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坚持“四个面向”,再攀高峰,以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应对新挑战、交出新答卷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2年,创新为奋进中国留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最快的冰”让各国运动员在赛场上的速度与激情尽情释放,北京冬奥会因科技而大放异彩;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商运,“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在世界核电舞台挺起中国脊梁;6名航天员首次聚首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空间站迎来圆梦时刻……过去一年,从未停歇、愈加坚实的创新步伐催人奋进,带给人们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2年,放眼神州大地,我们更加感受到创新释放的澎湃动能。铸就大国重器,中国桥、中国大坝、中国港口、中国盾构机勇立潮头,成为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助力动能转换,采煤炼钢、轨道交通、船舶海洋等传统行业华丽转身,正向高精尖迈进;开辟新赛道,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能源等新技术加快应用,新产业、新业态孕育新活力。从先进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建设美丽中国的大气、水污染等防治技术的应用,再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坚守,科技创新正以它的广度、深度、精度和温度,助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新的一年,开好局、起好步,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人们更加渴望听到创新奏出的美妙乐章,看到创新引领发展的实干担当。竞相涌现的创新成果、攻坚克难的创新勇气、拔节生长的创新人才,让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足、成色更足、底气更足。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以创新提振发展信心,我们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创新提振发展信心,我们步履不停。从上海飞北京、从成都再飞海口,国产大飞机C919开启密集验证飞行,向着投入商业运营不断迈进。几代人接力奋斗,我国的大飞机事业越飞越高。在汽车电动化时代,我们的电池、电驱动技术步入世界前列,比亚迪近日发布的电动车高端品牌向世界高端市场发起冲击。放眼大江南北,科技创新你追我赶。在广东,首台全国产化“争气机”并网发电;在江苏,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建成……迈入2023年,创新好消息接踵而至,科技自立自强的足音强劲。
以创新提振发展信心,我们底气十足。过去一年,出台“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进一步为青年科研人员的减负松绑,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创新环境更加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至100%、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持续完善,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更加夯实。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再上台阶、武汉“光谷”、合肥“声谷”等产业集群快速崛起,一个个创新高地相继隆起。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布局,科技自立自强的底座更加坚实。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肩负起历史责任,新的一年,广大科技工作者将坚持“四个面向”,再攀高峰,以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应对新挑战、交出新答卷。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透露,2022年,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59种期刊刊发的论文总数为54002篇。其中,中国发表的论文数为16349篇,占世界总量的30.3%,首次超过美国排在世界第1位。
论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论文总数稳居世界第一,到如今各学科最具影响力期刊论文数量登上世界第一,我国科研论文呈现“量质齐升”态势,见证我国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加强,在全球创新版图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相关统计显示,从2022年中国SCI论文的国际引用情况来看,美国引用中国论文的数量最多,在引用中国论文最多的10个国家中,G7国家占一半。基础研究过去常被视作薄弱环节,如今这项短板正逐渐被补齐,我国成为了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
抚今追昔,这是非凡的壮举,这是壮丽的征程。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我国科技创新沿着正确轨道前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越走越宽广。特别是新时代这十多年来,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已经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
无论是企业技术突围还是国家战略突破,只有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才能行稳致远。2013年至2023年,中国在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材料科学和数学6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第1位,另有9个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在世界第2位。这充分表明,我国知识创新和原始创新已经从模仿和跟踪向自主创新过渡,在部分领域开始扮演引领者的角色。继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研究层面看,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基础科学、原始创新往往孕育重大突破,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突破、收获成果的,格外需要营造支持大胆创新、允许埋头创新、包容创新失败的科研环境。我们既要重视期刊影响力、论文转载数,同时也不能搞“惟论文论”“惟转载论”,坚决纠正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问题。加快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才能形成推进基础研究的强大合力。
从应用层面看,创新过程是一个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过程,基础研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支撑和前瞻引领作用。基础研究既要“立足”实验室和论文出成果,也要“走出”实验室和论文要效益。一方面,基础研究要注重应用牵引、坚持问题导向,特别是要弄通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解决好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不高、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现实问题,在朝着“科学强、人才强”目标迈进的同时,努力实现“技术强、工艺强”、助力“产业强、经济强”。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支数量庞大、素质过硬的科研人才队伍,同时有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这是我们在科技创新领域弯道超车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着眼基础研究的规律,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我们一定能将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关问答
[最佳回答]科技与生活科技无处不在,科技使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我们的衣食住行一刻也离不开科技的贡献.20世纪的发明与创造给人类带来了无穷的变化.拉链:天衣无...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创作、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最初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要点,第...
毕业论文创新不足,我们应该挖掘新材料,绝望,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我们要坚持创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应对生活中种种困难...毕...
创新论文是指在特定领域或学术界中,通过研究和探索新的理论、方法、技术或观点,提出全新的思想和见解的学术论文。创新论文通常具有独特性、原创性和前瞻性,...
[最佳回答]科技论文的撰写与投稿撰写科技论文的要求科技论文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再现性、可读性和规范性.(1)创新性:这是首要的一条.没有创新性,就没有...
一般先写自己的感悟,然后写创业的过程,最后写自己学到的东西并且总结自己的感悟。范文如下:我的创新创业感想总的来说,这也是我第一次做创新创业。所以在...
征文主题:传承精神科技强国。结合背景材料分析任务指令传承精神为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爱国精神,是创新精神;科技强国需要传承航天精神。精神内涵以爱国与...
[回答]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问答1、如何申报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答:我省在中小学校学习有发明创造作品、科学研究成果、科技创...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一般需要在论文中结合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实践经验来深入剖析和论证问题,从而找出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论文的特色与创新就体现出来了:一是...
本科毕业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创新。选择一个新的或较少人研究的题目,在该领域开展一定的探索研究。选题新颖,能带来新的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