外谋独”“以武谋独”,企图将台湾绑上“台独”战车。其谋“独”挑衅是台海和平稳定的祸根乱源,将给台湾民众带来灾难。
笔者在上一篇评论中认为,赖清德的双十讲话算是老调重弹,类似的讲话看似重要,但其重要性正在不断下降。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赖清德的“台独”主张之所以被称为“新两国论”,其与之前的“老”的“台独”理论相比,应该有一些“新”意。
这些“新”意,不但大陆这边有人没有意识到,台湾岛内也有一些人不明所以。因此,当10月5日赖清德提出所谓的“祖国论”,岛内有些人包括蓝营的人都感觉“烧脑”。
其实,赖清德“新两国论”中的“新”意,看似深刻,甚至看似立场有些许的摇摆,但仔细探究,其逻辑也是简单的。
在赖清德之前,台湾岛内的“台独”理论工作者,总想把两岸关系切割开,总想去中国化,总想把“中华民国”这顶帽子甩掉。这种理论招致的反作用力很大。你去中国化,那你的祖先从哪里来,你的姓氏要不要改,你还过不过中秋节,你还过不过年?这样的诘问,“台独”理论工作者很难辩驳。
赖清德的“新两国论”不同,他不否认历史,不否认“中华民国”在大陆创立发展的史实。
所以,他提出了所谓的“祖国论”。
所以,他在10月10日的讲话中这样说:“113年前,一群充满理想抱负的人,揭竿起义、推翻帝制。”
以不否认历史作为铺垫,赖清德以“开枝散叶”说,架构他的“新两国论”。
他在10月10日的讲话中说:“2300万台湾人民,更要向全世界开枝散叶,迎向未来。”
他在参加台湾大选的竞选过程中,多次引用闽南(台湾)地区的谚语“一人一家代,公妈随人祀(一家有一家的情况下,各家的祖先牌位要如何安放,由各家自己决定,他人不要去干预)”。
赖清德“新两国论”的理论脉络是:我不否认以前我们是一家,以前我们还是家长;但现在,我们已经发展成新的一家,已经开枝散叶了。祖先还是一个祖先,但已经不是一家人了。
这样的推理逻辑,当然是经不起推敲的,但却很有迷惑性。
一个是对岛内的不想统一、倾向于“台独”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有迷惑性。
更重要的是,对主张两岸和平发展并期许未来实现统一的蓝营,也有迷惑性。
今天的台湾《中国时报》发表社论,对赖清德进行了表扬,甚至对赖清德提出了期望。
社论是这样表述的:“赖清德‘总统’的国庆演说,正面肯定中华民国创建迄今的历史脉络与现状,形同宣布放弃法理‘台独’,展现对改善两岸关系的善意。只是,通篇演讲却仍称呼对岸为‘中国’而非‘大陆’,意味着‘中国不包括台湾’;因此,赖‘总统’目前的两岸论述虽有助争取台湾内部团结,却仍无法处理两岸问题,未来有必要进一步表述‘在台湾的中华民国就是中国’。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两岸才能真正走向和平发展,为两岸心灵契合的统一创造条件。”
看来,《中国时报》社论的撰写者,还是有些天真了。
(本文根据司马南老师视频节目整理,内容有删改)
很多人多次提到“一国两制”,长时间以来“一国两制”一直作为和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案。今天我看戴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很有意思:《解决台湾问题,应该把一国制度作为重要选项 》。
这是罗若莉和戴为群两个人合作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我看了以后,非常赞成其观点。我认为这一篇文章点醒了一些人,什么叫“一国两制”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小平同志82年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出来的国家战略决策和构想。核心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而香港、澳门、台湾,可以继续搞资本主义,也可以长期不变 。
罗若莉与戴为群都有这种认识,他们认为坚持实事求是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和领导方法。
从一国两制的提出再到今天,40多年过去了,即使从97年算起,现在也有27年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世界地缘政治的大格局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台海局势也因为民进党政权长期、顽固推行的政策发生了一些改变。
这个头型、打扮有一点像日本人的男人是台湾人赖清德,目前他是中国台湾地区第16任领导人,他比蔡英文走得更远呀。
在国家已经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被视为国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实际出发,从面临国际全新的巨大的挑战出发,从统一之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重新审视和考虑,把必要情况下实行一国的制度作为问题的重要选项 。
戴为群先生认为,和平问题就是和平统一,这是一国两制的充分条件和大前提。如果40多年前大陆能够以武力解放台湾,那么我们就可以相信根本没有必要提出“一国两制”。但是现在实现这个大前提的可能性又是什么?首先,当我们谈论和平统一的时候,另一个海岸的执政集团,过去国民党的伪政权,他们有没有“统一”想法 ?
民进党有吗,国民党有吗?国民党当中的某些人其实在骨子里和民进党是一脉相承,一丘之貉。赖清德以及他身后跟着的民进党执政集团不但从来都没有表现出愿意在统一议题上进行谈判的想法,而且就两岸坚持一中原则,努力寻求国家统一的“九二共识”都不愿意承认。
至于一直和民进党争高下、想要获得执政地位的国民党也声称“九二共识是创造性模糊”,这只是“没有共识的共识”。这是国民党的说法,从这些话里我们能看到他心里的诚意吗?
不只是如此,民进党“政府”这些年还花费了不少钱从美国购买了大量的军事武器与装备。买武器干嘛呢?他们想武力拒统。
就连国民党魁首朱立伦也公开地宣称,台湾需要立即从美国得到可以使用的国防武器,想要以此来抵挡“外部威胁”。
大家看看,是不是整个台湾政坛都没有想和大陆进行“和谈”的想法,“和平统一”是不是离我们又遥远了一些呢?
过去我们常常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我们说独立分子只是一小撮,我们说大陆发展武力是针对某些分子,不是针对台湾人民。这些话听多了,现在大家想一个问题,台湾主流民意是拥护统一的吗? 可以说无论是民进党还是国民党,台湾执政集团上台都是基于台湾地区的选举制度和所谓的主流民意。如今经过几十年,“台独”或者伪政府的宣传和教科书一般的洗脑,许多台湾人,特别是很多台湾青年人已经数典忘祖,他们已经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
这种情况已经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民意调查证实了,蔡正元先生的一句话说得很好,“台独化已经成为台湾的主流民意。认为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也是现在台湾的主流民意。”
如今想要讨好“选民”的意愿、在这样的“民意基础”上选出来的执政者,他们会拥护“统一”吗?祖国的统一已经等了70多年,在今后十年可能会涉及到三次台湾的“大选”,有可能看到一个真心愿意进行“统一和谈”的政党上台执政吗?如果没有,我们应该怎么做?
中国大陆或者说中央政府可以说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取两岸和平统一,已经仁至义尽,付出了最大的诚意。但是收效到底怎样?从2006年5月1日开始,就是在陈水扁在台湾执政的时候,向台湾出台了15个大项、若干小项的惠台政策 。
为什么我以前讲过多次说到惠台政策,心里就有一股气啊?你去帮助他,但他却拿刀砍你的手,天下有这样的事儿吗?
中国大陆惠台政策出台了这么多年,给台湾提供了这么多的物质利益,看得见的、实际的、重大的物质利益,一年有1000多亿,而台湾是怎么做的?是怎么回应的?
而到了2018年,惠台政策就已经有了31个大项,其中包括财税、用地、金融、贸易、产业、就业、教育、文化、旅游、医疗等等领域。
大陆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了和统,我们愿意吃亏。即使在2021年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顺差达到了1716亿美元,相比去年又增加311亿美元,我们也这样做了。
但是大陆方对台方这样的诚意、这样的努力收获了什么?台方是和大陆亲近了,还是和美国更亲了?一国两制可能性是越来越大了,还是越来越小了呀?
罗若莉和戴为群两个人的文章谈到这个问题时,问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在不得不武统的情况下,请问一国两制的前提还存在吗?倘若将“和平统一”理解为通过小规模的军事斗争实现统一,那也是可以的。
不过靠我们的想象,这样的“和平统一”,或许只有在兵临城下、或者降维军事打击下去实现,这个本质其实是逼降,投降的一方只能提出保障生存的基本条件,但如果降方还要求受降方赋予行政管理权、立法权、自治权、司法权、外事权再或者是拥有军队的权利,请问我们应该答应吗?所以和平统一是有前提的。所以我们必须看清眼前的事实,真实地看到在台湾发生的事情、在台海发生的事情。
戴先生、罗女士分析这种现象,他们认为一国两制现在实际上是很难操作,同时又蕴含着很大的风险的 。即使实现和平谈判,在台湾怎么实现一国两制啊?
就用香港做个比较,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行27年了,我们取得了一定成就,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经验和参照。
台湾与香港之间,一个引人注目的差异体现在它们的面积大小及与祖国大陆本土的地理关联上。香港的面积仅约为1106平方公里,不足广东省面积的百分之一,为大陆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反观台湾岛,面积高达35,882平方公里,是香港地域的32倍有余,同时台湾岛与大陆之间隔着一道天然屏障——台湾海峡。海峡南北长300公里,最窄的也有100多公里,最宽为400多公里,平均宽度180公里。
香港因为面积小,和大陆紧密接壤,包括水源供应、农产品消费、以及住宅和商业用电的绝大部分脱离大陆的支持,香港的自立生存将面临严峻挑战。
相较之下,台湾因拥有广阔的地域,其经济体系具备较强的自我维持能力,不完全依赖于大陆。加之台湾海峡作为天然屏障,为其提供了军事上的战略纵深,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台湾在中国历史中经历多次政权更迭仍能保持独立地位的原因。
人口方面,香港居民约为700万,而台湾的人口基数远超于此,是其三倍有余。更要命的是,台湾青年长期受“台独”及“独台”思潮的影响,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了,不愿意统一,不愿意回归。此外,香港27年的“一国两制”实践揭示了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在立法、司法、执法、教育及宣传等关键领域,这些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凸显。
香港之所以在两年前发生了的严重骚乱——佩洛西说,美丽的风景线波及全球,这主要原因就是20多年的时间,我们没有把香港的立法权、司法权抓在国家手里,一度放松了 。而且也没有把爱国主义贯穿到教育宣传当中,没有进行去殖民化的彻底的行动。直到几年前公安法系列制度落地才力挽狂澜。用毛主席的话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当年乾隆派兵远征新疆,好不容易镇压了阿睦尔撒纳的叛乱,消灭了蒙古准格尔部落。后来他为了彰显自己皇浩荡、宽宏大量于是不派军队、不遣官员任其自治,他让已经归顺朝廷的大小部落分别统治南疆和伊犁,这也算是一国两制的操作。结果这两个部落本就有异心,大权在手,很快反叛。
乾隆没办法,只好劳民伤财,再动员军队打仗,持续了两年多最后才重新维持了国家统一。这些话的意思很简单,大家想想此前的新疆,再想一想现在的台湾。如果将来允许台湾在制度上另行其事,搞一国两制,那我们怎么避免这个问题?
参考文章|华山穹剑
责任编辑|胡言 王德波
部分图片|网络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改善,也带来了台海局势的稳定和两岸政治关系的改善,这表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最佳回答](1)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立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何止这些问题,还缺疫苗,吃莱猪,台湾铁路三年出两次大事故,这就是蔡氏的无能,记得有一年台湾南部发大水,她尽然坐装甲车视察灾情,结果被台湾人民骂翻了。...事实...
1,“大陆经济崩溃,没钱派飞机巡台了”日前,在一档台湾反智节目中,又有砖家说出雷人荒诞的言论,称“大陆经济已经崩溃,没钱派飞机巡台了”,说出这句话的原...我...
[最佳回答](1)依据材料“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桂强甲午战争爆发,清军频告败绩。1895年,日本军队南下侵占澎湖,清廷遣使赴日求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内将台湾及其...刘...
[最佳回答]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改善,也带来了台海局势的稳定和两岸政治关系的改善,这表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如1842年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1895年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赔偿白银2.3亿两,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第...
首先,说说IDF。IDF设计的年代,中国主力战机是歼七,歼八那个时候好像还在用机头进气。美国卖给台湾的F16,只能用于空战,没有对地对海攻击模式,所以台湾又买...
当然,小幅下跌是有可能的。目前探底尚未完全结束,属于底部震荡阶段。这个阶段或许持续到节后,然后是震荡攀升。如果期间出现紧张局势,如乌克兰,台海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