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要致谢吗 毕业论文没有“致谢”,能毕业吗?

毕业论文没有“致谢”,能毕业吗?

撰文 | 罗东

这是一个“憋”毕业论文的季节。多少人废寝忘食、肝肠寸断。即便还不是毕业生,也可能早已对此“有所耳闻”。毕业的“工作党”大概也不会忘记当年的情形。

此前,书评君的视频栏目《罗东时间》跟着今年毕业季的节奏依次聊了聊:毕业论文里大量出现的“文献研究法”不是一种研究方法,以及令人抓狂的“改格式”、“查重”、“答辩”。转眼到五月下旬,毕业论文也接近尾声,不妨谈一谈“致谢”。

“致谢”大概是一篇毕业论文中最浪漫的部分了。在这块“自留地”上,可以用文言文、大白话,也可以用网络语言,可以长,也可以短。在正文一直克制、隐身的“我”,到了此处也终于现身了。不过,第一人称“我”的叙事在多大程度上自由自主呢?

视频加载中...

(视频后期:郭祯臻;背景音乐片段:MoreanP - Feeling The Rain)

延伸:“我”的退后与上前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包括分析概念、引证注释和数据工具等内容,经历了轰轰烈烈的撰写体例现代化转向,并自此界定了文章要怎样写才是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而“致谢”好像是一个例外。它是一片“自留地”。在这里,作为作者的“我”犹如脱缰之马,不必克制他的偏好、情感,可以率性地使用形容词、动词来表现所思所想,以及所感。

在正文,“我”往往退居幕后,作为第一人称是不可见的。替而代之的一般是“笔者”“本文”“我们”或“课题组”。当然,倘若是一些少数“大家”,也可能因其学术自信而使用“我”——如果自负地使用“我”,可能贻笑大方。而读者只可能在“致谢”里见到任何一个作者都称“我”。

那么,当“我”走到幕前,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自由自主?

“我”会讲述这一段学习历程,重温酸甜苦辣,再感叹一声:转眼,毕业了。如何回忆,自然难免受毕业季的情绪影响。不过,“我”之所以出场,最重要的还是表达感谢。这也是我们本期视频的主题。

在1988年公布的《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统一标准里,表达感谢是其中一项。如果有个人或机构为文章提供过帮助,但对方不是合著者,不会一同署名,对他们致谢既是情理,也是规范。有则写,无则不写,这并非一篇期刊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部分。学位论文,或者说毕业论文,就不太一样了。它已经成为一种礼仪传统。极少有毕业论文不附加“致谢”。

从老师、家人、同学、室友、恋人到“偶像”,再到“思想大家”,都可能是致谢对象。在他们中,老师必然被首先感谢。哪怕作者只感谢了一人,通常也是论文指导老师。

在硕博士尤其是博士论文那里,“老师”的范围就比较宽泛了。除了本人的导师,还包括参与指导、指点的其他老师。他们可能来自其他专业或学校。这些年,有论文如《汉英博士论文致谢辞人格诉诸修辞对比研究》

(刘新芳、王云,《外语与外语教学》2016年第4期)

《博士论文致谢文本分析——以中国建筑史研究方向为例》

(刘军瑞,《建筑与文化》2017年第2期)

搜集“致谢”,对其分析后发现,博士生在这里展现了他们的学术资源。而对于这些即将以学术研究为职业的毕业生来说,师出何门、与哪些学界大家有过交往,认识谁、受过谁的指点,或许也成为一种微妙的社会资本。“我”是向前走到了幕前,可脚下不是自由自在的“自留地”,而更像是面向未来职业生涯的一个展示门面。

当然,“致谢”在写法上是自由的,可以是文言文、大白话,也可以是网络语言,可以长,也可以短。不过,内容上就有比较统一的讲究了。无论怎样写,“我”少不了使用“严谨”等形容词描写老师的为人

(人格叙事)

,使用一系列动词描写支持

(情感叙事)

、指导

(逻辑叙事)

。当然,还得避免用过誉或浮夸之词。

话说回来,毕业论文虽然是唯一必须独撰且独立署名的论文类型,但是不意味着作者就完全独立于他人。这是文末需要“致谢”的必然意义。而最大的尴尬或许在于,当“致谢”而非“后记”成为毕业论文必不可少的部分,而“老师”又是必然感谢的对象,一个学生内心不愿感谢要如何办?比如,对方“并无指导”“有违师道”乃至有侵害之举。要突破浩浩荡荡的“致谢”传统是莫大的挑战。

欢迎在B站、微博关注我们的栏目账号:@罗东时间

“阅读迷雾”系列

No.1 亲眼所见、书上所说,到底谁更靠谱?

No.2 理想的读者,比作者更聪明、更自由

No.3 常识可贵,很遗憾我们还是在“背叛”

No.4 比碎片化阅读更糟糕的,是“不可证伪”的阅读

“人间迷惑行为”之手机系列

No.1 “手机外放”,都是“没素质”惹的祸吗?

No.2 微信聊天里的“在吗”:不是礼貌,而是博弈

No.3 手机全年“静音”:消失的来电铃声,还会回来吗?

2019年度盘点

从李子柒到“好嗨哟”:在2019,想象一种过去的“人”

2020“毕业论文”纠结系列

No.1 “文献研究法”:不是一种研究方法

No.2 “改格式”:万万没想到,卡了

No.3 “查重”:为了通过,改得不认识

No.4 “答辩”:答而无辩

撰文:罗东

视频后期:郭祯臻

编辑:徐伟

校对:杨许丽

论文结束后的致谢,是一定要有的吗?你可能还不清楚为什么要致谢

论文结束后一定要有致谢吗?不一定。在课题研究和写作论文过程中,可能需要外援,为论文完成提供了支持,这时候是有必要写致谢的。但不等于致谢是必要内容,没有外援支持的论文,是可以不写致谢的。

毕业论文要致谢吗 毕业论文没有“致谢”,能毕业吗?

论文结束后要写的致谢,他只是一种礼貌和惯例,用于对在论文创作过程中提供支持、帮助和建议的人或组织表示感谢。比如论文得到了资金赞助、导师提供的重要建议以及实验室的支持等,那还是有必要写致谢感谢一下资金资助者或资助机构,感谢导师的帮助、实验室的支持等。

既然致谢是感谢对论文提供支持和帮助的人或组织,那论文写作中,没有得到他们的帮助呢?等于没有感谢的对象,也就没有必要写致谢了。

综上,论文结束后有没有致谢,要看论文写作中有没有得到外援的支持,有支持,就有必要写致谢,借助公开承认的的态度,表达尊重与感激,也是遵守学术规范的行为。反之,就可以不写致谢了。

毕业论文要致谢吗 毕业论文没有“致谢”,能毕业吗?

另外,写论文致谢有一些基本要求,比如简洁明了、礼貌专业、语法表达无误等,同时也要注重目标期刊的要求。建议需要写论文致谢的朋友,多参考下论文致谢范例,找找感觉吧。

论文写作问题评估、SCI/EI/SSCI/核心论文发表指导,关注我,私信交流~~

相关问答

毕业论文的正文后面需不需要写“致谢辞”?

如果单是正文的话不用,但完整的论文格式是有“致谢”的,属于附录部分。毕业论文(设计)文本构成包括前置部分、正文部分、附录部分。具体构成及顺序如下:(...

毕业论文的致谢怎么写?

毕业论文致谢是表达对指导老师和帮助自己顺利完成毕业论文的人们感激之情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致谢写在毕业论文的最后一页。以下是毕业论文致谢的写作...

毕业论文致谢第一句?

时光荏苒,四年的美好时光转瞬即逝。一般毕业论文致谢第一句都会感叹一下求学时光的匆匆流逝,感悟一下学习生活的快乐,然后转入感谢论文指导老师、任课老师、同...

一般毕业论文的“致谢”中,要不要写导师的名字?还是只写“感谢我的导师”好一点吗?谢谢?

建议您还是写上:感谢我的导师!比较好建议您还是写上:感谢我的导师!比较好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会查重吗?

本科毕业论文致谢不会查重。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完成的最后一个学业任务,查重的话主要查论文的主体部分,而这部分不属于论文的主题内容,因此致谢不会查重。...

毕设致谢可以全部写名字吗?

毕业论文的致谢不能只写名字。首先毕业论文中的致谢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主要是表达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以及帮助过自己的人,致谢一般要写八百字左右,如果致谢名字首...

论文最后的致谢部分,会被查重吗?

同学们在自己进行论文检测的时候,可以只检测正文部分内容,然后根据报告修改重复部分,尽量修改到最低,然后最后提交给学校的时候在呆着声明和致谢内容,这样基...

论文致谢可以随意发挥吗?

不要随意发挥。虽然论文的致谢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你可以在致谢中感谢与本论文相关的或者有贡献的其它人,但一般来说,要有一个度。首先人不要太多,一定是与本...

英专生毕业论文致谢要用英文吗?

不一定一般论文致谢分为中文致谢和英文致谢,没有要求的就需要写中文致谢,致谢的字数没有特别的规定,一般在500字左右。不一定一般论文致谢分为中文致谢和英...

你们的毕业论文致谢是真的想感谢导师么?

毫无疑问,我是发自肺腑的真心感谢!当年参加答辩时,一位导师曾说过,从论文的致谢部分能看出很多东西,我深以为然。我不怎么看本科生论文的致谢部分,但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