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有人说,王安忆是张爱玲之后,最懂上海的“海派作家”。

她用细致绵密的笔触,描绘出东方巴黎的耀眼光芒,也勾勒出阴暗弄堂里的粗鄙与温柔。

从低矮弄堂到摩天大楼,一幕幕旧上海风情戏轮番上演。

众生相中,有洋行里的伙计,有失业的大学生,也有刚出道的舞女……

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长恨歌》中的王琦瑶。

她是典型的上海弄堂女儿,但出众的美貌,使她像伸出墙的夹竹桃,锁不住春色。

手持“美貌”的通行证,过早地走向名利场,在众星捧月的虚荣中,王琦瑶经历了40年跌宕起伏的爱恨情仇。

对王琦瑶而言,本有无数条路通往幸福,但她却偏偏选择走捷径。

要么攀附权贵,要么依赖爱情,到头来,富贵荣华终是大梦一场空。

有句话说得好:

那些诱人的捷径,其实是最难走的弯路。

尤其是漂亮女孩,有些路看似是无本万利的捷径,走下去却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放弃成长,把美貌当成通行证

上海的弄堂,纵横阡陌,像一张网,网住了少女曲折的心事。

这年,王琦瑶16岁,小荷初露的年纪里,她就自知其美,并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美貌上。

她去电影院看《乱世佳人》,举手投足间,效仿明星那股优雅劲儿;

她去照相馆拍小照,想象自己是言情小说里的女一号;

她学着像猫一样吃饭、走路,把文明戏里的时尚,带进生活。

不知不觉间,王琦瑶的美越来越楚楚动人。

当她和闺蜜吴佩珍走在弄堂里,她能明显感受到众人不同的目光。

那目光似乎在说,你那么漂亮,一定是飞出弄堂的金凤凰。

慢慢地,王琦瑶心里升起了一股热烈的期待,她无心读书,也不愿出门工作。

在对镜长叹中,她蹉跎着时光,等待美貌改变命运的那一天。

周国平曾说:

如果上帝给你一张漂亮的脸蛋,你要留心,这是对你灵魂的一个考验。

放弃成长,眼耳鼻舌身意聚焦于皮相,自然无暇丰盈自己的灵魂。

在美貌上孤注一掷的人,既不会谦虚地学一门谋生的手艺,也不会精心地磨炼心志。

与努力相比,用美貌改变命运,看似是种捷径。但这种取巧的心态,最终让我们荒废青春,一事无成。

深陷自怜的王琦瑶,意识不到年华的流逝,她兴致勃勃地跟着吴佩珍跑片场,结识导演和摄影师。

她把“美貌”当做入场券,起初效果确实不错。

不仅成功引起了导演的注意,还给她拍了艺术照,刊登在了《上海生活》的封面。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如今,王琦瑶不再是弄堂里的小家女,而是大名鼎鼎的“沪上淑媛”。

尝到甜头的王琦瑶,在众人怂恿中,参选“上海小姐”。

眼看系着名牌的花篮里,评委投来的康乃馨越来越多,王琦瑶在如梦如幻的喝彩中,摘得了第三名的桂冠。

从此,她连王琦瑶都不是,而是上海时尚界里的“三小姐”。

然而,“上海小姐”的桂冠是一片浮云,夺人眼目,却转瞬即逝。

热度退去后,王琦瑶从备选的豪宅搬回了弄堂。

她变得敏感、惶恐,不知道在无人问津后,要何去何从。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作家百合曾说:

“美貌是优先入场券,却不是永久通行证。”

把“美貌”当成敲门砖,或许会提前入场。

但用“美貌”在人生这场豪赌中以小博大,赢得机会渺茫,但输却输得彻底。

靠“美貌”生存不是捷径,而是没有退路的死胡同。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放弃自我 把别人当成生活的靠山

就在生活无以为继时,王琦瑶接到了一家百货公司的剪彩邀请。

看似是雪中送炭,实则是有人为她设的一个局。

王琦瑶从入场开始,就受到了比明星还尊贵的礼遇。

庆典后的午宴上,军政界风云人物——李主任,还主动坐到她身边。

李主任军人做派,不苟言笑,唯独对王琦瑶温存体贴。

之后的几天,他用香车宝马和金银珠宝,让王琦瑶沦陷。

更让王琦瑶沉迷的,是待在李主任身边那种被恭维和奉承的虚荣。

很快,王琦瑶住进了百乐门对面的“爱丽丝”公寓,心甘情愿地做起了李主任的外室。

她对自己说:有了李主任就有了一切。

可老话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

1948年秋,在王琦瑶住进“爱丽丝”公寓半年后,李主任不告而别。

在绫罗和流苏织成的牢笼里,王琦瑶放弃自我,与世隔绝。

她根本不知道战火烽起,一个新时代正隆隆地到来。

她的生活里只有一件事,就是:等。

等着李主任给她钱,等着李主任带她去看戏,等着李主任带她去跳舞……

可是如今,李主任再也等不来了,仆人和警卫也跑了,“爱丽丝”公寓成了一座空楼。

不久后,王琦瑶被赶了出来,远赴邬桥避难。

拿破仑曾言:

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人生在世,生活靠自己打拼,梦想靠自己实现,荣耀靠自己争取,才最可靠。

把身家性命和毕生梦想,交付他人手中,那么人生的好坏也只能别人说了算。

遗憾的是,王琦瑶永远不懂这个道理,她宁愿靠着别人随波逐流,也不愿主宰自己的生活。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6年后,她回到上海,在平安里的弄口开了一家小诊所。

但她无心经营,整日不是约着牌友打牌,就是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

之所以如此放纵,是因为王琦瑶认识了一个叫康明逊的富家少爷。

跟上一段感情一样,王琦瑶再次成了攀附的藤蔓,匆匆将身心交付。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

女人的不幸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

这种不幸,在王琦瑶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

她始终被诱惑包围着,放弃自我奋进,选择“靠别人”这条捷径。

可是走了这么久,这条捷径并没有带她走向极乐,反而是一次一次推她跌入深渊。

当得知自己怀孕后,她再次被抛弃。

康明逊哭着说了一句“我没办法”,便消失在人海。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放弃清醒 把旧梦当做重生

虽说苦难能造就一个人,但前提是,人得清醒地从苦难中进行反思。

如果固守己见,徘徊于旧梦不肯醒来,那么再多的苦难也不会点醒一个人。

就像王琦瑶,她吃尽了苦头,但仍旧固守着“沪上淑媛”的旧梦,期盼着一个男人为她奉上全世界。

不久后,王琦瑶偶遇了当年的追求者程先生。

程先生是个痴情的人,他深爱王琦瑶,并不计前嫌地一直照顾她到生产分娩。

程先生的出现,让王琦瑶误以为自己仍风华绝代。

她盲目自信于程先生对她的爱慕,会为余生保驾护航。

看不清生存处境的她,幼稚又莽撞,她一边感恩程先生,一边又和别的男人藕断丝连。

最终,她的所作所为深深刺痛了程先生,逼他离开。

他们的关系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其实,回到原点还有王琦瑶的生活。

她带着女儿住回了弄堂,在左邻右舍的闲言碎语中,低着头过活。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俞飞鸿曾说:“女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认清现实本身。”

有时候,生活是一团剪不断理换乱的乱麻,想要活得幸福,需要一份清醒智慧。

看得清自身处境,勇于接纳命运的安排,随机而动,方能求仁得仁。

时光轮转,王琦瑶的年代早已绝尘远去,但她却不愿醒来,更不愿承认。

在时代掀起的巨浪中,不少人乘风破浪,敢叫日月换新天。唯独王琦瑶,把自己关在弄堂里,苦守着四十年前的辉煌。

女儿薇薇长大后,远去美国,生活里,又只剩她一个人。

她偶尔会参加一些“老上海”主题的派对,穿着最爱的旗袍,端坐在角落。

每当看到年轻人张牙舞爪地狂欢,王琦瑶就梦回19岁那年的秀场。

她浑浊的眼睛里泛出波光,闪闪烁烁,似有万种风情。

在一次聚会上,有个叫“老克腊”年轻人,被王琦瑶深深吸引。

26岁的他,痴迷于旧上海风情,听闻王琦瑶曾是“上海小姐”,便心生爱慕。

面对“老克腊”的穷追不舍,王琦瑶糊里糊涂地就接受了。

她根本看不清这段畸形之恋,难有结果,还以为是上天有意成全,让她重生。

同居一段时间后,“老克腊”提出分手,无论王琦瑶怎么苦苦哀求,他还是走了。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爱情的悲剧反复在王琦瑶身上重演,究其根源,还是那个迷了心窍的自己。

一段段感情,都不得善终,王琦瑶始终在逃避现实,意乱情迷地重复着自己的错误。

清醒地看清世界,或许会深受打击。但“逃避现实”的捷径更难走,它把人反复带回原点,幸福更是遥不可及。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人生最后,王琦瑶死于谋财害命。

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老克腊”离开后的第二天。

这天,“老克腊”拜托朋友长脚前往王琦瑶家里,归还几把钥匙。

没想到,长脚误以为王琦瑶藏着金条,于是见财起意掐死了她。

一代“沪上淑媛”就这样潦草地结束了一生,让人唏嘘不已。

王琦瑶的《长恨歌》久唱不衰,她的摇曳生姿是旧上海独有的风情,但她的眉目在当下的生活中,却屡见不鲜。

现实中,“王琦瑶们”用美貌打开人生局面,放弃成长,依靠他人实现梦想,最终糊里糊涂地蹉跎了一生。

她们选择的捷径,实则是世界上最长的弯路,长到永远到达不了幸福的终点。

与其做个走捷径的“聪明人”,不如做个脚踏实地的“老实人”。

在该努力的年纪去努力,在该独立的年纪靠自己,永远不被诱惑,永远保持清醒。

正如梁文道所说:“一个女人一定要有自己过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别人没法拿走的东西,这很重要。”

愿你在人生的康庄大道上收获这种能力,活出自我,收获幸福。

作者 | 瑾山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图片 | 《长恨歌》剧照

王安忆《长恨歌》赏析:散文笔法写小说是内容堆砌还是韵味独特?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

《长恨歌》的结构很讲究。这是“散文”植入小说产生的必然后果。小说计有30万字,分为3部,每部4个章节,每章又分为2-5个小章节。比如第一部第一章的开篇写的是“弄堂”,第二个小章节是“流言”,后面依次是“闺阁”、“鸽子”,直到第五个小章节才出现“王琦瑶”这个人物。随着叙述的深入,我们依次看到“片场”、“开麦拉”、“上海小姐”、“爱丽丝公寓”、“邬桥”、“外婆”、“平安里”、“舞会”、“圣诞节”等等词汇,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上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文化”,王安忆点出的这些正是“海派文化”的“关键词”!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上海滩

《弄堂》的写作手法是“散文”的。作者通过各种不同角度描写了上海的“弄堂”:上海的弄堂是壮观的;上海的弄堂是声色各异的;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上海的弄堂是日常烟火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流言》也带着“总结”意味:“流言是带着阴沉之气的”;“流言是粗鄙的”;“流言是混淆视听的”;“流言的浪漫在于它无拘无束能上能下的想象力”;至于“鸽子”、“邬桥”、“外婆”、“舞会”等等章节,统统是散文的,换言之,如果把这些章节单独摘出来,也完全能够存在。而穿插在这些“场景”里的人物:王琦瑶、程先生、李主任、康明逊、老克腊,让场景活了起来,犹如一副副黑白或彩色画片,《长恨歌》的故事是点一点组合起来的!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弄堂

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当然有很大不同。我们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在很大程度上看的是故事,但严肃文学往往“故事性”不强,古往中外很多作品都是如此。比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5万字内容就写了一个老人与海鱼搏斗的历程,最后筋疲力尽的老人拖着一条巨大鱼骨回到了海岸!故事并不曲折离奇,但它给人一种很深的“意蕴 ”,这也就是海明威所说的“冰山理论”,海上的冰山只露出一个尖顶,但最庞大的地方都隐藏在海水下面。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冰山理论

作品能传达出“意蕴”是个很高境界。“意蕴”是什么?这的确很难用语言清楚表达出来,我喜欢把“意蕴”比喻成佛上的灵光,佛总是用某种材质造成的,但我们拜佛不是拜木头、石头、金银和青铜,而是拜佛的精神。正如我们喝酒,不是为了喝那种液体,而是得到“沉醉”状态!这也就是尼采所说的“酒神精神”,一种艺术必须达到让人沉醉的程度才算好的!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经典经久不衰

三毛说,一部作品不能让你重读就不能算是好的!这些年笔者也阅读了很多严肃题材的小说,有些是不断重读的,比如《红楼梦》,比如鲁迅的小说,张爱玲的小说,莫言的作品,贾平凹的小说,路遥的小说……但最让我无法释怀的就是王安忆的《长恨歌》。怎么说呢?它给我的感觉非常复杂:首先,我很喜欢王琦瑶的故事,她短短40多年的生命历程非常吸引人,与大多数文学角色一样,王琦瑶已经是文学史上的一个“典型”;但在另一方面,它的结构和散文化的语言让人五味杂陈,有一种让人捉摸不透,难以认同,但又无法割舍的错综情感。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长恨歌》电视剧照

而这,也是王安忆《长恨歌》“毁誉参半”的主要原因,小说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受到专家普遍好评,但同时另外一些专家给出了“差评”,认为这部小说写得很失败,用散文笔法来写长篇小说并不合适,尤其“散文的部分”显得“内容堆砌”,王安忆想学张爱玲而不成。等等。从读者方面来看也是如此,有人欣赏,有人批评,《长恨歌》“死活读不下去”,等等。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王安忆

用散文笔法写小说并不是王安忆的“独创”。世界文学史上这样的的作家大有人在。比如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国大作家雨果(还有日本作家紫式部等),他的《巴黎圣母院》与《长恨歌》有异曲同工之处。突出的一点就是它们的“结构”,都是运用“画片组合柜形式”——或者说镶嵌形式,一张张场景图片和人物图片组合起来!第三卷的第一章《圣母院》和第二章《巴黎鸟瞰》,是完全的散文笔法,雨果在写初稿时就有,小说初版时撤销,后来再版时雨果又加了进去,另外完全用散文笔法写成的部分是第五卷的第二章,《这个将要毁灭那个》!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雨果作品

在后来所写的“附记”里,雨果写道:“有些读者,具有很高的鉴赏力,但在《巴黎圣母院》中所寻找的只是曲折的情节和离奇的遭遇,母庸置疑,在他们看来,新加进去的这几章是没有什么太大价值的。但也许还有一些读者,认为研究本书中所蕴含的美学和哲学思想,并非是毫无裨益的。这些读者在阅读《巴黎圣母院》时,乐于去弄清楚小说之外的寓意。”“姑且将《巴黎圣母院》看做一部值得补全的作品吧,本版加进去的这几章,就会使《巴黎圣母院》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这样做,也是为了上面提到的后一类读者。”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王安忆主要作品

雨果这段论述间接解答了我心中关于王安忆《长恨歌》的很多疑惑:为什么这部小说要用散文笔法来写?散文笔法写小说真的很成功吗?文学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但有时候“新的”未必就是“成功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在上一世纪80-90年代,先锋作家孙甘露曾经名噪一时,他的小说引入了很多哲学东西,但新世纪后孙甘露慢慢沉寂,几次写作转型都没有成功!这也说明,新的探索很可能在当时起作用,但时间一长其弊端就被读者看出来,作家和作品就被扬弃了!王安忆当然不是孙甘露,她的人品和作品仍然在当代被专家和读者们津津乐道,她的《长恨歌》仍然活在读者心中,而这同时也从侧面证实了:《长恨歌》具有长久的艺术生命力。也就是说,这部作品是有“意蕴”的,是功夫在诗外的,有很多看不到的冰山隐藏在海水下面,这恰恰也是我们对《长恨歌》既感到困惑,又非常迷恋的原因!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小说《长恨歌》

《长恨歌》的散文笔法是“文化大散文”的笔法。这是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 “散文革新”的结果,那时候很多作家不满足于杨朔似的散文,进而开始寻求一种新散文方式,他们先是找到了魏晋小品文,如《世说新语》,陶渊明,后又找到唐宋八大家,桐城派,再又找到周作人、汪曾祺那里,这是一脉相承的“小品文”作风,这一方面的代表人物在今天有贾平凹、董桥等;但是,散文作家仍不满足,随后“文化大散文”的概念横空出世,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余秋雨、祝勇等人。“文化大散文”讲求通过历史和哲学,来反映文化的困顿,的确比“小品文”有了深度!因此现在,我们可以把散文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小品文的,文化大散文的!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电视剧里的王琦瑶形象

以散文笔法写小说这方面的名家比比皆是,比如废名,比如汪曾祺,但他们小说是小品文式的,王安忆则是文化大散文式的;他们的作品大多是短篇小说,王安忆的则是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与小品文契合度高,长篇小说却未必与文化大散文完美融合,这也是王安忆写《长恨歌》知其不可而为的难度!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王安忆参加写作活动

没有任何一部作品是完美的。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回溯世界文学的历程,我们当然可以挑出作家们很多毛病,比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如果单纯从故事上来说,卡西莫多、艾丝美拉达和巴黎圣母院主教克洛德间的情感纠葛,只需15万字就可以解决,但《巴黎圣母院》全文有40多万字!巴尔扎克的小说也是如此,他几乎所有作品段落都很冗长,细节过多显得累赘!回到《长恨歌》,如果去掉散文的部分——那些用琐碎语言一而再再而三堆砌的“弄堂”、“鸽子”、“流言”——或者极力压缩这些“散文的部分”,王琦瑶的故事是否显得更加简洁明快呢?

王安忆长恨歌论文 王安忆《长恨歌》:一封写给漂亮女孩的成长启示录

电影《长恨歌》剧照

每一位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欣赏水平是不同的,我们当然不能有太多苛求!今天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花样繁多,每个读者都能找到心仪的作品!“死活读不下去的书”也并非《长恨歌》,《红楼梦》、《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很多读者都“死活读不下去”。读不下去就不要读了。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不完全是作品的原因,很可能是我们的欣赏水平还没有达到作品高度的原因。因此,当我们仅仅满足于在通俗小说里寻找稀奇古怪的故事,也有必要从美学和哲学角度来欣赏一部严肃文学作品,因为通俗易懂的故事就像奶茶,有一定阅读难度的作品才是美酒!

相关问答

王安忆长恨歌的评价感想-哆啦梦啦的回答-懂得

一。锦绣了万千世界。在一个底,她的上海永远属于丹阴士蓝的旗袍,属于炊烟里的鸽子。而她的爱情是仔细而矜持的,一如系旗袍扣子时的一丝不苟。那样的...

你对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长恨歌》有什么感想?

自古红颜多薄命,《长恨歌》就是这样的主题。说起王安忆的《长恨歌》,据作者所言,构思这篇小说,源于一个新闻,《长恨歌》的原型是王安忆无意中看到的一则新...这...

王安忆《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其标题与内容有何关系?

王安忆的《长恨歌》,讲述了一个上海女人王琦瑶四十年间的爱恨情仇,其中交织着旧上海沧海桑田的变迁。人生如戏,台上的人演尽了悲欢离合,台下的人不过是看了...

王安忆的长恨歌表达什么意思?

《长恨歌》是王安忆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讲述上海里弄里长大的小家碧玉王琦瑶的一生,描绘了上海这座城市从民国时期到上世纪90年代的历史变迁以及人们的命...

王安忆长恨歌经典语录及赏析?

1.美是凛然的东西,有拒绝的意思,还有打击的意思;好看却是温和的,厚道的,还有一点善解的。——王安忆《长恨歌》赏析,作者从感受方面对比出美与好看的不同...

求王安忆《长恨歌》的主要人物形象-懂得

王琦瑶,魅力四射,拥有着上海女人独有的姿态,矜持又有着自己的生活哲学,为自己活着,这也导致了王的一生的坎坷;蒋丽莉,对爱情够坚持,即使结婚了还是...

看完王安忆的《长恨歌》有哪些感受?

王安忆的《长恨歌》其实讲了一个非常朴素的事情,这个朴素的事情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生。虽然这个故事讲了上海的三个阶段,主人公王琦瑶也是一个上海女子,但她所...

王安忆的《长恨歌》想向世人表达什么?

此《长恨歌》非彼《长恨歌》,白居易的《长恨歌》描述的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

求王安忆《长恨歌》的主要人物形象?

王琦瑶,魅力四射,拥有着上海女人独有的姿态,矜持又有着自己的生活哲学,为自己活着,这也导致了王的一生的坎坷;蒋丽莉,对爱情够坚持,即使结婚了还是念念不...

王安忆的《长恨歌》这本书好不好看呀?

好看是好看,不过呢,这本书在情节的安排上有些不合理。前面四节写的都是些铺垫的景物,人物,直到第5节才出现主人翁,让读者会有读不下去的意味。而中间由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