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曹泳春,1965年出生,中国农科院教授,果树专家。199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1995年从事果树营养学研究,一直深入到农业第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在全国南北果区建立了1200多个优质高效示范园。发表论文20余篇,著书有《曹泳春务果论》和《果树营养循环学》。
管理果树,犹如管理一个国家,一个军队,一个家庭,一个人。”国有国法,军有军纪,家有家规,人有人性。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势由形生,形随势变,因势利导,以形促势。势者,力之握也!太阳的北回南移,早出晚归造就了世间的风势、水势、气势和形势,“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之光和太阳之能影响着树势的千姿百态。
何为树势?树势即力之强弱。树势的判断方法很多,如叶的大小、黑绿、薄厚、亮暗;枝的角度、粗细、偏直、高下;皮的灰红、老嫩、干湿;芽的饱瘪、圆尖、多少;根的壮弱、疏密、黄白等,而最简易的方法就是观察一年生枝的生长势。
1、中庸健壮树。 外围新梢平均长度30-40厘米,无秋梢或秋梢很短,枝条粗壮,节间较短,皮色较深,皮层较厚,芽体饱满,叶片浓绿,优质的中、短结果枝占80%左右。
2、强旺树和虚旺树。外围新梢平均长度超过40厘米以上,强旺树的一年生枝春梢长秋梢短,虚旺树的一年生枝春梢短秋梢长。
3、弱树和衰弱树。新梢少而短,中短枝纤细、色淡、皮薄、顶芽瘪,叶片小。
古今中外,很多专家对树形进行了发明和创造,例如有三大主枝形、一边倒、V字形、工字形、伞形、扇形、塔松形、纺锤形(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改良纺锤形)、主干形、开心形(大冠开心形、小冠开心形)、小冠疏层形、疏散分层形、挖心倒伞形等,其目的只有一个,打开光路,以形促势。但人们在造形的过程中顾此失彼,往往忽略了风、水和气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后期的改形困难。本人认为,依据当地的气候和地形,在栽植果树之初,就应当心中有形,株距和行距(2×1~4×2和5×2)、打药~施肥~灌溉~修剪~采摘~运输带、主干形~疏散分层形~大枝冠开心形~小冠开心形。
果树的“能”来自于光、风、水、肥、气,果树的“能”决定着果树的数量、容量、产量、质量和年龄。
果树的根量、枝量、叶量、花量、果量、修剪量都与果树的耐力和承受力休戚相关,犹如海洋的深浅决定着船体的大小,船体的大小决定着载物的多少。果树生长的条件在于土壤和外界环境,第一是风和光,第二是气和温,第三是肥和水。
整形修剪是基础,病虫害防治是关键,土肥水调理是保障,果树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管理,环环紧扣,缺一不可,果树的势、形、能、量必须要遵循辩证、平衡、变换的法则去进行有条不紊地操作,如果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和植物的生长习性,一意孤行,那么就必然会受到惩罚和抗拒。
【大农圈】里有躬耕农业的种养大户,也有洞悉市场的企业家;有神通广大的产业经纪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划人;有研究农业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员;还有村官、投资家、电商达人……这个圈子,给你的不只是市场信息,还有一大批有价值的农业朋友。
人生的三大终极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世界上能完美回答这三个哲学问题的人屈指可数。
哲学的问题太深奥了,但问题很直接,一点不复杂,人人都可以有答案,也不会有对错。而我们有几个关于“水果的问题”,一点儿也深奥,看似很浅显,但实际上比哲学三问还要复杂。
如果我们问你这几个水果中的基本常识性的问题,你确定你能回答对么?
对于大多数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很不屑的说一句:“水果就是富含水分的、可食用的植物果实,这连初中生都知道。”
这个问题,看似是一个基本常识,可实际上,它非常复杂,也是很多人的认知误区。我们在小学、初中学自然、学科学的时候,可能由于知识讲得比较浅,从而造成了这种认知误区。
水果,其实不仅仅指“富含水分的植物果实”,水果的广泛定义是指富含水分、可食用的植物果实、种子、茎及其衍生物。
而且我们初中时听说过的,果实是由植物子房发育而来的, 这个也是一个“错误”的认知。果实不仅仅是由植物的子房发育而来,还有可能是花托、花萼等发育而来的“假果”,这些属于非真正的植物“果实”。生物学上,可以把果实分为单果、聚合果、复果。
举个例子。我们常见的水果—草莓,实际上食用的主要部分不是草莓的果实,而是草莓的花托。草莓身上的那些白色小点点,也不是草莓的种子,而是草莓的果实,这种类型的果实叫瘦果。
另外,我们常吃得菠萝是由中心肥厚而肉质的中轴、中轴上生的肉质苞片和螺旋形排列的不发育的子房三者合起来组成的球状体。我们吃得菠萝也不是单独的一个果实,而是一个聚合果。
生物学上,对果实的阐述,较真起来是比较复杂的。
实际生活中,我们对水果的阐述就更复杂了。
什么是水果?
这阐述起来比较难。因为水果本身不是一个什么严谨的概念,没有什么明确的范围,更多时候是根据大家的日常习俗来的。
比如,我们认为圣女果是水果,但又认为西红柿是蔬菜。而在生物学上,圣女果跟西红柿都是番茄,它们的关系就跟红富士苹果和黄香蕉苹果一样。这样来较真的话,那圣女果到底是不是水果?
再比如,甘蔗有果蔗和糖蔗,那么甘蔗是不是水果?雪莲果食用部分是雪莲果的根茎,那雪莲果是不是水果?有些玉米品种的玉米粒水分非常大,又甘甜,可以直接鲜食,那这样的玉米是不是水果呢?
实际上,大家都可以将这些称为水果,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当然了,如果你说它们不是水果,这也不是什么大错。
在水果的归类上,大家可以“唯心”一点儿,我就认为西红柿不是蔬菜是水果,黄瓜是水果不是蔬菜,也是没问题的。
所以说,水果不是一个什么严谨的归类,别人说甘蔗是水果,那就是水果,说雪莲果是水果,也就是水果了。没有什么严谨的对与错。
什么是水果?习俗问题是大于科学归类的,因为“水果”本身就不是一个科学上的归类。
如果我们问,苹果树是不是果树?100%的人都会回答:“当然是了”。但如果我们问“草莓是不是果树?”
很多人可能会不屑的嘲讽道:“草莓怎么可能是果树?”
在日常认知里,果树要是“树”,草莓又不是树,怎么能是果树?
这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儿,像我这样的,以前学得果树专业,写得毕业论文是草莓,如果按大多数人的认知来看,那草莓都不是果树了,我们专业不就跑偏了么?
实际上,相对水果来说,果树是一个比较严谨的概念。果树是指“可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的植物。”也就是说果树不一定是指木本植物,其它藤本植物、草本植物都是可以的。
比如,甜瓜也是果树,西瓜也是果树,葡萄也是果树。
果树并非一定是“树”。
不是所有的归类都是有科学用途的。水果和果树的归类,也就是生活上的“常用语”,基本上没有太大的用处。
而且随着认知或者生产的需要,水果和果树也是可以扩充的。比如,水果玉米和甘蔗,把它扩充到果树里,有问题吗?可能有争论,但在科学上没有啥问题。
本身怎么叫?怎么归类,没有太大的限制。
这些问题也不需要可以的去科普,因为必要性不大。但是,坏就坏在,一些人“习惯用错误的认知来给别人抬杠”。你说甘蔗是水果,他会找很多所谓的“科学证据”来反驳你,说甘蔗不是水果。
这又让我想到了,“大樱桃是不是车厘子?菠萝是不是凤梨?”等问题,很多人都是在错误的认知上来给别人抬杠的,基础认知是错误的,怎么讲都不会明白了。
基本认知是错的,很多问题就解释不清了。
相关问答
农学博士正常情况下毕业不太难,即获学历证书不太难,获学位证书难。在论文字数上,学士几千字,硕士二三万字,博士七八万字,很多博士论文就是一本书,20万字...
[回答]呐,就是说,果树只有减去了多余的枝叶,才能长得更好,在平时的生活中懂得删繁就简,不要为别的事分心,才能把事情做好。这个还是建议去我个人中心介绍...
孙悟空到底有多少瞌睡虫?他们都有哪些作用?孙悟空瞌睡虫的来历。瞌睡虫是仙界一种比较稀罕的小仙虫,是专门治疗失眠的,只要爬进人的耳朵和鼻子内,立马就能...
[回答]人为万物之灵,有智慧,有特别发达的大脑,能劳动,能制造工具等。但归根结蒂,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人仍旧是动物。在林奈的分类系...
老萨谈鬼子的精工之作-日制41式75mm山炮(抗战重武器系列)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如果说上一篇提到的沪造克虏伯75毫米山炮是中国从0到有,是划...
[回答]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是我国唯一的反映国内外经济林学科与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专业性科技期刊。主要刊登经济林、果树和观赏园艺等学科栽培、育种、...
[回答]1999年,同处杨凌的西北农业大学园艺系,陕西省果树研究所、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三个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学院设有果树、蔬菜、...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安徽农业大学的园艺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园艺和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园艺学院是学校建立较早的院...
科学家:3500万年前,一群猴子渡过了大西洋!到底是怎么过去的?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研究者们,于2015年在秘鲁亚马逊河的一个支流上发...因...
甲骨文很古老,但研究甲骨文的甲骨学却很年轻。从1899年发现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量的学者开拓创新,锲而不舍,不断拓宽知识的新边界和历史的深度。题主...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