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奇葩论文:科研如何更崇高?学术何以更优美?

这几日,一篇发表于2013年的生态经济学论文,引来舆论热议。论文围绕“导师崇高感师娘优美感”展开讨论,被质疑与科研内容、期刊定位不符。事后,期刊发出声明,“决定撤稿” ;期刊主编,也是论文中提及的导师回应,“申请引咎辞职” ;期刊主管部门表态,“认真调查相关问题,切实做好处理、整改工作”

关于发酵的论文 人民日报评奇葩论文:科研如何更崇高?学术何以更优美?

从发酵到回应,一篇论文引致关于学术研究的讨论,让人们接受了一次规范性与严谨性的教育。不过,很多人同时想知道:这样的论文如何能被录用刊发?期刊的审稿采编规范何在?学术“把关人”在哪里?面对类似事件,能否从被动回应,变成严格审核、不再出现?带着这些疑问,人们应该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学术规范、科研责任。

学术研究应该是有品格的事。 从人类文明到浩瀚星空,从细胞生物到自然规律,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科学技术,揭开真理的面纱,拓展人类的智识,是无数学人的崇高追求。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失败也有无数成功,学术研究非但不是凭空产生的,更形成了一套有共识的规范、标准乃至伦理。人们之所以能不断将认知边界往前推进、不断开辟科学应用于实践的疆土,很大程度上基于对科研规范的尊重,这也是前人成果能为后人所用、当下研究能造福后人的一个重要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学术研究都应恪守基本的学术规范,更不能偏离严肃、认真、负责的科学轨道。

一篇学术论文,何尝不是科研成果、学人品格的载体与呈现?拿冰川冻土为例,中国有大面积的冰川冻土地貌,许多科学与工程人员在严寒艰苦地区做科研、做贡献。修建青藏铁路时,冻土如何“保冻”难题被成功破解,为高原天路的修建打下牢固的“地基”。时至今日,冻土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重大课题,这不仅是理论也是实践,少不了包括所谓“集成思想”在内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无数像冰川冻土这样的科学研究,等待人们接力研究、挖掘、深潜。学有责、术有道,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才能真正彰显科研的崇高感与奉献的优美感。

从学术成果到学人品格,从研究者到把关人,科研也从来不是一件“私事”。 对研究者而言,学术论文一经刊发就有了公共性,不再仅仅是“文责自负”;对期刊而言,无论是编者还是把关者,都应把科学性、严肃性放在第一位,以规范、标准与责任的标尺严格衡量每一篇稿件,让权威期刊成为更有公信力的“公共产品”;对科研共同体而言,最好的褒奖不是几句夸赞,而要以研究为本、拿成果说话,在反复交流与激荡中推动科研进步。一篇引来质疑的论文警示我们,科研非小事,只有研究者、平台与把关人、科研共同体一起筑牢学术责任、涵养公共意识,才能浇灌出科学研究的永不凋零之花。

关于发酵的论文 人民日报评奇葩论文:科研如何更崇高?学术何以更优美?关于发酵的论文 人民日报评奇葩论文:科研如何更崇高?学术何以更优美?

同样是在这几日,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用算盘“造出”核潜艇的黄旭华、矢志不渝“算计”天气的曾庆存,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科学家们也被网友誉为中国发展的“顶级流量”。如此对比,崇高就在眼前,优美不必赘言。我们相信,只要严以律己,遵守学术规范,把好质量关;板凳坐得十年冷,潜心钻研、不务虚名,越过功利关;尊重治学规律,守好治学良心,带头净化学风,让人情难过关, 攀登科学研究高峰的路上,纵有再坚硬的“冰川冻土”,都一定能被征服。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号)

斯坦福大学发现发酵食品不仅有益肠道健康,还能减少体内炎性因子

导读:对于发酵食品,不同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反应,就像对待榴莲的态度一样,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人类历史上流传了上千年的奇特食物,确确实实对于人体健康是有很大的益处的------童医生

什么是发酵食物?

发酵食物和饮料广泛定义为:通过特定微生物生长和食物成分的酶促转化而制成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该类食物非常常见,包括泡菜、干酪、酸奶、臭豆腐、纳豆、酱油、红茶、啤酒等。

关于发酵的论文 人民日报评奇葩论文:科研如何更崇高?学术何以更优美?

韩式泡菜

发酵食物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活性微生物的参与,其与变质食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发酵食物中的微生物是可控的,泡菜是其中的最典型的代表。

说的泡菜,我们肯定会想到韩国,对于这个国家的百姓们几乎可以做到一年四季365天,天天吃泡菜的情况,过去童医生觉得是有点好笑,但是最近看了一篇关于发酵食品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论文后,却突然发现韩国人民的选择似乎很聪明。

前不久,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顶尖学术期刊《细胞》上的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了他们的一项新发现:连续10周多吃泡菜、酸奶等发酵食品,可以增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有助于改善免疫反应、减轻炎症。

关于发酵的论文 人民日报评奇葩论文:科研如何更崇高?学术何以更优美?

论文表明,多吃发酵食品能很快提高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而且吃得越多,效果越明显。

其实,对于发酵食品有益于肠道健康的情况,很多人都知道,比如说酸奶是很多女性朋友的最爱,而事实上常喝酸奶的女性的肠道疾病确实明显少于男性。

而该研究最大的亮点是多吃发酵食物让血液中的炎症标志物减少, 这一结果令研究人员感到兴奋。

通过对参与者的血液进行分析后发现,连续吃发酵食物十周的参与者有4种类型的免疫细胞较少被激活,同时有19种炎症因子的水平有所下降。

其中一种是白介素6(IL-6),通常被认为与类风湿性关节炎、2型糖尿病和慢性应激等疾病有关。

对此,Christopher Gardner教授指出,“所有分配到发酵食物组的参与者一致表现出免疫状态的改变,这一发现为帮助健康成年人减轻炎症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

也许未来科学家们会找到更多有效的“食疗”方案,既可以避免服用过多的人工合成的药物,又能够帮助人们减少免疫和代谢疾病,减轻炎症,改善健康指标。

关于发酵的论文 人民日报评奇葩论文:科研如何更崇高?学术何以更优美?

合理膳食,身体健康。

最后,童医生想说的是,发酵食品虽好,但要结合个体情况适量选择,比如胃酸过多的人不要食用过多的酸奶和醋,泡菜、腐乳虽然味道很符合某些朋友的胃口,又很下饭,但也要适量,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其中含钠比较多,对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危害比较大。

至于,酒类就更不必多说了,适量地喝红酒和啤酒对于人体是很好的,贪杯必然危害健康。

总之,过犹不及这句话永远都不会错,再好的东西也要做到适合、适量、适宜才行。

关爱身体健康,从每天食用适量的发酵食品开始。

相关问答

发酵工程的发展前景论文?

发酵工程作为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发酵工程在医药、农业、食品、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随着基...

...期及在发酵生产中的应用》的论文最好是能给我发一篇】作业帮

[回答]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骗人的,就不上算了.写...

馒头为什么发霉了科学小论文100?

任何食物,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都会变质。有的发霉结块,有的腐烂发臭,有的变酸……引起食物变质的主要原因有3方面:1、微生物作怪。环境中无处不存在微...

英语翻译求一篇关于,毕赤酵母木聚糖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的英...

[最佳回答]支持一下楼上.现在毕业论文都偷懒,科研之后就麻烦了.我这里到是有四篇你需要的外文.如果你需要发信+所求内容到我邮箱qingshuixiaobing@126.com参考...

读研微生物工程和发酵工程有什么不同?我想考研,但是不好确定方向,我学的是生物工程专业?

我是微生物学的研究生,说一下个人理解。微生物工程应该包括对微生物的改造等,发酵工程一般跟发酵罐打交道比较多。具体也说不清楚。建议看看你想报的导师的...

论文结语怎么写?

论文结语: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张老师、王老师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莫大的帮助与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激。老师们...

“翟男”风波持续发酵,美国大学是如何“处置”学术不端行为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说负面的是它暴露了我们现行体制下学术管理的缺失甚至是腐败;为啥说是好事呢!因为这一事件对学术界震动非常大持续发酵对管理者提出了必须...

2019年娱乐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化不...4.赵本山女徒卖假药获刑”事件介绍:4月18日,二人转演员“胖丫”(赵丹)因卖假减肥药被判三年,其为赵本山第22位徒弟。庭审中其称只有小学文化,不知是假...

论文结尾感谢老师创业指导怎么写?

本文是在XX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X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

怎样才能写出“爆文”?

作为一名自媒体人,我想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最大的曝光量?因为流量越大,基本可以代表你的文章受到关注度越高。谈技巧离不开数据,下面就以我自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