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素材】精选20组“小众又新颖”的议论文人物素材

议论文人物素材 【高分素材】精选20组“小众又新颖”的议论文人物素材

01

裘法祖:中国外科之父

【人物事例】

裘法祖是外科全才,他的刀法被誉为中国外科的一把“宝刀”。“他要划破两张纸,那下面的第三张纸一定是完好的”。裘法祖在手术中确诊全世界第一例临床脑血吸虫病,也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病房;他还给自己立下规矩:凡是自己的手术病人,一定一天看望三次。

适用主题: 精益求精、敬业精神等

02

李振声: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

【人物事例】

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为培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数十年如一日反复试验,将一腔热血奉献给了国家,他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将自己的力量汇入给世人带来福祉的祖国建设事业中,以担当回馈家国庇护。

适用主题: 艰苦奋斗、奉献精神等

03

林清玄:有梦就要努力实现

【人物事例】

林清玄小学三年级就梦想成为作家,之后他一点一滴地朝着这个梦想进发,从十七岁开始发表文章,一直到去世前仍然笔耕不辍,他曾经说过他要写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适用主题: 梦想,人生追求等

04

柴田丰:90岁高龄的传奇女诗人

【人物事例】

柴田丰是一位日本作家,98岁的时候出版了她的处女座诗集《人生别气馁》,销量突破一百万册,远超部分专业的诗人。柴田丰那些朗朗上口、催人奋进的“人生的救援歌”恰恰为人们的心灵补充了正能量,堪称“治愈系宝典”。

适用主题: 乐观,坚持,初心等

05

齐白石和“耕砚牛”

【人物事例】

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

适用主题: 勤奋扎实,吃苦耐劳等

06

“核司令”程开甲

【人物事例】

1960年一纸命令将程开甲调入北京,加入中国核武器研究队伍,他从此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却在西北戈壁滩带出10位院士和40多位将军,被人们称作“核司令”。

适用主题: 默默奉献,家国情怀等

07

柴生芳:三次选择,坚守初心

【人物事例】

柴生芳,文科状元,北大高材生,留洋博士。他用三次选择坚守了自己的初心:第一次。回到西北;第二次,弃学从政;第三次,投身基层。他的每一次选择,都不为常人所理解,他舍弃的恰恰是很多人苦苦追寻的。

适用主题: 坚守初心,人生选择等

08

冯友兰的“不着急”

【人物事例】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素以“不着急”闻名,一部《中国哲学史新编》的皇皇巨著,他80余岁动手,90多岁才宣告完成。在日积月累中厚积薄发,其实才是立长青之业、达天地之远的不二法门。

适用主题: 积累沉淀,厚积薄发等

09

塞罕坝年轻人坚守林场

【人物事例】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年轻人说,外面的世界“太热了”,他们宁愿选择一棵一棵地造林种树。他们可能错过了精彩大千世界,但一望无际的林海,却诉说着他们的成功。

适用主题: 坚持不懈,舍小我为大我等

10

张伯苓校长的“爱国三问”

【人物事例】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用“爱国三问”,鼓励青年人奋发图强。

适用主题: 青年爱国,爱国情怀等

11

“阿木爷爷”王德文的匠心

【人物事例】

一把木凳,百万粉丝,过亿播放,“阿木爷爷”王德文做木工一辈子,就把这件事情干好、干细致就行了,道出了“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的匠心。

适用主题: 工匠精神,弘扬传统等

12

“乡村烛光”叶连平

【人物事例】

退休老教师叶连平退休近三十载,仍坚守三尺讲台,为学生义务补课,被誉为坚守初心、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

适用主题: 坚守初心,教育等

13

“深藏功与名”张富清

【人物事例】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与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精彩人生。

适用主题: 淡泊名利,不改初心等

14

“吃亏”书记李连成

【人物事例】

“吃亏”书记李连成以“当干部就应该能吃亏 ”为座右铭,三次创业带领村民横跨三产,让为民情怀照亮小康梦想。

适用主题: 创业实干、奉献精神等

15

钱三强的“牛劲儿”

【人物事例】

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教授在年逾花甲时,仍干劲十足,经常工作到深夜。有人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回答:“属牛的。”也正是这么一股子“牛劲”,让他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为我国国防科技作出了突出贡献。

适用主题: 奋斗拼搏、吃苦耐劳、中国梦等

16

柏拉图坚持完成甩手作业

【人物事例】

苏格拉底曾给学生们布置作业,要求大家每天甩手上百下。结果,第一天所有学生都能完成,但一个月后尚能坚持者仅剩一半,一年后还在坚持的就只有柏拉图一人了。

适用主题: 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

17

玛雅·安吉罗:美国黑人作家

【人物事例】

玛雅·安吉罗在贫民窟长大,人生起点非常低,年轻时处于社会底层,曾当过厨师、电车售票员、女招待。通过努力,她成为一位成功的歌手、演员、诗人和导演,先后出版了10部畅销书,并被多次提名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2011年,被时任总统奥巴马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适用主题: 努力、逆袭、奋斗人生等

18

陶行知的教育

【人物事例】

一个孩子把家里新买来的金表拆坏了,遭到了父母的惩罚。陶行知听说后,建议父母带着孩子把金表送到修表铺,在钟表师傅修理时,让孩子在一旁跟着学习如何修表。这样一来,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老师,孩子得到了最好的教育。

适用主题: 呵护童心,正确教育等

19

石曼卿“坐令空山出锦绣”

【人物事例】

宋代诗人石曼卿做海州通判时,发现县衙对面“山岭高峻,人路不通,了无花卉点缀映照”。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叫人用黄泥裹着桃核做成弹丸,闲暇时便一颗颗往山岭上投。几年下来,竟然“花发满山”。后来,苏轼游历此地赋诗赞曰:“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

适用主题: 坚持,付诸行动,付出与回报等

20

黄大发开凿出“大发渠”

【人物事例】

在贵州遵义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挥洒36年时光,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恒心,最终凿通“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彻底改变了祖祖辈辈缺水的命运。

适用主题: 艰苦奋斗、目标如一、恒心等

作文素材 8组质量超高的「人物素材」,特别适合议论文~

议论文人物素材 【高分素材】精选20组“小众又新颖”的议论文人物素材

0 1

陆鸿——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为别人撑伞

1.适用主题: 勇于奋斗、吃苦耐劳、坚韧担当、乐观豁达。

2.运用示范: 因幼时高烧导致的小脑神经受损,身体残疾的他中专毕业后却到处找不到工作。父亲病重逝世、家庭的困顿,使得他下定决心自主创业。经历了无数底层职业的摸爬滚打,他靠着自强拼搏,不但用自己残疾的身躯挑起了养家的重担,还为21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现如今,陆鸿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他用自己的人生向我们诠释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主义——历经磨难依然坚强且热爱生活。

0 2

钱七虎——把一生献给祖国

1.适用主题: 科技强国、保家卫国、小我与大我、家国情

2.运用示范: 毫不夸张地说,钱七虎所进行的研究工作,以及在他的指导下,构建的一系列地下防御工程,就是中国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名副其实的地下钢铁长城,使中国战略防御的基石。为了完成这些保密度极高的秘密工程,钱七虎只留下了一张6个字的纸条,就在长达十六年的时间里隐姓埋名,与家人两地分居。正因为他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坚定的信念,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在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岁月中不断钻研和创新,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程学奇迹,让中外学者都为之赞叹。带领中国的地下防护工程以及岩石力学研究,走在世界最前列。

0 3

邓小岚——德者仁心

1.适用主题: 道德至上、仁爱之心、无私奉献、不忘根本。

2.运用示范: 花烂漫,歌起太行。邓小岚在山区18年教育孩子音乐,帮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大山。十多年来,每一年数十次往返北京和马兰村,只为山区的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她每年的退休金3万多元,有两万元用来帮助马兰村。她通过努力在村里盖了7间校舍,又积极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费问题,还帮助村里搞起了红色旅游。2022年2月4日,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中,44位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用天籁之音演唱了希腊语奥林匹克会歌《奥林匹克颂》,音乐润泽了孩子,感动润泽了我们,爱的种子萌芽长大,开花结果。

0 4

林占熺——山海不为远 菌草同此心

1.适用主题: 乡村振兴,奉献,个人与祖国

2.运用示范: 这棵“新时代滋养的大树”,他发明的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30多年来,林占熺一直活跃在菌草研发和推广一线,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种菇脱贫,在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并且在国际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在很多国家,菌草被称为“中国草”。为记住来自中国的帮助,巴布亚新几内亚一位部长把女儿的名字改为“菌草”,而且特地登报公布。据统计,菌草技术已被推广至全球106个国家,在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示范基地,并被联合国列为“和平发展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向全球推广。

0 5

徐淙祥——泥土上的黄牛

1.适用主题: 记录(见证),脱贫致富,个人与祖国

2.运用示范: 苍生俱饱暖,致敬种粮人。由于大伯因长期营养不良而去世,徐淙祥作为高中毕业的高材生,果断放弃了城市生活,转身投入到一望无际的麦田中。坚持用放大镜观察农作物的长势、授粉和虫情;用笔记本记录刮风下雨的时间、风速、雨量和农作物的生长状态。就这样不辞辛苦,注重研究,祖孙三代成为了新时代的种粮明星。仓廪实,天下安。欣欣向田,方可造国库充裕;国库充裕,方可造万家幸福。

0 6

中国援外医疗队群体代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以来,我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共130余所,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挽救了无数宝贵生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援外医疗队模范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引入先进诊疗技术,开展对“爱心行”“微笑行”等义诊创新口医院合作,积极推进“光明行”工程活动,拓展公共卫生合作,从“输血式”援助转向“造血式”援助,培养了大批当地医疗人员,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提高了受援国医疗技术水平。

中国援外医疗队以无私的爱心、精湛的医术、接续的奉献,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60年来,先后有超过2000人次荣获受援国国家级荣誉,50余名队员牺牲在异国他乡。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援卢旺达医疗队工作的李俊升感到:“一步步升华中非友谊,就是援外医疗的意义。”

适用主题:艰苦奋斗、使命担当、医者仁心、热爱和平等

运用示例:

1.超越国界、超越民族、超越肤色。 迄今,中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2.大道不孤,德必有邻。 面对健康这一全人类共同的心愿,中国援外医疗这块对外合作交往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凝结着中国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坚定信念与力量。

3.“时代楷模”王振常,逆行援非,超越畏葸于埃博拉肆虐之阴霾中执行国际援助,尽展家国担当。

4.“援非逆行者”王振常,面对十年前陌生的埃博拉病毒,向险而行,勇毅援非,于无穷未知数中挑战自我,亦增辉家国。我辈也当胸有信念燃烧之激情于时代的大潮滂滂中,置身风眼,躬身入局。

5.60载援外医疗,体现的是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的大爱和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守望相助、共谋幸福的初心。目前,中国援外医疗队仍奋战在全球56个国家110余个医疗点,传承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续写中国援外医疗队的故事。

0 7

石光银——“七一勋章”获得者代表

石光银出生在定边县毛乌素沙漠南缘的一个小村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因为风沙肆虐,十几年间,石光银的父亲带着全家老小总共搬了9次家,从那时起,石光银便立下了治沙的志向。

40多年扎根沙区,坚持造林的治沙英雄。1984年举家搬进沙区,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第一人,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他关心乡亲,个人出资实行生态移民;办起“农民文化夜校”、建起“黄沙小学”。

适用主题:生态环保、无私奉献、改革创新、脱贫攻坚

运用示例:

1.“人一辈子不一定要干多大的事情,但是一定要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不能一个人好,要让其他周边群众都好起来。”

2.“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多年前,著名作家茅盾在黄土高原上写下《白杨礼赞》,歌颂“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民族精神。在陕西,有一位普通的党员,就活成了白杨的样子。他带领当地群众,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筑起了长达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

3.传承不息,治沙不止;丰碑矗立,精神永存。治沙,是人和沙漠的对峙,更是人和岁月的较量,需要一棒接着一棒传,一代接着一代干。在石光银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孙子都义无反顾加入到治沙队伍中,越来越多人携手追逐绿色梦想,为治沙造林、生态文明建设接力奋斗。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4.造林一生,福荫一方。石光银的出生地曾深受风沙之苦,治沙的决心早已在他心中埋下。从十几岁开辟家乡第一片绿洲,到狼窝沙6000多亩绿海,一路走来,石光银咬定治沙决心,从未动摇。为了心中的那一片绿色梦,他不惜辞去工作、卖掉家里赖以生存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也是为了心中的那一片绿色梦,他向十年九旱、寸草不生的狼窝沙发起挑战,几经受挫依然无悔,并最终觅得科学治沙的密码,“守得云开见月明”。

0 8

孟祥飞——“最美奋斗者”

2007年,因为国内没有大规模计算平台支撑所做研究,正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孟祥飞不得不赴美留学,借助那里的超级计算机完成课题研究。“一定要学有所成,为中国超算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孟祥飞暗下决心。

两年后,中国首个国家超算中心在天津滨海新区筹建。婉拒美国导师的挽留,回国不久的孟祥飞投入到我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研制和中心建设中。2010年,“天河一号”千万亿次系统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排名全球第一,但一些质疑接踵而至,认为中国就是造了一台只为排名的大型游戏机。

科技报国是一种使命、一种担当。孟祥飞找到中心领导主动请缨,立下军令状:“干不好‘天河’的应用,我卷铺盖走人。”

千万亿次,亿亿次,百亿亿次。十年来,凭着这股执着和坚持的狠劲,孟祥飞和团队不断攀登世界超算之巅,实现了“天河”从运算速度到应用能力的大飞跃,让“天河”真正成为“国之重器”。

“天河一号”系统运行之初,孟祥飞是第一个承担系统运维和晚间值班的人员。“天河一号”集成了大量自主核心技术,而这些技术与通用软件兼容成了首要挑战,当时有一个国际通用的药物研发软件无法在天河上部署运行,他经过近20个日夜不断编译、调试,终于发现了与天河自主系统不兼容的地方,进行改进。

现在“天河一号”的运行效率已经达到世界一流超算的行列,但在最初外界有普遍的质疑声,孟祥飞作为应用研发部部长,为了让用户更好了解、应用“天河一号”,开展了无数的合作交流,全面开拓了“天河一号”在生产、科研、学术、教育领域的应用力和影响力。

适用话题:科技报国、坚持、创新等

使用示例:

1.“从埋头‘跟跑’到向‘领跑’挺进,从被质疑到被认可,中国超算成功‘逆袭’,靠的是核心科技与接续奋斗。”孟祥飞代表说,“立足新时代,我们将进一步坚定创新自信,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奋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2.“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令人惊叹的科技成就背后,是科研工作者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奋斗。过去的十几年,作为虚拟数字世界的“建筑师”孟祥飞带领团队开创了装备制造、油气能源开发、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众多领域的“超算模式”,使“天河”超级计算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科技是一种力量,引领我们前行;科技是一种精神,鼓舞我们探索。在更加温暖、更有智慧的科学技术支持下,信息化的科技发展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福祉。

3.从跟跑到领跑,从被质疑到被认可,中国超算成功“逆袭”,凝结着孟祥飞和团队坚韧不拔的意志、勇攀高峰的斗志,“领跑只是暂时的,我们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愈战愈勇!”

4.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一个国家的进步,印刻着青年的足迹;一个国家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从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开始,青年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为当时积贫积弱的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到了今天,山河犹在,国泰民安,青年奋斗者孟祥飞坚信“奋斗改变命运”。十年来,他凭着这股执着和孜孜不倦的奋斗,打破了“中国超级计算机好看不中用”的质疑。他和团队不断攀登世界超算之巅,实现了“天河”从运算速度到应用能力的大飞跃,让“天河”真正成为“国之重器”。从跟跑到领跑,从被质疑到被认可,中国超算成功“逆袭”,凝结着他坚忍不拔的意志、勇攀高峰的斗志。立足新时代,我们青年人要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相关问答

写励志人物议论文分论点素材?

困难、挫折对有志者来说是一笔财富。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德国...

2021年作文人物素材热点?

张桂梅,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奔赴自己的...

求几个议论文的名人例子找几个议论文的素材,别太老套,素材最...

[最佳回答]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末了命运交响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史记苏炳添议论文作文素材?

答:苏炳添,人称苏神,他在100米短跑历史上将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理由如下:1、成绩为先。亚洲100米记录保持着,东京奥运会上作为黄种人闯入100米决赛,也是...

起点与终点议论文的名人素材?

以下是一些关于起点与终点的议论文名人素材:1.马云:传统商业模式日趋衰落,而全球化的政策是一个新的开始。马云曾表示,不论在任何国家,只有站在世界前沿...

一些有关奋斗,勇气的人物事例150字左右?

1.NelsonMandela:非洲国家南非的前总统,坚定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士。因为他的勇气和奋斗,南非终于实现了种族和解和民主。2.MalalaYousafzai:巴基斯坦...

说说他身上的精神和事迹!我要的是作文素材,_作业帮

[最佳回答]他是我最崇拜的一个人有的人敬佩在足球场上叱咤风云的罗纳尔多;有的人敬佩能弹奏无数美妙乐曲的音乐家贝多芬;有的人敬佩知识渊博的鲁迅;有的人敬佩...

人物外貌神态描写为主题的作文素材?

这位监考老师一进来,教室里立刻停止了说话声。他高高的鼻梁,又黑又长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鼻子下长着连浓密的胡须,使人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位严...

有关于梦想追梦的素材,名人事例?

张衡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并不发光,月光其实是日光的反射;他还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且认识到宇宙的无限性和行星运动的快慢...

作文素材六大类?

第一类话题,人生哲理(冷热,快慢,远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第二类话题,人与自然(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保护环境等)。第三类话题,人生观价值观(生...第一类...