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作者:石俊 著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
开本:16开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小编推荐
《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国家治理理论,在政府、市场与社会宏观治理框架下探讨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优化机理,以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具体包括描述分析政府财政行为对环境污染、贫困等问题的治理效果及影响机理;建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效率进行评估;探究政府财政支出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市场化、公共服务满意度以及社会资本水平下的关系;分析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对公众社会信任的影响机理;考察财政支出和社会资本在城镇化水平下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通过以上研究,给出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调整的相关建议。
作者简介
石俊,湖南常德人,管理学院博士,华东交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政府财政支出、国家现代治理体系、社会资本、收入差距等研究。近年来,在《管理评论》、《系统工程》、《江西社会科学》、《现代情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461019、71063015)项目;多次指导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奖。
今日书里的“阅读路线图”下面请看——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界定、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相关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
二、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概念和测量
三、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四、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 理论基础及启示
一、国家治理理论及启示
二、财政支出理论及启示
三、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及启示
四、政府与社会关系理论及启示
五、社会资本理论及启示
第四章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
——政府行为视角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
二、现有文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解释
三、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理
第五章 政府财政支出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难题破解
一、政府财政支出与污染防治
二、政府财政支出与减贫
第六章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评价
一、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建立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公共服务满意度下的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二、数据、变量与模型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社会资本水平下的政府财政支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二、变量、数据与模型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十章 政府财政支出与社会信任:公众感知满意度的中介效应
一、社会信任来源理论分析
二、数据、变量与模型
三、实证结果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政府财政支出与社会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一、理论分析框架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三、计量模型与实证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结论及展望
一、结论启示
二、研究展望
点击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到党的二十大全面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财政正在深入参与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这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职责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激发更多青年学者的创新活力,也成为新一代中国财政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财政学的收支不仅关系到百姓的福祉,也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不能有丝毫马虎,这是财政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实践中要立足于用,不断凸显其致用性质,这是研究的根本目的。”在首届中国财政学青年学者论坛上,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对此解释。
相比其他学科,财政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高培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如果你是一名经济学家,那你不一定是财政学家。反过来说,如果你是一名财政学家,那么你肯定是一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大家庭中,财政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一门致用之学。”
在他看来,学者做研究的最高目标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能够付诸实践。对于青年学者,高培勇有四方面的建议。
第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对于财政学领域的学者而言,所有的研究都要因问题而生,那么问题是什么?那就是需求。这意味着,财政的研究要以满足需求而展开,但这不是简单地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以需求为导向进行的探索。
第二是以调研为基础。学术研究是建立在充分而深入地调研基础之上,这里的调研不是指通过查阅统计年鉴找资料,也不是去查阅多少文献,而是强调实地去参与,只有充分的调研,青年学者才能从实践中获得对学术研究的感知能力,这是财政学研究的基础。
第三是以专注为核心。一个学者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那必须在这个领域能够长期蹲守,持续跟踪。对学者来说,当一件事情发生,他不仅需要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还要具备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有一定预测的能力。从时间维度看,这是一个非常长的历史区间,但这是财政学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
第四是做职业化产品。作为学者,无论是写论文还是编教材,这些成果都是职业化产品,而并非个人爱好,因此学者需要对从事的研究,以及发表的学科见解有高度的敬畏之心。
高培勇以消费券话题来举例说明,根据调研,自疫情以来市场上一直有人提议发放消费券,然而抛开发放消费券究竟有没有用的问题,单就中国基本国情看,中国现在面临的消费不足问题,依靠发放消费券是否就能解决呢?
高培勇认为,答案似乎并不肯定。“首先中国有14亿人口,假设每个人发放1000元的消费券,连续发放一个月,是不是能刺激消费?我觉得不一定。有人说可以延长发放时间,假设可以发放一年,粗略计算,中国14亿人口,那发放的消费券就超过了14万亿元,在当前的财政收入背景下,中国是否有这个财力空间去支持这一想法,也值得考虑。”
众所周知,我们的预算共有“四本账”。根据新《预算法》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并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那这四本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0.36万亿元,与此同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为26.06万亿元,以这样的规模去应对这14万亿元的消费券支出,国家是否允许呢?再进一步看,假设消费券正常发放了,那最后能不能刺激消费,也是一个问题。
此外,高培勇还表示,假设可以发放消费券,那这些消费券又通过什么渠道来发放同样值得关注。此前舆论对发放消费券的态度普遍欢迎,有些人还对此进行了投票,但作为财政专业学者,我们提出的建议应该更多体现职业化特色,否则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综合这些因素,对青年财政学者来说,对重大问题的研究首先要立足职业,努力成为行业专家,与此同时尽量不做非专家领域的事情,这是财政研究的一个基本底线。”高培勇说。
(编辑:孟庆伟 校对:翟军)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在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我国经济遭受冲击日益显现的背景下,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今后...
21世纪初期,我国财政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稳固、规范、高效、健康的财政体系和财政运行机制,是保证国民...
[回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
[回答]送钱包的含义如下:1:如果钱包是红色的话代表的是赤字,就是容易把自己的钱用光,存不了钱。2:如果钱包是蓝色的话它代表的是水字,就意味着你自己的钱...
[回答]帖子地址:收藏到我的口袋复制给好友举报你查询的问题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启示《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及启示》主讲人:陈仁宝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管...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江西师范大学的财政金融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始...
[回答]整合要素市场和强化税收调控是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关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倪志良论文摘要:分配公平可以从过程中机会的均等和结果的贫富悬殊程度...
4.《财务管理改革与探讨论文集》作者:张忠信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5.《新编财务管理疑难问题解答》6.《现代财务管理基础》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7...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财政税务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财政学、税收学历史沿革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
整合要素市场和强化税收调控是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关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倪志良论文摘要:分配公平可以从过程中机会的均等和结果的贫富悬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