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和地标“建筑”

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和地标“建筑”

——读乌杰教授《系统心理学》的体会与认识

李后强

人的心理现象非常复杂。俗话说,“知人不知心”。人作为一个生物实体,是一个大系统,其内部还有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亚系统。人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与外界存在多种系统相互作用,产生多种效应。因此,人处于多种系统的交叉点和过渡带上,从而带来心理的多样性、多面性、非线性、高端性。心理现象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复杂性,需要从有形和无形多个角度考察。学术界的共识是:心理是具有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结构层次和不同功能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内部存在耦合、协同、混沌、分形、孤波、突变、超循环等现象,只有进行系统分析才能理解实质。从研究方法看,心理是多测度的,需要进行多测度分析。心理是层次结构,要进行层次分析。心理是综合的,需要进行交叉学科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手段,尤其要重视哲学、信仰层面的研究。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必须考虑人的内在结构系统、人与社会系统、人与大自然系统的耦合与协同,尤其是要考虑物理系统、生物系统和意识系统的关联。

系统心理学(systems psychology, systematic psychology)是采用系统思想与方法研究心理学的学科。关于系统思维、系统心理学,历史上有过零星论述,但不成系统。系统思维曾经闪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中,也体现在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与结构主义理论中。英籍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雷福德·铁钦纳(Edward Bradford Titchener)继承和发展了冯特的实验心理学,于1898年正式创立构造心理学学派。铁钦纳用系统方法研究过心理学,他的最后一部著作《系统心理学:绪论》(SystematicPsychology)(1929)是在他去世两年后出版的,因铁钦纳于1927年病逝,后由他的学生H.P.韦尔德将他在1921-1922年间发表的论文整理成一个“绪论”。此书国内由李丹翻译,浙江教育出版社。美国心理学家E.G.波林于1933年发表“Review of Association Theory To-day: An Essay in Systematic Psychology(系统心理学)”。在1958年Parry J.B.有关个性心理学的工业文述中出现“systems psychology”名词。前苏联心理学家Φ.由洛莫夫在《心理学的方法论和理论问题》(1984)一书中,从心理学的方法论角度提出了系统观点问题,认为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现象的条件已经成熟,目前需要把心理科学不同领域中所积累的材料系统化,查明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探讨不同领域之间概念的过渡。

乌杰教授是我国著名系统科学、系统哲学和系统美学专家,是中国系统科学研究会创会会长,他的许多观点已进入国家战略,并在指导实践中产生了重大效益。他提出要重构心理学体系,突出意志力量。他认为,学习系统心理学的目的是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成功自己。在乌杰之前没有谁完整地、全面地、深入地、准确地提出“系统心理学”的概念、体系、原理与框架。乌杰教授的《系统心理学》是空前的重大的创新,是中国学者献给世界的珍稀礼物,打开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视野和新途径。《系统心理学》出版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和地标“建筑”,此书能成为世界经典名著,永传后世,因为它讲的是科学而不是玄学。

建筑心理学论文 李后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和地标“建筑”

一是科学性突破——此书对心理学内涵与外延的重新定义,使心理学不再是玄学、神学,终于回归了人间;

二是融合化突破——此书囊括古今成果,评说各家得失,采取扬弃方法,守正创新,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心理学;

三是中国化突破——此书精准把握中国元素,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洋为中用,东西贯通,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心理学;

四是操作性突破——此书把理论落实到应用,倡导心理调控、精神治愈,对当前治疗抑郁症等亚健康疾病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

此书逻辑畅通,主脉清晰,枝叶茂繁。从古希腊讲到现代心理学派,从孔子、孟子、朱熹讲到王守仁、近代潘菽。从格式塔心理学、马克思恩格斯系统思想讲到钱学森方法、系统哲学范式,处处点睛,字字出彩。特别是系统心理学的“四大要素”——需求要素、意志要素、认知要素、情绪要素,思想深刻,论述精辟。心理学第一规律——意志导向律、第二规律——相似性、第三规律——蝴蝶效应,让人震撼与惊喜。还要心态优化的数理基础,心理疾病的调控,心态的和谐优化,认识自己、调整自己改变自己等,让人看到了新的曙光和前景。

此书列举了不少伟人的事例和高论,为全书增添了亮点和看点。比如毛泽东常对人讲,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个奇男子。在《讲堂录》中,毛主席写道“拿得定、见得透,事无不成”。这些论述,反映了毛主席的积极心态和意志导向,使我们对他有了更深的认知和更大的敬仰。

此书回答了心理学的“心”是什么?心是大脑与心脏的结合,是精神与物质的融合,破解了“不知心”的难题。大脑思维,心脏供血。值得注意的是,人体各个部分都有记忆功能(比如肌肉),但不是思维功能,思维与记忆是两个不同概念。现代科学发现,大脑还与肠道密切关联,“脑肠轴”微生物影响大脑。很多中枢系统的疾病,比如帕金森、老年痴呆等,都与消化系统和我们的饮食有密切关系。当我们享受美味的时候,不仅满足了味蕾需求,同时美好的味觉享受会让大脑产生愉悦的情感。有些人的肠胃功能不好,情绪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了焦虑和抑郁。也有人可能是因为情绪不佳,全身机能受到负面影响,导致胃肠道功能受损。大脑vs胃肠,“脑肠轴”——肠道微生物在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之间“左右逢源”,必须高度重视。

建筑心理学论文 李后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和地标“建筑” 建筑心理学论文 李后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和地标“建筑”

此书回答了心理运行机制是什么?为解决人的意识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宇宙的结构与人的大脑结构相似,都是分形,有自相似性。此书在论述“相似性”时指出,分形是自然进化的法则。自然界四种基本作用力都由交换同一种相似粒子(玻色子)产生,比如引力交换引力子、电磁交换光子、弱作用力交换W+-、Z0粒子,强作用力交换胶子(8种)。1687年,牛顿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中讲“自然是和谐与自相似的。”DNA和RNA在遗传时存在相似的分形结构。毛泽东主席在《心之力》中写道:“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人之力莫大于心。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我心即宇宙,局部与整体相似,这就是毛泽东的宇宙观。

建筑心理学论文 李后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和地标“建筑”

此书描述了心理活动的规律,应用了最小作用量原理。“最小作用量”不是等于零,而是量子的大小,是普朗克常数(Planck constant) h = 6.626196×10-34 (焦耳.秒J·s)。同时与普朗克时间t=5.39×10-43秒和普朗克长度(光束在普朗克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L=1.62×10-35米等量子常数有关,说明《系统心理学》深入到了量子领域。灵感是突触放电(尖端放电),意识是大脑神经元的联网与突触放电的耦合。未来,系统心理学将与神经网络、人工智能、量子场、“希格斯场”(Higgs field)等发生交叉与结合。

由此书可明白一个道理,世界上所有问题都是主观问题而不是客观问题,世界上没有难题,所有难题都是伪命题。关键是打开心结(疙瘩),想明白了就不难,没有想通就是难题。“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打通心结,关键是提高思维的时空维数,从高维看低维,给“难题”降维打击。正如爱因斯坦说的:“所有困难问题的答案都在另外一个层次”。、

总之,乌杰教授的《系统心理学》开创了新领域,打开了新窗口,铺垫了新路径,值得深读、细读、常读!读后让人醍醐灌顶,打开心结,健康愉快!

建筑心理学论文 李后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和地标“建筑” 建筑心理学论文 李后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和地标“建筑”

(此文系2024年5月25日李后强教授在乌杰先生系统心理学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李后强(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今日题目精选:建筑方向论文选题有哪些?

在建筑方向的论文选题中,创新性和新颖性是关键要素,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并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具体的论文题目示例,结合了当前建筑领域的热点和前沿趋势,希望能为友友们打开思路提供一些帮助~

1.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研究探讨绿色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整合。分析绿色建筑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策略研究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元素,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分析成功案例,如新加坡的花园城市计划,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

2. 智能化与数字化建筑设计

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探讨智能建筑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组成部分,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究智能建筑在节能、安全、舒适等方面的应用效果。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分析数字化技术如何改变建筑设计和施工的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探讨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数字化工具在建筑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3. 建筑创新与材料科学

新型建筑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研究新型建筑材料(如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等)的性能和优势。分析新型材料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前景和挑战。建筑设计与材料科学的交叉研究探讨建筑设计与材料科学之间的交叉点,如材料性能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提出基于材料科学的创新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法。

4. 建筑设计与文化传承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融合研究分析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和传承方式。探讨如何将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作品。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历史建筑的保护技术和方法,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探讨历史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再利用价值,如文化旅游、商业开发等。

5. 建筑设计与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环境心理学原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如色彩心理学、空间布局心理学等。探讨如何通过建筑设计营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6. 文化遗产保护与建筑修复

传统建筑修复技术的创新与实践研究传统建筑修复技术的创新点和发展趋势,如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传统建筑修复技术的实践效果和经验教训。基于数字技术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利用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如数字化存档、虚拟现实展示等。探讨数字技术如何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效果和传承效率。

7. 建筑设计与技术创新

基于人工智能(AI)的建筑方案设计优化研究AI算法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建筑设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分析AI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势和挑战,如提高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方案等。模块化建筑系统的创新研究探讨模块化建筑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包括预制建筑模块、可拆卸建筑模块等。分析模块化建筑系统的优点,如快速建造、降低环境影响、提高建筑质量等。

8. 建筑与环境的交互

建筑微气候调控技术研究研究如何通过建筑设计、材料选择等手段调控建筑微气候,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分析微气候调控技术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因素,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绿色建筑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探讨绿色建筑如何促进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如绿色屋顶、垂直绿化等。分析绿色建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提出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建筑设计策略。

9. 建筑设计与人的行为

建筑空间布局对居住者行为的影响研究研究建筑空间布局如何影响居住者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分析空间布局与居住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建筑色彩与人的心理健康关系研究探讨建筑色彩如何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状态。分析不同色彩在建筑中的应用效果,提出基于心理健康的建筑色彩设计建议。

最后,祝愿所有小伙伴们论文写作顺利!!!

今天的内容到此就结束啦~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点,点赞收藏关注小编带你深入了解刊物和投稿小知识。

下期再见啦~拜拜!

相关问答

【求3篇,心理学论文——《记忆与学习》.1500字左右!】作业帮

[最佳回答].记忆是学习的认知侧面,一般分识记、保持和重现三个过程.这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步骤是一致的,即:①储存要记住的信息;②将信息保持经时,以便日后...记...

需要一篇3000字左右的论文,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谢谢!-懂得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2113,人们的生活节奏5261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4102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1653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

怎么写心理学论文?

综述论文一般都不怎么难~它的基本套路其实跟写作的差不多的~你要是不知道怎么写~你就可以去参考下(心理学进展)这样的期刊吧~看下别人是怎么写的~然后你总结下...

求管理心理学论文题目如下?..._人力资源师_帮考网

管理心理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以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为基础,以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模式为研究...

心理学论文格式是什么?-小红薯4BE4E9A6的回答-懂得

心理学标论文格式:21131、题目。应能5261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4102言简意赅,引人注目,一般不宜1653超过20个字。2、论文摘要和关键词。论文摘...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论文1500字左右。..._心理咨询师_...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人生的转折点,面临着诸多的压力...

【求一篇《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一、论人际沟通的障碍的克服...

[最佳回答]这类论文很多人写的,建议你去知网下载,不会搜的话可以去我百度空间里看看,那里有如何找论文的方法及过程这类论文很多人写的,建议你去知网下载,不...

心理学本科毕业论文从哪些方向下手比较好?

谢邀。建议写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实证类研究大学生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的关系探究当代大学生从众消费心理的差异性分析大学生婚恋观与父母婚姻冲突的关系研...

帮助别人写心理学毕业论文-筱易Isabella的回答-懂得

No,thanks!你可以从网上搜索很多的

心理学界顶级的期刊有哪些?-壹心理

●问题一:心理学界顶级的期刊有哪些?PsychologicalbulletinJournalofconsultingandclinicalpsychologyPsychologicalreview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