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由此萌发了很多新兴的德育理念与方式,其中,选择养成教育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注重和运用。
选择养成教育模式与我们常说的习惯养成教育比较类似,但其更具有针对性,是指在具体场合中依据具体媒介开展养成教育、达到德育目标的教育模式。
具有鲜明的日常性与实践性特点,有利于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此,本文在立德树人视角下,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德育对象、以选择养成教育模式为手段展开德育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德育;养成教育
众所周知,德育是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名词,比起学识学历,家长开始更加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在传授给孩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加强培养孩子的品行与道德素养,这就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当今社会人才市场中,道德与学识同等重要的观点已经普遍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足可见小学德育的重要性。
但是眼下小学德育效果微弱却又是不争的事实,在很多学校教育中,德育更倾向于形式主义,并没有真正做到“上接天气、下接地气”的德育目标,很多学生根本享受不到被德育的权利。
对此,小学学科教师应加强德育教育的力度,从养成教育进行切入,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养成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性
习惯是养成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习惯是学生日常行为的经常性表现,也是学生思维、品行、观念等个人主观素养的集中体现,是一种学生在长时间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后天性无意识行为,一经养成,很难改变。
要知道,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除了不断积累的学识、逐渐丰富的思想,还有越来越显著的行为习惯,这些都是对学生成长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用的直接因素。
换句话说,养成教育就是德育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偏重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方面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因此,教育养成的不仅是学生的行为习惯,还有学生的道德观念[1]。
此外,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步入初中阶段了,此时的学生一定是期待中带着一丝紧张和迷茫的,不知道应该以何种姿态迎接崭新的环境和生活,为了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初中生活,小学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养成教育模式开展德育,从教育教学中的小事中进行切入,潜移默化的实施德育,达到教育目标。
所以,教师应加强养成教育的力度,先选择再养成,引导小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习惯阅读等良好习惯,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选择——养成”模式的实践策略
(一)选择课堂开展养成教育
在以往的养成教育中,很多教师经常会因为养而不成的教育效果感到头疼,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师忽略了其核心内容,没有选择好适当开展养成教育的场合。
价值观作为养成教育发挥作用的根本动力,如果教师在养成教育中忽略了它,反而将目光集中到习惯培养与训练上,将会使学生养成的习惯失去根本意义与持久性,效果自然也不理想。
选择在课堂中开展养成教育,教师应坚持“三全”的育人理念,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以课堂教学为媒介进行养成,传播正确价值观,达到德育教育。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自己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学生内心埋下一颗养成教育的种子,时刻警醒和提示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让学生在之后的知识运用中逐渐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正确价值观念。
第二,小学教师应致力于营造和谐、 愉快的课堂氛围,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和谐、实效性等正确价值观。
第三,小学教师应深刻认识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课堂互动中有意识的渗透互助、理解、尊重、平等等价值观。
当教师将课堂教学、课堂氛围、课堂互动三方面与养成教育有机结合、渗透正确价值观之后,学生在课堂中自然而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和感化,进而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选择活动开展养成教育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为了紧跟教育理念的改革,适应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教师也要追求教育的现代化,满足学生主体发展的现代化。
为了让学生养成现代化的道德素养与良好情操,小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开展养成活动,在内因与外因的双重推动下促使学生深入其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保障德育的有效性[2]。
对此,小学教师应注重在各种活动中创设适宜的情境,在学生体验中开展养成教育,实现德育。
适逢建党百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不忘初心忆党史,牢记使命新征程”活动,通过红色影片观看、红色书籍阅读、红色歌曲演唱等形式培养学生对党的深厚感情,加强学生对认识和了解,从党史中汲取红色精神,养成顽强奋斗、砥砺前行、谦虚谨慎、勇于开拓等珍贵品质。
为了进一步推动党的优良传统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学校教师还可以在七月着重开展“庆祝党成立一百周年”的党史教育活动,细化活动类型与方式,有“写党史”的征文比赛、有“说党员”的演讲比赛、还有“演党事”的舞台剧表演,等等。
这些活动形式与方式比较接近新时代小学生的兴趣喜好,在保证现代化的同时又具有深刻的内涵,具有深厚的育人价值,能够吸引学生深入其中,主动成为党史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从不同的方式和形式中认识党、热爱党,凸显自己内心中的红色基因。
(三)选择评价开展养成教育
小学生处于身心高速发展的时期,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尤其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此时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记忆快,忘得也快。
按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可以很快形成一个好的行为习惯,但是要想长久地保持下去还是需要教师的督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毅力,加强学生的行为韧性[3]。
对此,为了确保学生在养成良好习惯后达到长时间的维持,教师必须选择评价加强对学生的督导,促进学生在养成教育中更加持久。
在评价中开展养成教育,教师需要将养成教育的内容和标准优化细化,并将学生的评价结果纳入到学生的综合考核当中,以此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养成教育,并通过课堂监测评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
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课间活动进行养成教育,并通过课间活动的意义性评价养成学生不在室内、走廊、楼梯等区域追逐打闹的良好习惯,以此类推,教师应逐步丰富养成教育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保障学生在道德养成这条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结束语: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好的道德素养也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的,和学生的一般发展规律一样,两者是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慢慢进化、逐步形成的。
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是能传达给学生的道德与素养是无限的,为了给学生今后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科学选择德育的方式和形式。
合理开展养成教育,使良好的习惯、规范的品行、优良的道德成为学生积极成长与发展的资本,在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增值收益,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秋燕. 文化德育背景下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2):187-188.
[2]. 上海市闵行区鑫都小学 构建“雅行”德育课程 夯实养成教育[J]. 现代教学,2020(Z2):150.
[3]张鹏. 小学德育工作应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重中之重[A].教育理论研究(第四辑)[C],2018:3.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以下为中小学德育领域的精选文章,更多关于中小学德育方面的优秀选题,请查阅其他文章或私信本平台老师获取全文!
1、中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探析
2、以高质量的党史教育提升中小学德育价值
3、党史学习教育的德育功能与实施策略
4、论党史学习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积极人格构建的现实价值和可行路径
5、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学科本体性知识的整体架构——基于儿童成长的主体关系划分
6、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学科本体性知识研究——基于课程主要素材的内容分析
7、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学科本体性知识研究——基于人类知识三大部类划分的视角
8、智慧评价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评价例谈
9、以“两难”问题促进思维发展——小学道德与法治环保教育教学例谈
10、思维“可视化”,让学习真正发生——道德与法治表现性评价学习例谈
11、彰显思维发展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计与观察要点
12、指向深度思维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例谈
13、代际贫困者角色特质与师德应对行为策略
14、自卑人的补偿:教育扶贫下的师德超越与现实厘革
15、双线研修助推师德成长——阻断代际贫困背景下教育帮扶探新
16、让担当在灵魂里流淌——一则用陪伴养育灵魂的心灵叙事
17、塑造道德学习者身份:教育惩戒的一种价值向度
18、有效教育惩成的学生视角
19、教师教育惩戏的实施边界探析
20、教育惩戒须谨慎——基于自由裁量权的视角
21、“在劳力上劳心”——以公益服务任务为中心建立班级惩戒制度的案例研究
22、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新探索——以广东广雅中学为例
23、中学生财经素养教育探新——以广州市董埔军校纪念中学为例
24、和年轻的脉搏—起跳动——新时代学校德育的实践之思
25、与“00后”共话“爱情”——基于调查的高中生异性交往主题班会实践
26、“读图”时代美育新探——“00后”儿童审美问题的反思与教学改进
27、学校榜样教育问题反思与改进——基于广州市中学生的调查
28、“网红现象”下农村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困境与突围——基于Z村田野调研的思考
29、道德与法治生态体验教学探索——以“维护国家安全”为例
30、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单的使用误区与改进——以二年级下册“绿色小卫士”单元为例
31、由知到信由信到行——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引导学生道德生长例谈
32、指向思维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33、小学道德与法治思维课堂的教学建构
34、用好教材栏目促进高阶思维的教学尝试——以“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一课时为例
35、指向审辩式思维的实践性作业研究——以小学中低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为例
36、指向法治思维的表现性评价学习活动实践研究——拓展高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时空的探索
37、指向创造思维的递归进路:精准教学架构下高中思政学科育人探索
38、“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跨学科活动设计探赜——基于“疫情下口罩的使用”的主题设计
39、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路径新探——家务劳动实践学习活动的开发与实践
40、追寻劳动教育的美好意蕴——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教学策略例谈
相关问答
德育方面,我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学习政治课,我懂得了真善美,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有时,我还参加学...
[最佳回答]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
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每个家长的共同愿望。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好的习惯会使...
少先队员德育大纲是党和国家对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中学德育工作的根本依据。为了使我校德育工作逐步做到科学化...
有人看。因为德育论文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评估,不仅是学生个人的成长记录,也是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之一。同时,德育论文也是导师们评估研究生全...
我是来自市场营销专业的一名学生,已通过全国英语六级。首先学习方面,我积极进取,从未放松过对知识的渴求。我始终坚信“天道酬勤”,学习上,我态度端...
廉洁思想是国家下一代建设者的立身之本,中华民族兴国安邦之源。廉洁思想受教育者是青少年,是成长中的新一代,担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廉洁文化进校园,是时代的...
每一个大学生在毕业之前都要选写一篇论文,并不代表德育论文也可以说你的毕业论文可以出于你的专业去写,也可以写一写其他方面的选题这个选题可以自主选择,并不...
[回答]文明礼貌是我们生活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个回到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交流思想...
每个毕业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认真回顾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发表自己对大学的生活、学习和思想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