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开展小学生心理 健康教育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的原则。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学生自我教育三条途径进行。
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年上涨,而孩子又是每一个家庭的心肝宝贝,所以在物质生活方面,可以说孩子都不会受到委屈,但是心理健康却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我是小学的一名心理健康老师,在和孩子打交道的时候,发现他们有各方面的问题。有些孩子自私、冷酷,心里只有自己;有些孩子自卑没有自信;有的内向自闭;有的行为习惯相当差;有的受挫能力相当差;还有一些孩子孤僻、没有朋友,一大部分孩子总希望别人怎么做 ,从不想自己该怎么做。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面对这群孩子的种种问题,心里真的很担心,祖国未来的栋梁怎么能够在幼小的心里和成长的路上经历这些坎坷?他们成长不健康,不快乐!
由此我自己也在反思,作为我,一位小学的健康教育老师,对于孩子们存在的这些问题,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该更加关爱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对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辅导,使每孩子都顺利渡过成长的快乐旅程!尤其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更加努力,更加关注,也因此对小学生健康教育问题作出如下分析: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面向全体、宽容、保密、持续”的原则。
1、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人的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是假设小学生群体中大量存在心理问题,而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心理健康发展,个别学生确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面向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矫正问题。在平日的 工作当中,时刻就在关注着每个孩子,与同学们经常聊天,一起参加游戏活动,以便更加了解他们的内心和思想需求;每学期4-5次健康讲座对全校孩子们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其在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言和行,还定期更换宣传栏,通过各方面的知识对孩子进行教育,利用班队课对 不同阶段的孩子进行不同的心理教育和疏导,孩子们也把我当成了 知心朋友,遇到问题都乐意和我沟通、求助,当然我也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使祖国花朵朵朵绽放!
2、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宽容。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宽容地对待这一个学生的一切。缺乏对学生的宽容,心与心难沟通,老师与学生难合作,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进行。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教育好,如果有问题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和时机的问题。就比如说我自己的孩子吧,每次考试过后很紧张,担心分数不理想,怕老师和我们批评,或者觉得很丢脸,开始我还没有引起重视,后来发现她的 心理负担越发加重,于是我就对她进行疏导,告诉她考试只是一个小小的检验,对于分数不理想的时候,也总是很宽容地对待,没有对其大吵大骂,是和她一起分析原因,总结错误,还时时鼓励她,说能力比分数重要,只要有进步就好,还和她一起去野外运动放松放松,久而久之,她也就没有这些顾虑了 ,恰恰考试的分数却很理想。我想宽容的对孩子肯定会促进心理健康。
3、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保密的原则。小学生心理较脆弱,对涉及孩子的隐私,心理辅导教师应有保密意识,以取得孩子信任、保护孩子心灵。这学期学校开运动会,孩子们大都热热闹闹去操场开运动会。结果一个孩子留在了教室,这也是我一个亲戚的孩子,因为这个原因,该班班主任把孩子送到了我这里。原来他留在教室是悄悄翻同学的书包,去偷东西。我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狠狠揍他一顿,狠狠骂他一顿。恰好这时办公室又来了许多孩子,大家看到这个耷拉着脑袋的同学,纷纷问他怎么啦。我赶紧说没什么,等其他同学都走了,我才对这个孩子进行教育。我给他列举了许多例子。最后和他约定,只要他不再犯,我就替他保密,孩子很感激我在同学面前替他保密,保证说不会有下一次。在后来的日子,这个孩子果然没犯相同的错误了。
4、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持续的原则。随着孩子的成长,其生活状况在发生改变,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遭遇的烦恼、失败、挫折、打击,如何应对?心理健康教育应伴随孩子成长的漫长历程。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重视关注孩
3 子的心理问题,也要不断的学习心理知识,贴近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热心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路上的种种困惑,让每个孩子在心理健康方面都是积极快乐的!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经历的途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学生自我教育三条途径进行: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团体辅导。团体辅导采用专题讲座、专题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2、 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也接受学生的主动咨询。心理辅导室的工作需要专业化,老师应培训上岗。心理辅导室要有专任老师负责和专门的工作计划,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小学生心理辅导室建设的环境布置除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要增加儿童的特点,让小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仿佛进俱乐部活动一样开心。
3、 个案教育。小学生个案教育是对上述两种心理辅导的补充和深入。个案的对象应有典型的意义,可以是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学生作为个案对象,可以让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主要根据研究的需要而定。个案教育一般要做较长期的跟踪研究,一个学生在校接触许多的老师,因此学生个案教育最好采用合作的方式进行,以负责人为主,几位老师共同观察和研究同一对象。个案教育一定要做好记录,尽量详尽,如观察笔记、谈话记录等。记录一定要真实,还可以写记录者的感受。要妥善保管学生的个案资料,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个案研究不公开。
4、 测试与矫治。采用问卷调查、测试纸等手段充分了解学生群体现状,而后找出存在的普遍意义的问题。测试量表宜采用心理专家提供的专门设计的量表,一般不提倡自己设计心理调查表。测试的数据资料仅供参考而已,所有的数据都不可全信,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不可能用数据表现的。通过测试调查发现的问题,分别进行团体辅导、心理辅导俱乐部活动、个案教育等,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矫治,促进小学生整体发展。
5、 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心理健康教育试点班尝试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试点班取得经验以后,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全校开设。老师根据各班的不同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摘要: 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小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学生接受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便能够强化自身的心理素质。
基于此,本文从提高教育者心理素质,提升教学效果;转变教育者教学理念,提升教育高度;创新课堂教学环节,增加学生投入程度三方面,对构建小学心理健康高效课堂进行简要探究,以期为广大小学班主任的日常心理教学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高效课堂;小学心理;健康
对小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并开发他们的智力和潜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但纵观当今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却不容乐观。教师不是没有从健康心理的角度对学生开展教学,要不就是所展开的教学没有实质性内容,进而无法对学生起到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针对此现象,教师应该首先从意识形态层面调动自身对心理教育的看法,进而才能够在行动层面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提高教育者心理素质,提升教学效果
在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不仅需要学生积极地配合教师,而且还需要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授课技巧和实践能力。
因此可以说,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生能够具备心理健康方面的素质,有莫大的关系。
基于此,教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地学习和心理健康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持续地在课堂教学中,做好上课记录,进而能够将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1】。
具体来说,教师应该在理论层面,充分了解小学阶段的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来自于家庭,第二个方面来自于入学,第三个问题来自于学习。
在家庭方面,由于家长不具备和心理健康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在教育学生方面,难免出现不当教育方式,继而给学生的心理造成消极影响,导致他们出现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在入学方面,由于部分学生刚进入新环境,无法适应新的学校生活,因此他们产生了情绪障碍,出现了孤独、恐惧等消极的情绪,造成了他们建立起消极心理场。
在学习方面,由于当今教学受到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导致小学阶段的学生也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而此阶段的学生,正是天真无邪,对事物充满好奇感的阶段,因此他们难免会出现学习疲劳、考试焦虑等心理。
因此,教师要想成功地完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由此才能够事半功倍。
二、转变教育者教学理念,提升教育高度
受到分数“第一位”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所能接触到的,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少之又少。
因此,小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省,要在意识层面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价值,继而体会到其的重要性。
其后,要对教学机制进行创新,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具体来说,首先,学校方面应该为学生配备出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师,由此才能够顺利地完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学校应该让具有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教授其他科目的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学方面的培训,以方便他们能够在自身的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再次,学校方面还应该为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中积极地创建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集体活动,从而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进而为教师成功地完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客观环境层面的铺垫。
最后,学校还应该积极动员教师,让他们和学生的家长建立联系,进而能够纠正他们不当的教育手段和思想,以为学生创造更加健康的家庭环境。
当学校能够从上述三方面入手,完善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时,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够得到保证。
三、创新课堂教学环节,增加学生投入程度
教师在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采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和模式,由此才能够激发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
教师应该意识到,课堂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教师的教授,而且还需要学生的听课。因此学生的参与,对教师的教学极为重要。
由此,教师应该创设性地使用多种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上课热情。一旦学生能够从内心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学,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
具体来说,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学,不能够采用传统课堂授课的模式完成。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心智发育仍有上升空间,因此他们并不理解心理问题的真正含义,倘若教师盲目地将其告诉学生后,学生将会在心理层面对其产生排斥反应。
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将心理健康内容和他们的生活相结合,让他们能够从自身的经历上,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程度。
教师可以以主题班会的形式,采用故事法,来完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故事中,教师能够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健康相关的话题进行融合,进而能够以潜移默化地方式让学生接受心理健康的教育。
综上所述,在高效课堂中开展对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不仅在完善当今小学中的健康教育机制方面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在提供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也有正向意义。
学生在健康教育的引导下,能够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全的自我人格。
基于此,小学班主任应该积极构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课堂,让高效课堂的良好氛围,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进而为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春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措施探究[J].考试周刊,2020(A1):5-6.
【2】张志强.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渗透心理教育[J].新课程,2020(48):216.
相关问答
以下是我的个人简历:个人信息姓名:XXX性别:女出生年月:XXXX年X月联系方式:手机:XXXXXX,邮箱:XXXXXX教育背景201X年-202X年XXX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本...
[回答]电脑的日常维护如何保养和维护好一台电脑,最大限度地延长电脑的使用寿命,这是我们非常关心和经常面临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向你介绍最基本的...
健康管理师对老师的评职称几乎没有多大的用处。大概在学校里测算积分的时候算0.5分,或者是1分,根据学校的内部职称评审方案决定,另外,健康管理师看看是否是学...
(一)心理素质1.智能体育教师要具有较高水平的智能结构,除体育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教法有丰富的知识以外,还应该对教育对象的特点、个性及现实...
长沙市的三甲医院有:湘雅医院(三甲,特色:综合)湘雅二医院(三甲,特色:综合)湘雅三医院(三甲,特色:综合)湖南省人民医院(三甲,特色:综合)...
2、参加护理临床实践。3、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护理常规和各班职责。4、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准确评估患者健康状态,实施整体护理,书写护理病...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廊坊师范学院的教育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本科专业:教育学、心理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科专业:...
关于精神的议论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分论点:1.精神健康的重要性:探讨精神健康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强调精神健康对个体幸福、社会和谐以...
护理论文选题:1.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2.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3.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4.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5.高血...
以下是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的一些参考资料: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这是由中国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指南,提供了关于膳食结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