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是人体能量的来源,更与健康紧密相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营养状况显著改善。每年5月第三周为“全民营养周”,中国营养学会近日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旨在指导居民通过平衡膳食改变营养健康状况、预防慢性病、提升健康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合理膳食、营养均衡?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高盐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
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随着中国人餐桌上的食物不断改变,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也在变化。
“从1982年起,我国每10年做一次营养与健康方面的监测,2012年后,监测周期缩短为5年一次。监测数据表明,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告诉记者,1982年,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居民非常多,微量营养素缺乏也非常普遍。如今,这种情况已发生改变,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率从10%下降到2%以下。与此同时,成年人体重超标率达到50.7%,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率也在持续增加。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指出,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例如,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续上升,农村首次突破30%的推荐上限;家庭人均每日烹调用盐和用油量仍远高于推荐值;居民在外就餐比例不断上升,食堂、餐馆、加工食品中的油、盐问题值得关注;儿童青少年经常饮用含糖饮料问题已经凸显。
我国主要疾病原因分析表明,慢性病已经占到人群死因的88%以上,其中,每5例死亡人口当中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同时,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5%,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1.9%。
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论文中,曾多次谈到我国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致病原因,其中高盐或高钠摄入排在第一位。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杨月欣表示,中国居民食盐摄入量现状分析数据表明,目前全国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的成人还很少,多数人每日平均摄入量9克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1克以上,高盐已经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
“慢病高发,除了遗传方面的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方式的改变。一方面饮食方式发生改变,另一方面运动减少,包括职业活动也在减少。” 丁钢强说,如果运动大幅减少,饮食习惯还停留在过去,选择高油、高盐、高糖食物,对健康影响非常大。
合理膳食能解决78%的慢性病相关问题,摒弃不良饮食习惯是根本
每年春节,在京工作的湖南籍青年欧小慧都会收到老家亲友寄来的腊肉腊鱼,家乡的味道让她齿间留香,倍感温暖。
“健康是可以吃出来的,但一定要讲科学。”杨月欣说,中国人素有美食文化传统,但很多膳食习惯需要作出改变,“烟熏制品、腊肉制品是过去保存食品的一种方法,也形成了一种特别的风味,我国居民非常喜欢。但是它们确实会大大增加胃癌、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建议适度食用。”研究表明,合理膳食能解决78%的慢性病相关问题,比如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控制57%的高血压发生率。因此,确保健康高质量生活,首先要摒弃不良饮食习惯。
专家表示,很多人对健康饮食的认识有误区。有人因为追求纤细身材拒绝碳水食物,有人认为素食最健康,也有人偏爱大鱼大肉。其实,健康人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占能量来源的50%至60%,蛋白质占10%至15%,脂肪占20%至30%。碳水化合物占比超过70%或者低于40%,都会提高死亡率风险。所以,即便减肥减脂,也不应该在膳食当中去掉谷物。同样,动物性食品给人类需要提供了优质蛋白、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但也含有较高脂肪和胆固醇,因此要遵循适量原则,适当摄入鱼、禽、蛋、瘦肉,每天平均摄入120克至200克最佳,不能吃太多。
如何做到每人每日摄入5克盐?杨月欣给出三条建议:一是整体考虑全天食物摄入量,因为除了盐本身以外,其他食物也有可能含钠;二是在家炒菜要按照人份计算总盐量,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少吃肉制品,因为无论是加工肉类还是自己在家烹制肉类,盐消耗量都较大,所以尽量少买加工肉特别是腌制熏制的肉类。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已经面世,每天摄入的油、盐、奶制品、蔬果、谷物、动物性食物需要多大量,看图谱一目了然,每天的膳食‘照章办事’就好。”杨月欣说。
应回归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专家推荐“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近几年,“地中海饮食”在网上走红,成为不少人追逐的健康膳食模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首次提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概念,令人耳目一新。
所谓膳食模式,就是一段时间内膳食中所有食物的品种、数量、比例和消费的频率,它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农业生产、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人口流动等。
2019年,《柳叶刀》曾将195个国家和地区的膳食和疾病状况进行比较认为,中国膳食盐摄入太多,精制谷物太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营养生化研究室主任常翠青认为,中国人传统的膳食结构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膳食结构慢慢变化,动物性食品摄入比较多。基于食物与健康研究的证据,中国人应回归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有不同膳食代表,其中不乏健康的膳食模式。”杨月欣表示,我国烹饪文化具有民族特色,江南及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相对较好,膳食的主要特点是:烹调清淡少盐,食物多样,谷物为主,有丰富的蔬菜水果,经常吃鱼虾等水产品、大豆制品和奶类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膳食营养调查和慢性病调查发现,这些地区高血压等慢性病患病率低,人均预期寿命尤其是健康预期寿命较高,超重肥胖发生率相对比较低。比较发现,这一模式与平衡膳食模式较接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首次将其定义为“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并予以推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要基于国土资源来安排合理饮食。”常翠青认为,不仅在南方,通过合理搭配,其他地区也可以找到健康膳食的解决方案。
在新版膳食指南中,“食物多样,合理搭配”的原则位列第一。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杨晓光说,人们可选择的食物丰富多样,只有通过合理搭配,才能满足机体方方面面的需要。
新版膳食指南提倡每天平均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合理搭配,意味着不同人群要有个性化选择,健康人要搭配不同食物以达到营养平衡。老人、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更需要膳食合理搭配。
近年来,外卖点餐成为不少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调查发现,外卖点餐食物中的前20位都是肉类,油炸食品占比高,辛辣口味特别受欢迎,极少有人点蔬菜和水产品。
“吃外卖是为了便捷,但外卖选餐时,人们更容易挑选重口味的高油高盐餐食,很难顾及营养均衡。如果每周多次购买这样的食物,很容易养成口重的习惯。”杨月欣说,吃饭是人生第一要事,不仅影响个人身体健康,还关乎全民健康素质,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医疗体系、食物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等。希望大家充分重视“饮食与健康”这件大事,学会认识食物、选购食物,自己设计膳食,尽量回家做饭,保证合理搭配,做到均衡营养,促进身体健康。
■延伸阅读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平衡膳食八准则是:一、食物多样,合理搭配;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三、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六、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七、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八、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作者:本报记者 孙秀艳
来源: 人民日报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维护健康的物质基础。那么,对于食品中的营养以及对人类的益处你们了解吗?
营养与食物两者总是相伴在一起,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但又不能相互取代,食物可以定义为含有许多天然的化学成分以提供人类色、香、味和营养的可食物质,而食物中提供人体营养的有机和无机化学成分称为营养素。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和保持健康,人类必须每天从膳食中获取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
营养素是维持人体平衡最重要的来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蛋类食品是人类摄入蛋白质最多的食物之一,而肉类是摄入脂肪的来源之一,最常见的微量元素是铁,锌,铜,碘,硒。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而缺乏碘又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平时可以适量食用含碘盐。虽然微量元素人体需求量很少,但是也不能忽视。维生素也同样重要,维生素C的缺乏,会使人患坏血病。平时应该多食用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C。而维生素D缺乏会有更严重的后果,儿童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鱼肝油中有大量的维生素D对于相应缺乏症治疗有一定的作用。维生素E则是心脏循环系统的捍卫者。
人类的食物有成千上完种,根据食物的性质和营养特点可以分为五类。一是豆类及其制品,包括大豆和其他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等;二是谷薯类,包括平时常见的米面杂粮和马铃薯,它主要提供糖和蛋白质;三是蔬菜水果类,包括根茎,水果等,主要提供矿物质以及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四是动物类食物,常见的肉,禽,鱼,奶,蛋等,最主要提供蛋白质以及脂肪;五是纯热能食物,植物油,淀粉,糖酒等,主要供能。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素,一般是按照蛋白质20-25%脂类20-25%碳水化合物55-65%的比例摄入,但是可以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合理安排。三大营养素的作用:蛋白质是人体主要构成物质,又是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要物质,脂类可以供给能量,构成生物膜,供给必须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它可以提供能量,参与细胞各种活动,参与营养代谢以及解毒,增加胃的充盈感,增强肠道功能。由此我们要根据营养平衡理论,科学搭配食物,以确保满足机体所需。
每类食物为机体提供的营养是不同的,所以在没日膳食中要注意营养的搭配,最好各类食物都有,以此才能有利于营养的均衡。合理营养与健康有很大的联系,可以促进生长发育,防止疾病,增进智力,促进优生,还可以增加机体免疫功能,和促进健康长寿。合理膳食在于平衡,热量平衡,荤素平衡,味道平衡,酸碱平衡,颜色平衡,阴阳平衡。《皇帝内经》中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健康,就要做到坚持均衡营养的原则,做到科学配餐。膳食应该多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粗细搭配。每天提倡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膳食要清淡,要少油,少盐,少糖,食用合格碘盐。平时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加工,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干净,不吃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每天还要适量饮水,讲究饮水卫生。
最后,让我们以科学的营养作为指导,做到均衡营养,注意膳食平衡,适当运动,来提高自身抵抗力,保持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食品营养与健康》,百度百科。
作者:王玲
版权所有,严禁转载
相关问答
写营养配餐专业论文首先自己平时多收集营养配餐相关素材,论文的开头写明你自己的论点,论文中间加以对论点全方面的解晰,后面对营养配餐专业论据的总结,这样的...
以下是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的一些参考资料: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这是由中国卫生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指南,提供了关于膳食结构、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
营养师论文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营养师的角色和职责,以及他们在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方面的作用。营养师是专门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他们致力于研究和推广...
今天很多网友都在咨询我这样两个问题,湖北新增的确诊病例突然增多了15111,为什么?很多人说是因为使用了临床诊断病例标准,这又是什么?首先要解释为什么突然...
高级营养师论文的写作步骤如下:1.确定主题:选择一个与营养学相关的主题,例如饮食习惯、健康饮食、营养补充剂等。2.收集资料:通过文献检索、采访...
[最佳回答]科技小论文—面包对人体有没有危害?恒涛双语实验学校于洋面包,大家都吃过吧?面包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很好吃,一般同学都很喜欢。可是,在吃的时候,大家...
[回答]卓砚论文发表网第一篇《生活中的经济学》序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时代,在我国则可追溯到孔夫子那里。但如果以亚当·斯...
烹饪工艺与营养就业面向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餐饮管理、厨房管理、食品烹调工作。就业部门主要是旅游饭店餐饮部、社会中高档餐馆业的烹饪...
[最佳回答]公务员很不占优势,在很多地方可能直接就被挡在大门之外了。如果你们那里可以报考,可以报食品卫生管理部门、工商局的市场管理、教委的学生...如果...
您好,我是棒大帅,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母鸡下的第一个鸡蛋比较小,由于生成后在卵巢内的时间长,蛋白质和蛋黄均匀营养相对比后来产的鸡蛋丰富鸡生的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