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发表论文,与全球共享中医药抗疫经验。论文截图
中新网上海9月22日电 (陈静唐菁)记者22日获悉,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科院院士陈凯先和该校陈红专教授受邀共同撰写论文《中医药防治COVID-19》在英文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医学前沿》在线发表。
该校陈红专教授团队撰写的综述《我国中西医协同防治新冠肺炎》作为《药学学报》英文刊(APSB)“抗疫专刊”的开篇论文发表。
中国专家的论文指出,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和中西医结合的成功经验为中国迅速遏制COVID-19疫情作出了贡献。他们在论文中建议,应进一步通过多学科交叉,包括借助信息科学、系统生物学、复杂性科学的新技术、新方法,更好地研究中药的多组分、质量控制和多靶点效应,继续发展古老的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做出新贡献。
中国专家指出,新冠肺炎患者早期中医药干预措施,不仅具有预防优势,还可个性化、多目标地治疗疾病。论文截图
据介绍,上述论文系统阐述了中国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学内涵,为未来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探索了可行的方法与路径。校方表示,知名学术期刊发表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总结与成果,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陈凯先和陈红专共同撰写的论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高致病性传染病,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由于其病因学、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的独特特点,诊断和治疗都极具挑战性。
据悉,为应对新冠疫情,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三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首次提出了中医治疗方案,此后几版诊疗方案中,中医治疗方案不断修改、升级。陈凯先表示,新冠肺炎患者早期中医药干预措施,不仅具有预防优势,还可个性化、多目标地治疗疾病,如加快患者症状改善,预防轻度或中度病例发展成重症,并帮助减轻公众的恐慌和焦虑等。
论文指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江夏方舱医院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新冠病人;中科院院士仝小林的“武昌模式”,通过中医药治疗将大部分新冠肺炎症状“扼杀于初期”;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对此次新冠肺炎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三药三方”独特优势的解读,均证实了中医药在迅速遏制COVID-19疫情的独特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伊始,上海中医药大学就成立新型冠状病毒应急科研攻关领导小组,布局中医药防治COVID-19研究项目,先后获得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等支持。学校成立由陈红专教授为组长的中药应急攻关小组,交叉科学研究院、创新中药研究院、中药所和基础医学院PI团队协同攻关,系统开展国家方案中“清肺排毒汤”的物质基础和药理学研究等。
陈红专教授团队撰写的论文系统阐述中医药防治疫病理论与历史经验,并从“病毒—环境—人”互作关系以及药理学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据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伊始,陈红专团队便积极构建抗病毒药物筛选模型,率先揭示相关中药有效成分抑制病毒关键靶点的互作机制。同时,研究人员积极开展中西医协同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他们从历史经验出发,探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抗击疫情等成功经验,从药理学角度揭示中医药治疗传染病的规律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前,上海中医药大学受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邀请,主持翻译了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医药部分,与全球共享中国方案,获国内外同行高度评价。该校学者的42篇中医药抗疫研究成功入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COVID-19数据库,与全球共享中医药防治新冠经验。
作者:程纯、胡刚(分别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医药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把中医药放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来审视,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来谋划部署,紧紧围绕怎么看中医药、发展什么样的中医药、怎样发展中医药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精辟阐释了中医药的历史地位、独特优势、科学内涵、文化内核和时代价值,深刻阐明了中医药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要求,把党对中医药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为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文明瑰宝医学科学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强调中医药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医药学植根于深厚中华民族哲学智慧和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具有深入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识;高度概括了中医药学“医学科学”的属性,廓清了百余年来在“中医科学性”问题上的迷思;深入论述了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饱含对“用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世界性难题”的期望、中医药对未来世界医学发展作出贡献的信心和洞见。这些重要论述,从认识论的高度,回答了事关中医药发展最紧要、最现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增强了我们振兴发展中医药学的文化自觉。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中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和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中医药、如何发展中医药,需要对此作出与时俱进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强调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些重要论述,精准划定了中医药发展所处的时代坐标,把中医药发展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来定位,放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来谋划,深化了我们对中医药“五种资源”的认识;深刻指明了中医药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把遵循规律、传承精华与面向未来、守正创新辩证统一起来,把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动起来,强化了我们在新时代更好发挥中医药“三个作用”的行动自觉。这些重要论述,从辩证法的高度,回答了中医药发展局部与整体、传承与创新等重大问题,明确了我们振兴发展中医药学的责任使命。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医药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如何实现传承创新发展,是中医药学面临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强调我们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传统医学,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
这些重要论述,精辟阐明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化、国际化是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时代命题;细化明确了中医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主要任务;深刻阐述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同频共振的发展要求和时代大势,充分展示了发展中医药学,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担当的自信与豪迈。这些重要论述,从方法论的高度,回答了中医药发展科学的方法路径,坚定了我们振兴发展中医药学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总方向、总遵循。南京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双一流”建设高校,承载着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学的“国家队”使命,唯有深入学习领会其精髓要义,坚定发展中医药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勇担使命、创新实干,才能在变局中开新局,推进中医药学实现更高质量的传承创新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光明日报》( 2020年06月15日06版)
相关问答
等待科学论证,不做不科学的臆测。要明白目前科学研究对于新冠病毒传染的途径还是有分歧的。新冠病毒的原始宿主来自于蝙蝠,这个是有共识的。通过中间宿主传...
本文旨在探讨中药学的重要性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草药及其药理学、药效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等方面的学科。中药学的发展历史...
在论文中引用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时,可以按照以下格式进行:作者.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名称[规范编号].发布机构,发布年份.例如: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在论...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医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
在这篇论文中,您将从三个部分探讨端午节的来历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一部分将介绍端午节的三个起源学说:1.1纪念屈原说:这个观点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战国...
制药工程属于工科专业类别。制药工程是一个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
新药研究与开发3.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及其应用4.药物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5.药物制剂研究及其应用6.药物治疗与临床应用7.药物毒理学...药物代...
职称包括初级药士、初级药师、主管药师(中级)、副主任药师(副高)、主任药师(高级),前三个一般都要考试,但是在医院或者一些当地的医药公司之类的,可...
中药学论文的作者排序一般遵循以下规则:1.第一作者:通常是做最多实验、最多分析数据、最多撰写论文的人,也是最主要的贡献者。2.通讯作者:通常是...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暨南大学的药学院(番禺校区)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药学-本科、药学(生命科学类本硕博连读班)-本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