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对英语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各类新型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游戏教学法便是其中之一。
将游戏教学法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融合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利于培养学生自身英语综合素质。
基于此,下文将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 :游戏教学法;小学英语;应用
1 游戏教学法的概述
游戏教学法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用游戏的模式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通过此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在刚接触到英语这门学科时会感到十分陌生,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没有机会去运用它,这也导致了另一个问题,难以把知识记牢固。
而游戏教学法是以一种学生们都感兴趣的方式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好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才能为他们在初高中阶段学习深层次的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运用游戏教学法还可以增加英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
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学习简单的字母、词汇以及固定词组的表达,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剧的表演模式来增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
2 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法应用的意义
2.1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讲单词、讲语法,长期下去学生完全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明显降低。
而在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一个好的游戏不仅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积极投入进去,达到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效果。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而并非死记硬背英语知识点,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英语知识,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2 引入游戏教学法,极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气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就像教师的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
课堂上缺乏有效的互动使课堂变得非常枯燥乏味。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向导。
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游戏活动,使学生保持足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也在努力为学生创设游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
比如通过游戏让学生猜谜语,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同时也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没有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压力。
2.3 促进知识巩固及运用
众所周知,学习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只有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循环巩固,并将其在运用在生活中,才能从本质上掌握英语的使用方式。
传统英语教学中注重读写和识记,大多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时常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而游戏教学法给予学生游戏情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英语,学习更加有趣生动,便于孩子对英语知识更好地理解与巩固,实现开设英语课程预期目标。
3 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分析
3.1 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游戏教学中更应凸显学生地位。将游戏应用于小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相应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将自身优点得以展示。
只有在教学游戏中注重学生参与度,带给学生比较愉悦的体验,学生才能在游戏中收获相应的知识。
教师应扮演引导者角
色,为学生制定相应规则,并在游戏中承担监督责任,使游戏能顺利开展。
当然,也不能说将教师完全摒除,而是在学生进行游戏时,教师需关注学生运用英语是否存在发音有误、语法是否正确,并及时帮助改正错误,使学生在游戏中不断提升英语水平。
3.2 结合教学内容,制定针对性的游戏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游戏教学的效果也是较为显著的,为此,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游戏教学方式,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
在小学英语学习中涉及词汇、阅读、写作等几个不同的方面,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在使用游戏教学法时也应该注意这个问题,确保游戏的开展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外研版小学英语“It’s red”教学中,这节课会涉及很多表示颜色的词汇,如果教师直接为学生讲解这些单词,不仅难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很容易使学生造成混淆。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的方式,将词汇学习与游戏结合在一起,进而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这类单词。
教师可以这样在设计游戏: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手持不同颜色的卡片,另一组学生持表达颜色的英语单词卡,学生需要找到和自己手拿卡相对应的另一个学生,这样游戏就是取得了成功。
在游戏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才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3 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使用英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例如,当教一些像“橡皮擦”这样困难的单词时,老师的语速会稍微减慢。
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就会恢复正常的速度。此外,当学生听录音时,要求他们用手指读单词。
当录音再次播放时,老师要引导学生逐句跟读,并用小花着色来评价自己。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小卡片让学生记忆和识别英语单词。
每个词都有不同的词性,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举例来说,当老师给学生看“run”这个词时,它的名词词性是“run”,它也有动词词性“business”的意思。
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其不同的词性,将其放在相应的词性下,使学生能够反复识别和记忆。
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玩连线游戏,即老师给出一组英语单词,然后给出一组相应的中文注释。
它们是无序的,并且规定了一定的时间段,以便学生能够高效、快速地将它们连接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单字记忆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说一些指示词,并要求学生根据单词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如“跳”字。
学生开始跳起来,当他们说“停”的时候停下来。犯错误的学生应该在舞台上表演。这样,学生就可以用这种方式用英语表达自己。
3.4 借助游戏情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语言学习来说是极为有帮助的,在周围环境氛围的影响下,学生说英语的兴趣会更加高涨,教学效果也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英语,可以让学生处于一个更加轻松、欢快的状态,这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也是极为有帮助的。
例如,在外研版小学英语“They're monkeys”教学中,这节内容主要是学习一些小动物以及单复数问题。
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教师就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类游戏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分别来扮演不同的动作角色,并且让每个学生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相应的介绍。
单复数是学生在英语练习中经常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利用游戏情境的方式来学习,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最大限度地降低错误的发生。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实践表明,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应用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一定要注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去增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并且要事先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特性,将新型教学模式与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以便将其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王雨.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启迪与智慧(中),2021(06):49.
[2]许佳圆.基于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启迪与智慧(中),2021(04):47.
[3]金秀丽.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1(08):100-101.
■ 摘要: 听是儿童英语学习中的关键环节,是发展小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本文以三种常用的小学英语教材为例,说明如何分析和解读小学英语教材中听力活动的特点与意图,探讨精准分析教材中的听力活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巧选择教学模式的三步法,并提出听力活动设计的注意事项,以期教师有效应用教材中的听力活动。
■ 关键词: 小学英语听力;教材听力活动;听力活动设计
Citation:熊艳艳, 周琳. 2021. 小学英语教材中听力活动的解读与应用[J]. 英语学习, (3): 4—9
引言
语言学习始于听。听不仅是重要的语言输入途径和理解的技能,也是口头表达等语言输出的基础和前提。儿童通过听来理解语言,从而构建二语能力(Krashen,1982)。
听力能力的发展是提升小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所在。小学英语教材包含了大量的听力活动内容,小学生通过英语听的活动不仅可以积累词汇、功能结构等语言材料,还可以习得语音、语调、语气、语法、语用、韵律、节奏等语言规则。
然而,教材中的听力活动能否真正发挥作用,却有赖于教师对英语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和教材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程度。
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活动目标
教师需要清楚听的本质及听在英语学习中的功能,以便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听力能力的提升。听是一种接受性的语言技能,听话者接收到声音信息,然后留意该信息,再在感知的基础上对其加以识别、理解,并对信息进行储存和记忆(朱浦,2016)。
从认知心理学出发的听力教学研究提出了“自下而上”(bottom-up)、“自上而下”(top-down)和“交互式”(interactive)三种听力理解模式,在传统听力教学注重听力输入的内容之外,强调已有知识和图式在听力中的作用,即学习者利用所听内容建构意义(Richards,2008)。
小学生处于独特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他们的认知与学习呈现出以形象思维为主、以逻辑思维为辅的特点;他们爱说爱动,注意力持久性有限,不善于理解抽象概念。因此,小学阶段的英语听力活动有其显著特征,这从课程标准对听力技能目标的规定就可见一斑。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中的语言技能方面一级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能根据听到的词句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能听懂课堂简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能根据指令做事情,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等;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简单的小故事并做出适当的反应(教育部,2012)。
二级目标包括: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的反应(教育部,2012)。
可见,小学阶段的英语听力并非孤立的听力活动,而是在图片、图像、指令、游戏等的协助下进行的听觉、视觉、思维、阅读、动作、表达等多维综合性学习活动;是调动已有知识、接受听力材料并进行加工以建构意义,最后以适当形式输出的复杂过程。
因此,教师在进行听力活动设计和教学时要谨记小学阶段英语听力的特点与教学目标,充分理解教材听力活动编排的内涵与意图,因时、因地、因人设计合适的听力活动。
教材中常用听力活动分析
教材中听力活动的呈现一般都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语言学习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并与单元主题及整个教材的结构协调一致。因此,准确理解教材听力活动的设计意图及功能是完善听力教学的第一步。 下面以几种常用的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分析教材听力活动呈现的特点。
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听力活动体现了感知、理解、应用的递进关系。
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前三个新授课时中主要以“Listen and say”的形式在情境中呈现会话,使学生感知特定情境中的表达方式,之后以“Listen and number”“Listen and choose”“Listen and circle”“Listen and match”“Listen, look and learn”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听后做”进行语言输入、意义建构和语言运用。
此外,教材的听力活动还体现了年级间的层次性。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在复习单元加入基于听力理解的“Now I can say”这一输出性活动。另外,从五年级开始增加了“Listen and write”这种听写结合的活动。北京版小学《英语》教材听力活动在单元内和年级间都体现了层次和递进关系。
人教版(新起点)小学《英语》教材以感知、模仿、理解等类型的听力活动体现内容由易到难的螺旋上升特点。
教材每个单元包括三课,前两课的听力活动主要是以“Look, listen and chant”“Listen and chant again”“Listen, point and repeat”“Look, listen and repeat”等形式让学生感知、模仿、理解单元语言内容;第三课及每单元的“Let’s Spell”“Let’s Check”和“Fun Time”等部分的听力活动结合语音学习,并与表演、连线、指认、选择、填空、吟唱、写作等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从五年级开始,感知、模仿类的听力活动减少,到六年级过渡到单一的听力训练,同时四到六年级逐渐增加听写结合的活动。人教版(新起点)小学《英语》单元内的听力活动形式较为丰富,既有对听力材料的认知理解,也有听力与其他活动的结合。此外,语音学习也被纳入听力活动中,大量的歌谣和韵文也提高了听力活动的趣味性。
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听力活动体现了语言综合运用的特点。
教材每个模块的第一单元是语言内容的呈现,包括词汇、句式和语法,三个与听力相关的活动中第一个多是用来导入单元主题的韵律诗,后两个一般是以听读结合、听说结合的形式呈现主文本和功能结构。第二单元是语言知识运用的任务型活动,三个与听力相关的活动通常以听说结合、听练结合、听唱结合、听演结合等形式呈现。可以看出,外研版教材将听力活动与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注重以听带读、以听促学。同时,听力材料中融入了大量的歌谣和韵文,渗透了对学生语音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培养。
总体来看,这三套教材中的听力活动都遵循了儿童英语学习的特点,将听与感知模仿、理解记忆、技能提升、知识学习等活动融于一体;依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分年级将这些不同类型的听力活动合理分布。
教材听力活动的应用
教材中的听力活动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合理的应用。听说是更符合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者认知规律的学习活动,音频和动画比文字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熟悉教材听力活动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学情对听力教学进行合理设计。
1. 精准分析教材中的听力活动
教师在设计听力教学之前,首先要分析听力活动在其所属单元中的位置与功能,明确听力活动与单元其他活动的内在联系。
以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Module 4 Unit 1为例,听力活动1以一首四句歌谣引出本单元的主题“送礼物”和功能结构“I sent you...”“Did you...?”。听唱歌谣不仅可以让学生初步感知本单元的重点功能结构,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整个单元中起到导入作用,也可作为后面主听力活动的听前活动。
听力活动2和3是呈现本模块语言知识的主听力活动,是将听与看图、阅读、模仿、口头表达等相结合的活动。这两个活动主要实现理解、记忆、思考及掌握语言知识的功能,完成语言学习的输入环节。这些听唱结合、听后跟读的输入性活动都为单元最后说的输出性活动作了充分的准备。
本单元以听力活动为先,辅以读和说的活动,遵循了“听是说的基础,听和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语言学习规律。
2. 精心设计听力教学过程
听力能力培养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听懂并能将听到的内容以一定的形式输出。听力教学通常包含三个环节:听前(pre-listening)、听中(while listening)和听后(post listening)(Field, 1998)。
听前环节既可以使听力内容真正成为可理解性输入,也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或焦虑情绪。教师可以在听前运用图片、文字、歌谣、游戏等手段创设情境、激活图式,引导学生在听前预测听力内容。
听中是听力的关键环节,以信息理解和技能训练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听力技巧和策略,并对材料进行理解和记忆(鲁子问,2009)。
听后环节以理解性输出为主,同时,听后的输出活动可以实现从课本情境到真实情境、从课本语言到实用语言的转化。教师可以在听后设计分角色朗读、回答问题、讨论、表演、配音、游戏、书面表达等不同形式的活动。
在应用教材进行听力教学过程设计时,教师要依据对教材的分析并分别考虑到这三个环节的特点和目的。以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Module 4 Unit 1为例,单元听力教学过程设计如下表所示。
表. 听力教学过程设计
对教材中听力活动的合理运用要基于对这些听力活动的深入解读,明白听力活动的目标与定位,及其与单元其他活动的联系;以听力为主线,通过听前、听中和听后的一系列活动实现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完成从教材口头语言到教材书面语言再到学生习得语言的逐步转化。
3. 精巧选择听力教学模式
如前所述,听力理解模式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和“交互式”三种。“自下而上”指的是依据听到的发音、词汇、从句、句子、文本等语言结构理解听力材料的意义;“自上而下”强调运用背景知识理解所听材料的意义。在实际听力中,以上两种模式往往是被共同使用的,究竟哪种被用得更多取决于听者对文本的话题、语境、类型等的熟悉程度(Richards,2008)。
但要注意的是,听力教学模式的选择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以及听力活动的意图灵活选择。
感知型的听力活动或重在理解大意的听力环节就可采用“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
比如北京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Lesson 9的第一个活动Listen and say是一个有关植物对于人类的作用的对话,延续了前一单元对植物各个部分及其功能进行介绍的话题,在词汇和意义的理解上有连续性。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有关植物各个部分及功能的表达方式,可以自然过渡到听力材料的话题,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植物?作为整体的植物能发挥什么样的功能?有条件的教师还可以附加一些图片或音频资料,帮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一话题,这样再听课文录音的话,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获取听力材料内容的意义,而听的过程就是印证自己猜测及分享别人观点的过程,此时听的重点在听力文本的意义。
对于教材中的一些记忆或理解型听力活动,以及重在通过听获取特定信息或学习知识的听力活动,就可以采用“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
比如人教版(新起点)《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中Let’s Spell部分是让学生通过听来学习字母组合“ur”的发音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含有这些发音的故事,感知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这样的听力活动重在获取其中的单词及其发音,此时听的重点在语言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鉴于小学英语听力活动的特殊性以及教材中听力活动的综合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需要混合使用以上两种模式,即应多采用“交互式”的听力教学模式。
比如,人教版(新起点)《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4中Fun Time部分讲述了四个孩子的爱好。因为本单元的主题就是“爱好”,单元前半部分大量的学习内容都为这个听力材料作了充分的铺垫。因此,教师在第一次播放录音时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四段话的大致含义;第二次播放录音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语段填空、选择、连线等任务,引导学生关注四段话中的语言信息。
这样的设计就混合使用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如此方可将教材中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听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也能够兼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实现听力活动中对语言意义和语言形式的双向关注。
总之,教材听力活动的应用是在教师深刻理解儿童英语学习中听的本质与特点及听与读、说、写等技能之关系的基础上,分析、解读教材并根据学情设计恰当的教学过程,安排合适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在整体语言学习中练习听的技能,在听的活动中促进学生语言水平的整体发展。
听力活动设计注意事项
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听力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关注听力活动的三个环节以及听力教学的模式,还需要多方位挖掘教材听力活动的潜在价值,并且遵循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理念,在听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听力策略、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
1. 充分挖掘教材听力活动的价值
教材中每一个听力活动都蕴含多方面的价值可供挖掘,以便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要清楚每一个听力活动所呈现的语言知识,还要思考:听力活动的目标和定位是什么?活动的呈现方式有什么特别之处?活动可以用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或素养?
比如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上册Module 9 Unit 1第一个听力活动中,两组有关“How old are you?”的问答其实蕴含了年龄与身高并不总是成正比这个知识,这就与我们通常的认知,尤其是小孩子的认知不同,这一点需要教师在处理这个活动时加以强调。通过这种方式,问年龄这个看似很难有什么拓展的句式就有了新意。
在后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班级内寻找同样的现象,即年龄小的同学可能比年龄大的同学个子高。这样一来,语言内容就比教师让学生机械重复“How old are you?”丰富、有趣多了。
2. 重视听力策略的培养
听力能力培养的另外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听,即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和听力策略的讲解与训练。因为学生需要听的不仅是可见的单词或句子,还包括语音、语调、语用、韵律、节奏等,即不仅要听明白口头语篇所表达的意义,更要听出口头语篇的恰当表意所采用的手段(教育部,2018)。
小学阶段听的策略培养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首先,学会倾听。《义教课标》在学习策略二级标准中要求学生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教育部,2012)。
因此,教师在设计听力活动时要有意识地强调听力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比如,在听录音或教师的话语时学生要安静、认真地听,听清楚后再说,这样能保证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听到完整的信息。
其次,学会积极猜测。《义教课标》指出学生应能够听录音或教师、其他学生的描述,按要求进行猜测(教育部,2012)。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听不懂时善于利用图像、肢体语言等进行猜测,并通过关注数字、人名、地名、时间等关键信息理解听力材料。而且,教师在进行听力教学时也要强调听力材料中常出现的重读、弱读、连读、失去爆破等,让学生对英语中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产生初步的感知,以便克服听力障碍。
另外,英语中有不少因语法而引起的词形变化,这也会反映在读音的变化上,尤其是一些用读音变化来标示语法引起的词形变化,比如“read”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只是变化了读音。这就更需要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听”出这些变化。
3. 注重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听力活动既是信息输入的过程,也是习得文化意识、进行思维加工的过程。听的活动与说、读、写等活动一样都承载着习得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培养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的功能。
教材听力文本内容都蕴含着育人功能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潜在价值,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解读与再加工,以便在听力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
比如外研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下册Module 2 Unit 2中的英文歌谣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是选自在英国流传很广的《鹅妈妈童谣》,包含很多文化背景信息。例如伦敦桥有很悠久的历史,回应了单元主题“It’s very old.”。伦敦桥是伦敦的象征之一,教师在处理这首歌谣时可以结合单元呈现的其他伦敦象征物,并且可以通过图片说明教材中出现的伦敦桥和伦敦塔桥的区别。
外研版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Module 6的主题是Lingling参观英国著名古迹Stonehenge(巨石阵)。第一单元的听力内容是Amy和Lingling讨论参观计划,第二单元的听力内容是Lingling给Daming写信简单介绍此次参观。教材在导入的听力活动中提到了中国的长城。巨石阵和长城分别代表了两国的历史和文化,教师可以在处理这些听力活动时进行整合和拓展,让学生对比巨石阵和长城,参照长城的功能分析、讨论古代英国人建设巨石阵的目的。这样就在听说结合中丰富了文化知识,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遵循儿童英语学习的规律,领会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听力技能的目标要求,秉承培养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策略等要求,以系统化、结构化的视角研究教材中听力活动的意图和功能,分析每个听力活动与其他活动及单元整体的逻辑关系。如此,才能将教材物尽其用,让听力教学事半功倍,从而让听力教学在儿童英语学习中切实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作者简介
熊艳艳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
周琳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以上内容摘自《英语学习》2021年第3期“热点·观点”栏目,页码4—9,阅读完整文章请翻阅纸刊。文章版权归《英语学习》所有,欢迎分享本文到朋友圈,如需转载请回复“转载”。
参考文献
Field, J. 1998. The Changing Face of Listening[J]. English Teaching Professional, (6): 12—14
Krashen, S. 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 Inc.
Richards, J. 2008. Teaching Speaking and Listening[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鲁子问. 2009. 英语教学论[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浦. 2016. 小学英语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梅德明 | 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缕析与建议
闫赤兵 | 你真的认真研究过教材阅读板块的设计意图和活动定位吗?
孙越 | 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
虚拟专刊第二期上线啦 | 聚焦高中英语新课标落地——方法、问题与反思
2021年3月刊
熊艳艳等 | 小学英语教材中听力活动的解读与应用
王建平 | 基于教材课文语篇的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优化研究
张莉等 | 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生英语阅读复述能力提升探究
张金秀 | 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的“浅入深出”和“深入浅出”
超实用!
《英语学习》虚拟专刊
收录近3年 《英语学习》精选论文
26 篇 知名专家解读+优质课例
全面解锁优质文献
新课标·新思考·新观点·新实践
限时折扣下载
限时折扣¥9.9 (原价¥29.90)
http://ucourse.unipus.cn/course/4407
免费在线读
加入外研社·K12教师发展社区
免费在线阅读全文!
《英语学习》杂志订阅方式
🔷 中国邮政订阅
邮发代号:82-523
国内统一刊号:CN11-1254/H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5553
各地邮局期刊征订处
订阅拨打中国邮政官方电话11185订阅
中国邮政微商城在线订阅(包邮)http://mall.11185.cn/wx/#/bkGoodsDetails?spuId=112979&businessId=BK
🔷 外研书店官方微店(推荐)
购买单期或预订全年
https://k.ruyu.com/LEa7T7j3
🔷 淘宝、天猫、京东等各大电商均有售!
搜索“英语学习杂志”即可购买单期或订阅全年
《英语学习》杂志唯一投稿方式
http://yyxi.cbpt.cnki.net/
《英语学习》杂志“教学前沿”栏目诚征稿件,本栏目着重关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教学难点突破方式及教学策略集锦等,呈现形式为教学课例或教学研究等。
想了解更详细的
投稿须知及投稿步骤?
!特别提示!
我刊不以任何方式收取版面费、审稿费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ageneralizationofeducationalinfusionofprimary(elementary)English.
[回答]nthispapersomecountyinthevillageJAbankasanexample,thebankcreditbusinessriskmanagem...
要看学校要求!因为学校的有不同的等级之分,所以国家对学校所培养的学生毕业论文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地方院校的外语系论文是3000字左右,省...
1,虚物小写(如a,an……)但是若4102虚物大于5个字母1653,则大写(如before……)②第一个单词首字母,末单词首字母大...题目中的所有实词都是首2113字...
[最佳回答]Protectenvironment(环境保护)Theearthscalechangeofclimatehasbroughtanewkindofnaturaldisast...
英文论文字是根据你查重的系统计算字数的,具体还得看你发表的期刊杂志社是怎么要求的。如果按平常发表期刊来看,符合折半算字数规律,文档显示英文字符有10,...
英文毕业论文字数通常按照两种方法计算,即根据页数或字数统计。根据字数统计的方法更为常见。而要注意的是,在英文论文中,一个单词可能会被拆分为两个或三个部...
英文论文的详细格式:一、标题一篇较长的英语论文(如英语毕业论文)一般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一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
1.英语论文的标题一篇较长的英语论文(如英语毕业论文)一般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一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下行(通...
你好,我也是英语专业的。我选择的是文化方向。其实,翻译、教学法和语言学也不错。但是就我个人看来,语言学过于抽象,而且比较枯燥,虽然文献很多,但是能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